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7|在不确定的疫情中遇见美好——采访米其林中国总法律顾问
分享嘉宾 | 王艳丽Emi Wang,米其林中国总法律顾问
采编|桑黎,BU LL.M.
白菡,斯坦福医学院在读
审校|张旭东,UCB LL.M.
编辑 | 吴青,BU LL.M. & 浙大PhD candidate
入夏的五月,上海进入疫情攻坚阶段,在这段防疫封控期间,我们见证了各行各业独有的生活智慧。作为一名法律人,在此期间是如何安排封控下的生活呢?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法务圈最会演讲的法律人之一,米其林中国总法律顾问王艳丽Emi,与大家分享她的居家隔离生活。带着对上海早日解封的祝愿,一起走进这次特别的采访之旅吧!
阅读导引
🔲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生活节奏
🔲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工作方式
🔲 封控前法律圈的斜杠青年 VS 封控后跨界“我的团长我的团”
🔲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形象管理
🔲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兴趣爱好
🔲 封控前 VS 封控后调整心态的方法——拓展“影响圈”,缩小“关注圈”
镜头一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生活节奏
Q1:比较上海疫情封控前后,您感觉您的生活和以前有了哪些不同?
上海疫情封控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扮演了很多角色:职业女性、主妇、妻子、妈妈、女儿、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等等。在有限的24小时里,如何平衡好各种角色呢?
工作中学到的丰田lean management(精益管理法)给了我不少启发:设计流程尽量做到前后无痕衔接,争取把每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时间浪费降到最低。比如说,如果想在12点让全家能吃到中饭,而上午已经安排了三个会,那么,就得在前两个会之间赶紧把菜扔到洗菜机里,等第二个会结束,就正好在下一个会议开始前的20分钟内把这顿饭做好。封控期间,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地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是封控期里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途径。
封控前后最大的改变是:小区真的成了一个社区,水泥森林里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们开始相识、互助、携手砥砺前行。有一天,一位上了年纪的邻居摔了一跤,额头上有一条七公分的口子。因为各种原因出不了小区去就医,他的夫人只能到小区群里尝试着求助,问大家有没有纱布止血。没想到当天下午,小区里就有邻居提供了消毒器械,两位医生合作帮这位邻居缝了针。这件事让我很感慨:陌生人在特殊时期的守望相助让人温暖,也让整个小区心理安全感倍增。
我始终记着丘吉尔的那句话“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从危机灰暗的底色中感受到五彩斑斓,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能力。
镜头二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工作方式
Q2:您曾提到,深入到一线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有温度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现在囿于空间的原因,面对面和一线交流难以实现,那么现在你们有什么样的替代性方法去深入一线进行交流?产生的沟通效果是怎么样的?
在过去的两年里,除了上海刮台风的那一天,我们一直都去办公室上班。按固有的思维,我们总觉得,如果团队不见面,开会效果一定不好,还可能会影响效率和成事的可能性。
但过去两个月的尝试和努力,证明了一点:交流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希望构建怎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愿意把这个关系无限的拉近,其实距离和工具都不是问题。
我们团队只有八个人,每天早上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daily meeting,一方面是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互通有无;同时也可以实时了解大家的情况。比如说有一个小伙伴住在陆家嘴的老小区,她那段时间物资极其匮乏,据说只有三包方便面和半根萝卜了。我们知道后,都帮忙想办法,比如说,赶紧去找一些在陆家嘴的朋友看能不能帮到。后来我的热心同学帮她定到一份关爱礼包,同时我们公司也组织发放了关爱礼包,帮着这孤身一人封在家中的年轻人安了心。
