以色列反击哈马斯恐袭的“道德”问题
2023年10月7日,来自“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分子,利用以色列国防的疏忽,突破以色列的若干“以/加边境”障碍,杀入以色列,屠杀以色列人700名以上,被杀者主要是平民,包括妇女老人儿童。绑架以色列人一百上下。那个死亡数字,比例的说接近以色列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而且是一天之内。你能想象美国一天之内被杀3万人?或是中国一天被杀超过10万人吗?事态还在发展,具体数字会有新的变动。
事发后,从美国的自身经验,有将此次恐袭事件同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或是本拉登的基地组织2001年恐袭纽约华盛顿相提并论。
哈马斯恐袭以色列与偷袭珍珠港不同。
那次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军队对军队”,而且,美军与日军在事发时的军事力量接近。就是在珍珠港事后半年的中途岛海战发生时,日军依然是交战双方的“优势军力”一方。
哈马斯的恐袭是针对平民设计的,被杀的也是平民为主,而事后其武装分子基本回到“加沙走廊”,不存在从军事上对抗以色列军队的能力,而让武装分子潜于“加沙”的平民中。
哈马斯的恐袭基本上是911事件的同类事件。
以色列军队开始对存在于“加沙走廊”的哈马斯组织的反击与清除是必然的,就像911后美国对基地组织的反击与清除。而且一定会清除到大量的居民住所,也必然会有“加沙走廊”内的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
网上有一种说法,反问“哈马斯杀死的以色列平民与以色列军队反击在‘加沙’杀死的巴勒斯坦平民有区别吗?”
当然有。
以色列军队如果在反击中在“加沙走廊”有“针对平民”的故意屠杀,这种行为,是为以色列社会的价值所不容的,日后是会上军事法庭的。而哈马斯在以色列对平民的屠杀是符合“加沙价值”的,被社会拥护甚至被“普大喜奔”,是没有任何“巴勒斯坦”的内部力量能牵制与反对的,更不要说被“加沙”的法律制裁了。
顺便说一句,哈马斯在“加沙走廊”最初是“民选”出来的,随后就成为了“加沙人民选择了哈马斯”而荣升终身统治集团。
长远的说,在那片充满传奇与悲剧的土地上,一个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两国共存”是美好愿景。但是,清除掉哈马斯这个“被终身选择”的统治集团是前题。要知道,哈马斯是反对“两国共存”的,只支持“一国愿景”,只有巴勒斯坦这个国。
希望以色列军队清除哈马斯成功,也希望过程中平民的死亡越少越好。
杀人杀不出和平,对。但献人头更献不出和平。
附上纽时专栏作家 Thomas Friedman 关于此次事件的文章中有关哈马斯组织的叙述。译文:
在说过内塔尼亚胡(Netanyahu)对以色列社会的伤害,哈马斯自 2007 年接管加沙以来就是巴勒斯坦人民遭到的致命诅咒了。多年来,仅卡塔尔就向哈马斯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本可以用于把加沙建设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社会,拥有像样的学校、大学和基础设施,这可能成为未来包括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国的典范。相反,哈马斯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挖掘通往以色列的隧道和制造火箭上,试图摧毁一个强大得多的敌人——从而剥夺了加沙人通过一个体面、民主和公正的政府而充分发挥其潜力成为有效社会的机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以色列反击哈马斯恐袭的“道德”问题 黛安?范斯坦的生涯时刻(纽时文译) “被辱”的根源找到了,崇祯啊! 哪个部的部长位子“较低危”? 九一三,想起历史的“小姑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