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重刑主义、价格舆论,食品安全的出路在哪里?
围绕酱油的争议逐渐退出舆论热点,但真问题却还有待进一步辨析。
一、双标是正常的
大规模、工业化食品生产,使用添加剂,不是坏事。很多人心目中的田园牧歌并不安全,以前的土添加剂更糟糕。以前大米储存是掺药的;土榨油黄曲霉素超标很多倍;用人粪当肥料,导致大规模寄生虫感染;用头发做酱油。正是很多人觉得不天然的工业化生产,使得中国人的食品越来越安全。
有观点认为,即便添加剂本身没有问题,但双标,中国的产品有添加剂,卖到日本的产品没添加剂,还更便宜。这触发了朴素的民族感情,引来愤怒。
那么,真的是厂家对中国消费者不公平,歧视中国消费者吗?很多人没有说出来的答案,或者说,说了自己也不信的答案是:厂家仇恨中国人。但这实在太荒谬了,以至于没人这么说,只敢隐约暗示以激起情绪。
从纯生意角度,没有厂商会对某个国家的人特别好,也不会对某个国家的人特别坏,哪有那个闲心。其实,那家酱油厂家在国内也有零添加产品。
至于定价问题,则相对复杂一些,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出口有退税;国外的税更低;国内渠道费用可能更高;国外食品进口商回款快,不赖账;国外进口商采购规模大;国外销量更大;打开新市场等因素,都会导致不同的定价策略。比如,很多人指控联想在美国卖得便宜,那到亚马逊上跨境电商去买不就好了,显然,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税分割了市场。
销量也是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假如零更贵的零添加产品,中国超市一年只能卖100瓶,但日本的经济水平更高,一个超市能卖10000瓶,分摊下来的费用能一样吗?日本酱油大国,其产品享誉全球,在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品牌为打开市场,采取低价甚至赔本策略,也是很正常的。中国鞋卖到美国,也比卖到国内便宜,也是基于同类原因,难道那么多鞋老板也恨同胞?
所以,不同市场会导致不同的竞争策略、价格策略,简单的对比不同市场的价格,是不专业的,不客观的。
质疑双标的有很多媒体人,不妨再打个比方,顶级媒体署名社论,不要稿费你也会写。但一个自媒体编辑来声讨你:你给我们写稿,居然要稿费,但你给顶级报纸改稿8次,分文不收,你这是搞双标。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双标吗?
二、标准不是越高越好
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公共品,即监管,主要靠舆论、公共投入。另一方面,是消费品,是要靠钱买的。缺一不可。一个竞争足够,且参与竞争者的产业链都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主要是后者起作用,也就是说,主要靠钱买。当消费者都买更贵的产品,有添加剂的酱油就会被市场淘汰,乃至添加剂都自然消亡,就像现在用蚊香的人越来越少。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超市不卖这种产品,是超市和中国人有仇吗?不是,是因为消费者普遍买便宜的。的确,谁都买得起30元一瓶的酱油,但舍得买,才是真的买得起。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场讨论背后,是上中产的呼吁遮蔽了普通人。对标日本欧美,恰好证明,舆论遗忘了大多数中国人,把北上广深当做了中国常态,啥都要和发达国家比一比。
中产觉得,一年食物支出增加1万,挺好,更安全。但国标一味的高,消费者给的价钱不足,供应者就会造假。上中产不断在生活方式上“拖拽”普通人。上中产要吃三文鱼,去开市客、盒马生鲜买进口三文鱼,普通人受影响也要吃,开市客、盒马的太贵,去菜市买,结果买到淡水三文鱼。
不要农药化肥的大米,一亩只产两百斤,一个农民纯手工种十亩,2000斤。一年算收入3万块,成本就是15一斤。运费、渠道、商场广告,占另外一半,最后价格30元一斤。如果非要说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有机大米是基本权利,但却只出五块钱一斤去买,这个时候农民就会造假。
政府制定标准,但标准不会自己去生产。还是得靠厂家,消费者拿钱买品质。国家把标准制订得很高,价格不到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就会出现假冒伪劣,产业链末端的小农生产者,就会造假。当年奶业标准定得高,价格不足,小农生产达不到标准,最后就加三聚氰胺。
所以,食品标准,涉及专业、市场、技术,需要通盘权衡,要法律上可执行,经济上可持续,并不是越严格越合理,越正义。美国有瘦肉精,中国禁止加,很多人嘲笑美国农产品标准比中国低,但美国肉便宜,美国人每年的肉食量比中国老百姓多很多。