除了每日例会,我们在每周五都有一个半小时的工作坊,用来分享和日常工作没有直接关联的主题。这些主题有些是和自我成长相关,有些有助于我们团队信任和团队动力的建立,有些是邀请同行以及其他部门的同事来做分享,也有些就纯粹是在封控期间让大家有个机会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和链接。
比如说我就曾经分享了一个主题叫成长型思维,因为我觉得成长型思维对于人的成长很有帮助。在我设定了这个主题之后,为了要与大家分享,我自己就去搜资料,然后把自己学到的脑科学的知识,心理学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一些分析和案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接着大家用半小时说了自己在听了这个成长型思维之后,对人生、工作、生活的反思,非常有意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分享,叫做“never forget that you are special”,就是每个人为团队里的其他小伙伴写一句TA身上的亮点,写好之后反馈到我这儿来,我把所有的亮点整理成PPT,这样每个人就都有一页来自于所有其他小伙伴的反馈,并且专属于自己的亮点集锦PPT,让我们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与众不同。
有集团的同事问到,上海封了那么久,中国的同事们会不会比较的焦虑?我并没有感觉到大家特别焦虑,因为一方面公司对大家非常关爱,并且我们很多团队的leader会用不同的方式确保团队的互动。相比以前,我觉得我们的心更加贴近了,远程办公并没有影响协同。
照片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镜头三
封控前法律圈的斜杠青年 VS 封控后跨界“我的团长我的团”
Q3:在你的职业生涯中,“跨界”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在我看来,跨界意味着自身心态的多元和开放,同事间合作的互相承托,人与人之间互相赋能。现在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更多时候可能是和邻里之间打交道。在封控的小区里,您认为您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小区里是否有发生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我非常同意你对跨界这个概念的定义,它不仅仅指的是你实际从事的工作有了变化,比如我曾经从法律人变成了人事,跨界更是一种mindset的改变。
当我们愿意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当我们的心态足够包容的时候,这种跨界的可能性就已经产生了。像一股水流,可能水流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流的时候,它就会顺着这个地势流到不同的地方,流着流着,它的分支就出来了。我们的人生也很难进行周全的规划,很多时候并不是我的目的地在那边,就一定能到达,但是,我们在人生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如果真心诚意地对待我们遇到的人和事,它就会在这个点上又不断地长出新的枝丫。所以后来我们抵达的目的地,可能是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
当说到跨界背后的mindset的改变,因为我曾做过人事,所以我在分析一些问题的时候会从管理的角度和人的角度,以及组织的角度来看。比如现在的小区团长,邻里之间的互动,其实和我很感兴趣的自组织、自管理、怎样去赋能员工、怎样去把每个人的潜力都释放出来,让他能够闪光,都是一脉相承的。
这期间,有很多很有能力的人做了团长、做了公益,她就会在别人还在原地抱怨时,从这样的环境中凸显出来,去引领,去创造,去链接。因为她更有责任心,更有担当,更有奉献精神,当然她也需要别人给她认可和欣赏。因为她更有目的感和价值感了,所以愿意去做一些没有任何报酬的事情。至少在我们小区,我知道不少团长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我也做过团长,我做团长是在封控措施最开始实施的时候,我的同学是一家燕麦奶公司的CEO,我就直接联系了他。其实做团长相当不容易,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去做社区团购。当晚我和同学公司IT部、市场部、燕麦奶事业部、人事部的负责人在微信群里聊到很晚,一起商量怎么接龙、怎么收款,怎么帮助邻居了解产品。而成团后,统计和匹配名单、分发物资,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发霉的酱鸭、返包的物资,你会发现很多魑魅魍魉被显形了。但同时你也会发现以前被隐藏的那些真善美也都显现出来了。所以这是一场非常特别的机遇,能够让很多的事物变得更加的真实。
照片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镜头四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形象管理
Q4:在我的印象中,您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仪容仪表的优雅精致高管。在居家工作的时光里,您是否还会偶尔打扮自己吗?现在的装扮和平日有何不同?
