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我觉得人是有生命年龄期限的物体,从年轻到年老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这是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年轻时候,人们可以通过体力劳动、工作、创业、投资等都获取一定的收益回报,但年老退休时选择的方向就少了。
每当看到那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在街边摆摊情景时,我就会在想:如果我老了,我会是怎样的,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要如何规划好我的投资,当有一天我老了退休的时候,可能会拥有什么样的保障。
或许,我的养老规划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投资人生。
趁我现在还年轻,在投资策略上,偏好多元化大类资产配置,我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权益类资产,但会根据未来年龄增长需求而增加养老目标基金的配置,我想这就是我个人的养老规划。
而大家的养老规划如何,有没有给自己多添加一份“养老金”。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起聊一下目前我国养老现状以及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理解与认知。
欢迎报名雪球官方团队为你重磅打造的免费精品课:通过为期七天的微信群+小雪1对1亲密陪伴式教学,让你学会实用易懂的五招选基法,做好长期财富规划!
最新一期微信学习群火热招募中,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01
我国养老现状怎样?
从国家对养老问题的态度看,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养老基金等,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养老现状与模式主要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自我储蓄养老三种基本养老方式。
1、社会养老:目前社会养老得益性较差,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待普及和完善。国家目前推行的社会保障现状是广覆盖,低保障,费用控制不力,运行效率不高,保障制度不公平等现象,造成结果保而不包或部分人基本无保障。
2、家庭养老: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民族传统美德之体现。在现有经济条件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家庭的主流养老方式。
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在城市占16.8%,在县城占 38.1%,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更高。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市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甚至是主要地位。
3、自我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整个城乡仍然有一定的市场。据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对农村的调查,30%的家庭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自已掌握钱财是最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但是,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未来高昂的生活费用,使得储蓄养老已力不从心。
02
为何要规划养老?
要知道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 这就是养老问题。
养老存在的问题: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老年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现实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变革。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诸多挑战。如,1995年全国家庭规模为3.9人/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为3.44人/户,2005年为3.13人/ 户。家庭结构也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完全核心家庭占57.81%。家庭户平均规模的缩小和完全核心家庭的增多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年轻人迫于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 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 “重幼轻老 ”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 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社会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 长。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 岁之后)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 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 自理能力下降, 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 年轻人拒养老人的消极情绪增加。
40年前中国老年人与儿童的比率是 1:6。数据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占到总人口的31%,即老人和儿童的比率将变 2:1。一个“银发中国已距我们越来越 近,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受到 “老年化”的冲击。我们依靠家庭养老还能持续多久?
03
养老金可能有哪些?
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另外,国家对于“中人”还将给予以过度性养老金为方式的补偿,但是,对于过度性养老金的制定和发放标准新政尚未明确。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算法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期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举例:广州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10年,假设10年后广州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那退休后,他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
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王先生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的养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为基础养老金;3000元×8%×12×10÷120)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11%调整为8%。单位缴费的部分不会减少,总体上退休后待遇不会降低。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体系特点与区别: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特点是覆盖面广,但主要的作用是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养老金替代率并不高。
第二支柱是企业(职业) 年金,不过覆盖率太小,难以形成有效的补充。
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养老账户,可以在前两类养老收入外对自己的养老金进行额外的补充。
据统计,第一支柱目前占主导地位,规模已超6万亿元,占比高达70%,第二支柱的规模仅为2万亿元,第三支柱刚刚起步规模相对较小。
事实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第一支柱已经很难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的养老生活需求,尤其是目前我国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有近5亿,大部分属于年轻人。而年轻恰是养老准备阶段,养老投资越早,财富增值、复利效果越好。
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不到45%,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对于个人投资养老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也是目前国家政策鼓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据世界银行提出,养老金只有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0-80%,老年人的生活福祉、质量才不会下降。
因此,发展第三支柱是未来养老市场的大势所趋,也是普通人都能够更好的享受到额外养老金待遇,以及为提前做好个人养老规划准备。
04
为何选养老目标基金,特殊性?