所以,制订标准,需要几方博弈。大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是正常的,试图降低标准也是正常的。反对把标准提高的人,很可能是真讲良心;赞同提高标准的人,很可能是贪图名誉。打个比方,质疑为什么汽车安全国标不是标配L3级别的自动驾驶,是哗众取宠;而如果当年有人呼吁调低牛奶蛋白质含量标准,反而可以拯救无数家庭免于大头娃娃或者孩子肾结石。
实际上,参与指定标准的企业,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企业希望提高标准,有些企业希望降低标准,他们的竞争中,随着经济发展,标准自然会逐步提升。其实这波舆论,很可能就有这个因素。但标准应该是市场的结果,而不是舆情的结果。觉得标准能解决一切,本质上是不相信市场经济。
三、食品安全是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带来的,而不是标准制订出来的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大企业是提升安全的有效方法。实际上,中国食品安全得到提升,不是因为有重罚,而是因为市场在不断演进,规模越来越大,通过规模效应压低成本,提升安全。
家乐福、沃尔玛、开市客、盒马、社区团购的菜安全比小贩的菜更安全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他们对供应商有严格的约束,也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制度,有能力去约束。消费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要求也更高。土豆保质期,过了一天,消费者都要投诉。对菜贩来说,土豆不发芽,就是没过期。
大规模生产能提高食品安全,却必然会消灭小农生产,消费者选择之下,菜贩竞争不过,语文老师就出来写悲情文章,控诉资本作恶,消灭菜贩、抢农民生计。同一群人,消费行为与舆论上持有的观点,就割裂了。
舆情是虚幻的,购买行为才是真正的态度。
然而舆情势大,一时呈汹涌之势,群情激愤,讨厌规模,因为规模效应背后是资本。情绪上头,资本被锤,菜贩又回来了,那就还是买菜贩的菜,走小农经济的道路。
菜贩的菜,是1万个分散农户种的,然后通过1000个菜贩运进来,然后通过100个小店卖出来。这些零散的经营者,没有长期商誉,也没有规模效应,也没有能力去检验,去约束,连需要开票的常识都不知道——前不久小店被罚正是因为进货没有发票,可菜农哪有发票可开呢?而且,各个环节赚得都很少,各环节都有动机为了降低成本、多赚一点,那么,自然只有靠造假、用农药、掺入化学物质等等。于是,食品安全问题又出来了,消费者又不满意,舆论又起来了。
舆论又一次提供了虚幻的态度。
很多人认为,房子、车子、衣服可以分层,但食品不能分层,酱油、米、不能靠钱来分层。
其实,车子分层也关乎安全,顶配的汽车,肯定比电瓶车安全,但仍然有很多人,会选择电瓶车而不是汽车,即便购买汽车,也未必多掏钱买安全顶配的车型。中国人对于安全和自由有不恰当的权衡。用安全诱导,可以放弃一切,特别是当他们以为安全没有代价的时候,但最后既没有安全又失去自由。
甚至时候安全是没有代价的——在舆论中要求重罚。
群众喜欢重刑主义,要求严立法,喜欢入刑,酒驾入刑、超载入刑、农药超标入刑、火锅老油入刑。这必然导向一个结果,立法会非常严格,重罚。
立法有了,皮球就到了市场监督部门。市场执法部门除了以罚代管,也没其他办法,只能“以罚代管”只负责罚款,不负责追溯,谁被罚谁倒霉。
因为溯源去查,要人力,要资金。大超市、大平台式有规模效应。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约束好了,1000吨菜,集约化生产,标准统一,执行平均下来很小。但如果是菜贩、菜农,执法部门面对的是一万个菜农、几千个小店,追溯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就能耗掉执法部门几万的检验、人力成本。那么,执法部门也只能是重罚,于是,不合情理的重罚又出来了,拍黄瓜罚五万,卖农药超标的芹菜罚5万。群众同情又上来了。但是,这个伦理难题的始作俑者,不正是情绪化的舆论吗?
当然,舆论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我赞同推动消费者意识,但不要情绪化、反市场、反科学,煽动情绪的方式去做。但令人遗憾的现实是,价格舆论再加上重刑主义,成了一个解不开的乱麻。有办法解开这个难题吗?其实,市场提供了最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偏偏不要,哪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
本文已经开启快捷转载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