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他找个小三,然后痛快和我离婚”
之前在微博上无意中看到脱口秀演员思文谈自己离婚的原因,虽然知道是为脱口秀大会造势,但还是忍不住去看了前后几期节目,因为,她说的那些令她对婚姻失望的小事,实在太令人唏嘘。
而后来的脱口秀大会上,她的前夫程璐被淘汰了。VCR里几乎所有同行对他的评价都是“这个行业的精神核心”,他常年低调不居功,在事业上有口皆碑。再上一场,思文淘汰时特别感谢了他,感谢他带自己认识了“脱口秀”。
很多人不理解这对看起来十分合拍的喜剧夫妇为什么会离婚——你看他们,有共同的事业和爱好,一个台前一个幕后,都非常优秀,能互相调侃、也会互相感恩,为什么要分开?
几年前,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于这对脱口秀伉俪有趣的共处模式:把同床共枕的夫妻过成了睡在上下铺的兄弟。然而,他们最终离婚了,婚离得很平静,甚至两位职业喜剧人在婚姻的最后时刻,还在民政局发现了新段子。
但也仅此而已了。
他们的确是共识很好的同事,彼此默契的朋友,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并不仅仅是“拥有共同的笑点”就可以支撑到底的。
在事业上合拍的人,在生活中不一定合拍——婚姻的本质,是生活,并且是两个人“一起”生活。
程璐把脱口秀当作倾心对待的事业,思文对脱口秀的态度则没有那么拼。从离婚后思文接受的一些访谈可以看得出来,思文花钱很随性,程璐偏保守;思文有非常脆弱的一面,但程璐只看到了她独立坚强的一面,并且单方面放大了这一面;思文有很多重要的人生难关,包括外婆、父亲的离世,程璐都缺席了,因为工作——甚至在思文独自做完结石手术后,他也只是短暂出现了20分钟,发现她状态还行,就继续工作去了。
这种婚姻状态下的两个人,你是你,我是我,却没有“我们”。婚姻关系作为彼此之间的纽带,变得可有可无。
爱情是本能的,婚姻则是理性的。就像一场两人三足的游戏,婚姻中的两个人需要步调一致,步幅一致,才能保持协调的频率,平稳的步态。一旦出了错,更需要立即调整。否则,一味地在错乱的步伐中前行,结果只能是狼狈不堪地跌倒、受伤、解绑、退赛。
王海鸰曾在《中国式离婚》中断语:幸福的婚姻必定是夫妻保持精神的同步,一旦拉开距离,就很危险。
思文在脱口秀大会上用喜剧的方式描述她与前夫程璐的关系:“现在不管是贫穷富有健康疾病,还是民政局,都不能把我们分得更开了。现在能让我们俩分开的只有生死。”
观众不出意外地笑了,但也同时咂摸出了这笑话背后的无奈。
爱情没了,婚姻结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在,彼此的交集还在,用自嘲化解尴尬,已是最体面的方法。
而程璐呢?他选择用“老朋友”来称呼思文,因为他觉得“前妻”的称呼“太生分了”。
这一对精神失去同步的伴侣,在解绑之后还能退回原地,也算是模范。
而更多的人,在不同步的婚姻里,要么来回拉扯,无效沟通,最终耗尽心力,磨光所有爱意,互相怨憎到反目成仇。
要么无话可说,不想讨论,懒得辩驳。对于生活中的好与坏都没有了分享的欲望,对于情绪的阴晴起伏,也选择自我消化,逃避沟通。久而久之,空气里是粘稠而僵重的沉默,渐渐搞不懂对方的脾气,自己也感到无法言说的孤独。
离了婚的朋友,在谈及原因时,很多都说:其实小三、出轨真的不算什么。人总会遇到诱惑、也难以对抗喜新厌旧的本能,只要不是太过分,平静之后总能渐渐原谅。真正忍不了的,是每天醒来,感觉身边睡着一个越来越讨厌的陌生人。
如果一段婚姻让双方都感到“很累很累”,那么很可能,两个人对于责任的理解,已经不同步了。
最经典的模式就是如今随处可见的“丧偶式育儿”——一个人已经觉得快要累死了,另一个人却觉得只有自己在疲惫地养家。
成年人常常会遇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性困境。成熟理智的夫妻双方,都应该明白,不管是谁放弃职业回归家庭,都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家庭分工——一个人负责赚取资源,一个人负责稳住生活。没有谁占了谁的便宜,也没有谁在居高临下地施舍。
短视频博主张踩铃今年初为女儿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清醒通透的婚姻观,足以为所有夫妻立一个榜样——
“爸爸为了带你回到加拿大,丢掉了工作,正式成为全职奶爸。也许他很快会找到一个新工作,也许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这从来都是一个慕强的世界,好像谁赚的钱多谁的付出就显得有价值,就应该被歌颂,但是,并不应该如此。有的时候,有人会夸妈妈女强人,又要赚钱又要养家,但事实上,如果没有爸爸的牺牲,妈妈根本没有家可以养。”
“如果没有爸爸的牺牲,妈妈根本没有家可以养。”有多少身处婚姻中的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呢?