除了像今天这种需要打开摄像头的沟通,基本上在家里我是不化妆的,因为实在是没有时间。所以很惭愧你把我定义为优雅精致的一类,不过我一定会喷一点香水。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彭凯平教授讲到,人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怎样走出这种比较压抑的状态,他提供了七个方法,其中一个就是闻香:闻香靠嗅觉,它会经过杏仁核产生情绪反应,直接到达大脑前额叶产生认知评价,让人感觉到幸福洋溢,比其他的感觉都来得快,这是西方的心理学。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佩服”是一种治疗方式,“佩”有佩玉佩香之说,中国一直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佩香”的传统;“服”就是服气,拿一个放了香料的香袋贴身戴着闻香,快速地刺激到我们,然后能非常快地让我们恢复到愉悦的心情。所以我即便不化妆,也会每天喷点香水,让自己保持一天的好心情。
在跟同事视频会议时,即使是虚拟的背景,完全看不到我的配饰,但我一定要把已经两个月没有戴的耳环拿出来戴上。隔着屏幕,即使没有人知道我是香的还是臭的,但我一定要给自己喷上香水,因为这会让自己的状态变得很不一样。
我有一个创业的同学,做的是德国进口的轻奢首饰品牌。她说她特别喜欢我的配饰,因为发现每次我戴的耳环和项链都是成套的,而且一定都会和衣服颜色搭配好。我听了特别高兴,当你的一点小小的用心,被别人看到的时候,你会有种人逢知己的喜悦,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被别人看到,然后她告诉我,那些在小首饰上用心了的人,内心都充满了阳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我也觉得只有充满了生命力的人,能够自我绽放的人,才会对这些东西花时间、花心思。
照片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镜头五
封控前 VS 封控后的兴趣爱好
Q5:有一种说法,叫做无兴趣不可交。在疫情之下,有的人厨艺突飞猛进化身小厨娘、有的人录制小视频成为超级演说家,有的人变身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为社区英雄。那么您在居家的过程中,有没有培养一两个有趣的个人爱好,让乏味的居家生活变得更幸福多姿?
我没有刻意去培养什么兴趣,一方面,这么多的角色压在身上,时间本来就已经挺紧的。但我比较喜欢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在我们小区里面,我也在封控期间认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邻居。因为你愿意帮助别人,愿意打开自己,就有更多机会收获惊喜。
我们玩得特别好的一户邻居,他们家当时刚刚买了电动车,但是充电桩没有装好。他发现了对面我家的电动车是同款的,充电桩已经装好了。他就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我们家的车上,问能否借用下我们的充电桩,于是我们就认识了。没想到两家相处下来特别有缘、特别融洽,两位先生都喜欢打太极,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痴迷。我和他的妻子都是外企的,并且我们对心理学都很感兴趣,所以聊得很投机。因为有那么多可爱的邻居,在封控期间,我的生活依然充满亮色。
镜头六
封控前 VS 封控后调整心态的方法——拓展“影响圈”,缩小“关注圈”
Q6: 聊了这么多,感觉Emi是一个有才有型有趣的法总。疫情之下,大家生活工作都会受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仍希望大家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去奔向未来,看到雨后的彩虹。所以您最后有哪些建议可以给到其他法律人吗?
在封控了两周的时候,一些邻居开始变得焦虑,在小区的微信群里嚷着:灵魂对自由的渴望控制不住啦!
我在群里分享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关于“影响圈”和“关注圈”的论述。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影响圈,影响圈是你可以通过做点什么去改变的东西。影响圈的外面叫做关注圈,圈里的东西和我们有关系,但我们却很难去改变它。很多人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圈上,我们改变不了它,但是却会产生大量内耗,因为关注了又改变不了,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无助感会让你觉得痛苦,然后你就会抱怨,如果关注圈越来越大,就会挤压你的影响圈。而成长型思维的人,通常就会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影响圈,然后让这个影响圈不断地扩大,反过来使得关注圈不断缩小,那么有限的精力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疫情这段时间,努力保存自己的精力和心神,尽量不被负面的东西所影响,有时我们看到的东西仅仅是冰山一角甚至是海市蜃楼,我不希望自己被内耗。我希望将有限的精力更多的为我的家人、我的团队、我的社区做些贡献,让我更富有效能感和实现感,这些也是我力量的源泉。
采编后记
整理完采访稿已是仲夏五月,2022年是极度不寻常的一年,在疫情肆虐的阴霾之下,让很多人惴惴不安;世界一直在不确定性中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个每天肉鱼蛋奶的生活中,才华横溢的Emi发现了人世间一张一弛最美好的瞬间,也给这段日子留下了一个别样的真实生活记录。人类的情感和命运是共通的,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特别时期里守望相助的美好,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日后某个时刻回想起来相信也能体会到那一丝回甘。
注:欢迎在评论区向嘉宾提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