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局麻药的理化性质、活性与效力的关系
临床工作中,有多种局麻药可选择。然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些时候可能分不清楚。下面,我们用一篇文章捋顺一下:
通常局麻药在溶液中是弱碱性,在生理pH下的胺基带正电荷。
典型的局麻药结构由疏水基团(通常为脂溶性芳香环)通过酰胺键或酯键与亲水基团(带电荷的胺)连接组成的(图5-4)。化学键的性质是将局麻药分类为氨基酰胺或氨基酯的基础(表5-2)。理化性质主要取决于芳香环或胺基上烷基取代基团的性质、胺基的电荷或相关异构体的立体化学结构(表5-2)。这些理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用的效力、起效和持续时间,以及差异性神经阻滞的倾向。
(1)脂溶性:脂溶性由芳香环或胺基上烷基取代的程度决定。脂溶性通常由疏水性溶剂(通常为辛醇)的分配系数表示。辛醇溶解度随化合物脂溶性增加(表5-2)。脂溶性的增加增强了脂质膜的通透性并加快递送局麻药到邻近膜结合Na离子电压门控通道的能力,其依次与效力相关并且在较小程度上与持续时间相关。尽管脂溶性与辛醇溶解度(及体外固有效力)相关,但阻断脉冲传导的最小体内局麻药浓度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纤维大小、类型和髓鞘形成、组织pH、局部组织重新分配和富含脂质的神经周围区域的隔离,以及局麻药固有的血管活性。
(2)pKa值:在生理pH值下,局麻药是在脂溶性(疏水性)碱形式或水溶性(亲水性)离子形式之间存在平衡的弱碱。每种形式的相对百分比由解离常数(pKa)和周围组织pH值决定。pKa是两种相等形式的百分比的pH值(表5-2),由Henderson- Hasselbalch 公式定义:
其中[BH+] 是带电荷的(共轭酸)非脂溶性形式的局麻药浓度,[B]是不带电荷的(碱性)脂溶性形式的局麻药浓度。
对于指定的局麻药,pKa越低,脂溶性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起效越迅速。穿过细胞膜进入轴浆后,非解离和其解离形式的平衡重新建立。轴浆中的解离状态的局麻药更容易与其电压门控Na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相结合。
(3)手性:局麻药是外消旋或单一对映体化合物。外消旋化合物(例如布比卡因)是1:1的轴向结构相同的一对对映立体异构体的化学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三维空间结构围绕在不对称的碳原子周围。尽管局麻药的不同构型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在与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结合与相互作用上存在微小的差别,使得它们显示出不同的临床药理特性(效力)。例如: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的S-构型)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的S-构型,含有丙烃基基团,而不是布比卡因的丁基团)在阻滞神经传导上有相等的临床效果。然而,它们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毒性比R-构型化合物或外消旋混合物要低。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实用区域麻醉与急性疼痛学》,随着麻醉亚专业的快速发展,神经阻滞已超出了传统区域麻醉的范畴,如产科麻醉、慢性疼痛学及其相关的神经阻滞等。因此,该书最新一版中增加了躯干阻滞、系统实践和急性疼痛学的相关内容。让麻醉科医生从容应对挑战!
好消息:
麻醉MedicalGroup书店向出版社申请了“回馈粉丝活动”。在活动期间,粉丝可以以不到五折价格抢购上述经典指导用书。本次活动仅放出50本,额满即关闭活动通道。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请大家猛戳“这里”抢购!!!
《多模式镇痛,我们的目标不只是镇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