如果没有经济压力、没有养育困境,婚姻就一定美满么?
当然不能保证。
婚姻的不同步,除了对责任的理解不同步,也包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步。
身边有许多人到中年的夫妻,通过多年努力,各自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混到中层,薪资优渥,资源和地位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仍然充满焦虑——向上看,父母已经到了身体多病的年纪;向下看,大城市的教育现状又卷得令人望而生畏;向前看,职业生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么做到无可取代的最高位,要么很可能随时就被年轻人取代。
两个40岁上下的中年人,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发展压力,甚至在如今这个不可捉摸的大环境之下,还得严肃考虑未来几年的生存危机。
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绪状态里,有的人去到尽(粤语),有的人想躺平;有的人觉得比下有余就可以,有的人一门心思跟上比;有的人想找到生活的意义,有的人觉得想太多都是矫情。
“我觉得很累,我想辞职。”
“我也觉得很累,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累。”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像机器一样,毫无意义。”
“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日子的,你凭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多久没一起看电影、没单独喝个小酒了?每天就是各忙各的,像是合租。这样的日子还有必要过下去吗?”
“你想看什么电影你说,我陪你去看。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大房子住着,还想怎么样?”
以上对话,来自身边一位刚离婚的朋友。她说,很多朋友不理解,认为她先生不支持她辞职也在情理之中,何至于此?
她的回答是:他没有错,我也没有错,但我们已经无法共同生活了。关于辞职的讨论,不过是过往无数分歧之一,我们想要的生活早就不一样了。
想起电影《革命之路》。
妻子希望去巴黎改变庸常的生活,丈夫则想留在安稳的小日子里。找不到自我价值的妻子需要用“去巴黎”的行动,解救濒临崩溃的内心世界;而丈夫在小小的晋升里正自得意,他选择忽视并且也不打算理解妻子迫切需要改变的焦灼。
面对丈夫一次又一次的承诺与食言,妻子彻底失望,冲突爆发,成为难以挽回的悲剧。
诚如廖一梅在《柔软》中写下的那句台词: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因为了解,才会理解。
此截图来自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最可怕的不同步,是一方对另一方无止尽的要求:小到要求所有东西摆到指定位置,大到要求不可以拥有自己的秘密。
这是一种单方面的索取和消耗,并且负能量惊人。
我的一个叔叔,在60岁的时候离了婚。彼时,他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所有人都劝他: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折腾什么呢?他说:正是因为孩子大了、不用管了,我才觉得是时候了,不然我早离了。
前妻和他的相处模式,完全是管教式的。家里样样都有规矩:锅碗瓢盆要怎么洗怎么放、东西买错了买贵了要被教育、一起出门穿衣服要符合她的审美、就连待人接物该怎么说话她都有自己的标准。总之,就是方方面面教他做人。
一说起来,就是“为他好”“为这个家好”。
离婚的时候,前妻也委屈得不行。她确实对他很好,把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井井有条,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可以说,她始终是爱他的。
但这种带着诸多要求的爱,令人窒息。
后来有一次我采访一个心理咨询师,无意中聊起了我叔叔的事,咨询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在中国式婚姻中十分常见。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成年人的生活压力都是很大的。很多人会在重压之下产生一些心理疾病(或者本身一直就有),譬如:抑郁、躁郁、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而即使到了现在,大部分中国人对心理疾病依然缺乏认知、下意识回避,不愿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只是一味地把不满、焦虑、偏执、强势,通过指责、要求与控制,发泄到伴侣身上。觉得是伴侣的所作所为,导致了生活的不美满。认为只要改造了伴侣、“拿住”了伴侣,就能获得理想的生活——毕竟自己做得挺好,没啥问题。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愿意在这种婚姻里长久忍耐下去,如果他/她还在忍耐,不过是还残存了一些幻想,或者已经在这种压抑与窒息的环境里,自我放弃了。
一旦离婚,会崩溃的人,绝不是“他/她没了我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是”的那一个。
我们因为爱而进入婚姻,因为失去爱而离开婚姻。
但事实上,真正走得长远的婚姻里,爱情已经没那么重要。
它或许不浪漫、不旖旎、不华丽,但一定具备真诚的理解,平等的尊重,以及,动态中的平衡与同步。
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日子,是必须搭伴一起过的。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无论结婚还是离婚,你将始终保有自我与自由。
此截图来自港剧《短暂的婚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