随着我国政策变化以及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和不断深化,对于国内养老金融产品规模的扩大再添助力,同时为养老第三支柱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指出,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从海外美国等国家情况看,税收优惠往往是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普遍做法,也是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最核心推动力,为个人养老金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我认为,这也是选择养老目标基金的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养老目标基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一种创新型的公募基金,它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养老目标基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基金区别:
1、基金名称不同,必须含有“养老目标”四个字。
根据《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中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应当在基金名称中包含“养老目标”字样且反映基金的投资策略,而其他公募基金不得使用“养老”字样。
所以,对于大部分投资小白而言,可以直接通过基金名称就能够轻易地找到相关的养老目标基金,这也是与一般公募基金的区别。
2、投资目标不同,主要投资基金。
从投资目标上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
基金中基金,即是我们常说的FOF,它以各类基金为投资标的,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从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
其中,一般的基金是直接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产。与一般的基金相比,养老FOF风险相对较小,通过精选基金,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3、投资策略不同,能根据养老目标制定相应策略。
从投资策略上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有其特有的投资策略,这一点是与其他基金的一个主要区别。如,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应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而,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应当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 ,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
4、投资期限不同,最低不短于1年。
在投资期限上,养老目标基金也有其独特之处。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或设置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与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匹配。养老目标基金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应当不短于1年。
而这一限制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05
投资养老目标基金的优势?
1、养老目标基金有专业团队管理
对于养老产品的主要目的一般是积攒资金和提高预期收益。虽然投资基金也有风险,但有专业人士管理,省心省力,不用自己去研究基金市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能够安心工作。
毕竟,养老资金投资时间比较长,主要为国内实力强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其专业水平、管理能力都是值得时间考验,是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较为稳健的长期收益。
2、养老目标基金具较高灵活性
与其他商业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险相比,养老目标基金具有较高灵活性。虽然有一定的持有期要求,但持有期外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赎回,以满足临时资金需求或更换产品需求。
而其他社会保险或社会养老金一般不允许随时存取,灵活度较低,缴费期较长,难以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
3、养老目标基金投资运作如普通一样公开、透明
如,国家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金的投资一般不会对产品及其运作有清晰的了解。
基金在市场上运作规范,投资透明,具有临时或定期报告,会及时更新信息披露,投资者投资养老目标基金可以更了解自己资金的运作状况,结合个人养老需求进行规划更合理。
06
额外养老金如何获取?
我认为普通人投资养老FOF基金的最佳方式是定投,也是投资小白都能额外拥有的养老金。而定投一般指的是定期定额投资,通过设置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金额,投到固定的基金上。可以作为特定的养老规划来进行,不影响个人日常资金与其他投资的使用,将风险降低。
如果投资者前期做好投资规划,已有以养老为目标而进行的基金在定投,但是定投的基金不是养老FOF基金,而是普通基金,那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需求与年龄阶段,考虑换成定投相应的养老FOF基金。
对于一些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又没有企业年金的普通人来讲,养老从何谈起,特别是过去在我国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年轻人在外打工,年纪大了就返乡“养老”,循环往复,这是过去中国社会一些现象。
目前时代变了,养老投资更具科学性。自2022年以来国家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将通过税优优惠的杠杆措施,也是能够激励个人投资者为自己养老做更多的方向选择,进一步推动第三支柱及个人养老基金发展,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健资金增量,同时提升国民的养老投资意识。
据数据预测,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迎来1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同时,参考美国IRA账户经验,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可达10%~30%,个人养老金投资每年能为养老目标基金带来100~350亿元的增量。
那么,生活在当下给自己添加一份额外的养老金还是有必要的。为了老有所依,不为钱而奔波,能过上自己想要的老年人生活,是要在年轻时候提前做好规划。虽然计划不一定赶得不上变化,所以养老投资要懂得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