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抢劫而得的福特车,一路前往拉斯维加。本以为是惊险的丧命之途,却充满了惊喜与意外。这是美国电影《完美的世界》所讲述的故事:小男孩菲利普和高智商杀人犯海恩斯。故事开始于万圣节的次日清晨,菲利普第一个被妈妈叫起床,正是睡眼惺忪。和他一起生活的两个姐姐,还躺在床上入梦。唯独不见父亲的身影。刚刚过去的那个万圣夜,他眼睁睁看着身着奇装异服的邻居小孩往他家的玻璃窗上扔水炸弹,只能默默隐忍。由于母亲特殊的宗教信仰,他自出生以来,从来没有过机会玩一玩“不给糖果就捣蛋”。谁能想到,昨夜越狱出逃的海恩斯突然破门闯入,给菲利普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转机。和他那位鲁莽的同伴不同,海恩斯考察了一下这个缺少男主人的家庭,最终决定带走聪明听话的菲利普,作为与警方斡旋的条件。海恩斯杀人不眨眼,对小男孩却很温柔。或许是童年时期父亲的离去,使他厌恶一切对儿童的暴力。他为菲利普买来可乐,教他做芥末三明治,带他去服装店挑选衣服。甚至,因为同伴对菲利普动粗,他将其解决在了玉米地里。菲利普坐在车里,眨巴着眼睛,始终没有哭泣,对海恩斯偶尔的表扬露出小狗般乖巧的笑容。在他的年纪,对是非善恶仍很懵懂。或许是得到了安全感,菲利普反常地信任起这个“临时监护人”,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为了给”旅途“增添乐趣,海恩斯不忘说一些俏皮话。他将驾驶的福特车比作一台时光机,车身前方是未来,车后是过去。踩下油门加速,便穿梭到未来;汽车停下,则是现在。菲利普架不住诱惑,从服装店偷得了一套”鬼马小精灵“的万圣节服饰,事后又为“偷窃”自责。海恩斯一本正经:凭借个人能力得不到的东西,借过来也无可厚非。原生家庭里的诸多禁忌在与海恩斯的相处过程中逐一瓦解。菲利普换上面具,开开心心地扮演起了“大盗”,像开始了一次难得的家庭出游。一路上,他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体,又目睹海恩斯与汉堡店女工的亲热,开始思考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这些原本应该由菲利普的父亲来教授的课程,海恩斯替代他完成了,尽管他是一名万恶的杀人犯。影片的最后,海恩斯被警方包围。在释放菲利普之前,他要求小男孩的母亲许诺下未来的棉花糖、过山车与万圣节。他希望菲利普在他离去之后,仍有机会拥有这些儿童“天然的权利”。而获得人身自由的菲利普却没有径直向母亲奔去,而是流泪拥抱了海恩斯。那一刻,他们的关系,不再是绑匪和人质,而是亲昵如父子。就是这样的关系,奇异、矛盾,又不乏闪烁的温情。它映射出了父职的缺席对两个男性造成的创伤,也是这种共同的创伤,将他们神奇地联系在一起,令菲利普对海恩斯产生了深深的依赖。能够解释上述情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之一,人们一般称为“人质情结”,或“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指的是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依赖,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特殊情结。这一概念的命名源自于瑞典的一起真实事件。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一家信贷银行,并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与警察僵持良久后,歹徒最终投降。然而曾经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却对绑架他们的歹徒显露出怜悯,不仅不痛恨歹徒,还感激他们在挟持过程中的照顾,并且对警察采取敌对的态度,不愿意在法庭指证歹徒。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4名人质抗拒瑞典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因此事件而得名。研究者发现这种综合症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在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与乱伦的受害者中,都可能发生。[1]作为一则经典的心理学典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启发了很多文艺工作者,将其广泛应用于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以此表现人与人之间隐秘而复杂的情感向度。如果这个名词你已不陌生,我们还准备了更丰富的心理知识大餐,等你来揭秘。「心理知识·每日一答」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查看活动详情
这次升级了新玩法,积累答对数量,进入排行榜前 100 即可领取丰富奖品,全站各类产品超低折扣券拿下,还有惊喜的抱枕、毛毡包等简心原创周边抱回家!再不来就追不上小伙伴们啦!参考文献
————————
https://zh.wikipedia.org/zh-sg/%E6%96%AF%E5%BE%B7%E5%93%A5%E7%88%BE%E6%91%A9%E7%97%87%E5%80%99%E7%BE%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