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金: 创作有挑战,读书是手段
大家好,我是编剧宋方金。今天我们来聊聊编剧行业的现状,编剧行业现在可以说是不景气,甚至是青黄不接。我觉得现在我们编剧工作或者说剧作行业确实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从电影、电视剧、到网剧、短视频,实际上它的挑战是不断加大的。另外一个就是随着影视行业很多上市企业的加入,很多热钱的加入,影视生产的速度加快了,留给编剧创作的周期并不是按照剧本的生产周期来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老编剧跟不上新时代的生产节奏,新编剧又没有经过老编剧或者说经过传统编剧那样的一个生产周期的磨炼,所以说我觉得就等于是新老青黄不接。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市场的浮躁使得编剧没有一个好的创作心态,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我觉得尤其对于新编剧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整体来说的话,原来当打之年的这些编剧虽然还是零星的有好作品出现,但我们现在的好作品的成功率很低。原来我们拿到一个好的剧本,拍成一部好的作品的概率是60%以上的。那么现在即便编剧拿出一个好的剧本,拍成好作品或者好产品的概率也降低了,这就导致编剧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挤压,或者说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下,他们没有一个很黄金的创作心态,我觉得还是蛮有压力的。
再谈到频频出现的编剧抄袭风波,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就是敬畏心太低。这里边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在这也分享给大家,编剧看上去确实是没有门槛的,谁都可以来写,但是编剧的门槛在门里面,很多行业的门槛是在门外面。你想考北大,得先学很多知识;你想做某个方面的研究,那你要去做调研。那么编剧不用,但是编剧行业,进来你就会翻一个跟头,为什么呢?因为它的门槛在门里面,这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一个行业,这些业余的、这些外行、这些不会创作的人进来之后,他除了翻跟头之外,就会出现刚才说的抄袭。
严重的叫抄袭,还有就是模仿,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写故事,我把这称之为“影响的焦虑”,我心里有事,但是我没有技巧说出来,但我看过很多类似的电影、电视剧或者话剧,那我就把它直接拿过来,搬来主义或者拿来主义,那么这就出现了模仿。比模仿更严重一点的叫融梗,模仿还算是创作的一个必经阶段,还是可以理解的,融梗就是我没有招了,我把那个故事里边这个东西拿出来,我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就是说实际上在文字领域叫洗稿,我给它洗一洗,好像是我的东西。那么比融梗和洗稿更严重的就到了抄袭了,本身我不会,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就把他的故事拿过来,改头换面,有的时候甚至就是完全一模一样。我觉得这些都是创作上的乱象,都是因为门槛,大家以为没有门槛或者门槛太低进入行业的结果。
最后谈谈读好“书”对创作的帮助,我觉得如果没有读书这件事儿,我不会坐在这儿,也不会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读书跟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我说的读书不是指上学,在学校的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叫义务教育也好,或者叫正常的读书也好,我指的是我们一定要读两本书,一本书就是说你要终生读书,要不断更新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读什么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条铁律了。另外还有一点,读书是进行社会跃迁、打破阶级壁垒、成就自我成本最低的途径,没有比读书更容易的事情。
现在咱们买书基本上一本书一般三五十块钱,大概就是两个汉堡的钱,通过两个汉堡的钱,你可以拿走别人一生的经验。因为每个人写书,但凡写成一本书,都是要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交到那本书里。所以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大学者、大科学家或者说大作家,他在生活中也会撒谎,也会有一些我们看到可能不是那么伟光正的身影,但是他在书里一定是交心的。所以我觉得,只有在书里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见到真正的见识。
那么还有一本书也要读,我觉得就是社会和人生这本大书,但如果你没有读图书里的书、书架上的书,人生和社会这本大书也是很难读懂的。所以我觉得读书对于我来说,或者说对于我观察到的身边的人来说,读书和他的人生成就、人生幸福指数是正相关的。
好,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
周楠 | 王小帅 | 余涛
《四味毒叔》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编委会成员有马戎戎、毛尖、王雁林、李尚龙、路金波、赛人(以姓氏笔画为序),是一家影视文化行业垂直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