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要回家,这是我听过最动人的回答
一到春节,年轻人像候鸟一样迁徙于大城市和家乡之间。他们也被称为“季候性返乡青年”。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返乡计划。2022年年初的一份春节调查中,大约有三成受访者已经超过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没能回家的日子里,有多少漂在异乡的人独自经历人生巨变。大学时光飞逝,有人转眼已经毕业踏入社会;有人几易工作,辗转多个城市;也有人因为跟恋人长期异地分隔,结束了多年的恋爱......
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无数个瞬间,想起家乡,想起爸妈。
今年,比以往更想家
往年,每个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总是要在春节前早早接到好几通来自爸妈的电话:“今年过年啥时候回来?”疫情这几年,不少父母却担心疫情风险,告诉你“别回来了”。
这几年,到底有多少人没能回家过年?
往年人潮汹涌的火车站,肉眼可见变得冷清不少。根据2021年3月统计的数据,春运40天,累计发送旅客8.7亿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疫情刚出现的2020年分别下降了70.9%、40.8%。
年味,总是家乡更浓一些 / 视觉中国
以前的正月初一到初七,恰好是“走亲戚”的黄金时期,然而这几年,走亲戚全靠手机和网线支撑的线上拜年。
外地过年的人,只能抱着手机,一遍遍在短视频里寻找家乡的影子。每一年春节,快手平台上记录家乡风土人情的作品下面,总是聚集着一大票想家却回不去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家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说:“......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她的女儿一般。”
家乡生活着小时候就认识的“一打”熟人 / 视觉中国
在熟悉的街区转一转,能遇上“一打”熟人,小时候抱过你的大妈、搓澡时候侃大山的大叔,一言不合就“多个人多双筷子”把你拉进家里吃上一顿也是司空见惯;红白喜事,为你张罗酒席、四处奔走的,就是这一群人。
跟大城市相比,家乡实在太小了,狭窄的街道,矮矮的居民楼,花上半天就能逛完。
但在家乡人的心里,它是博大的、独一无二的。无论你离开多久、相距多远,家乡话、家乡味、家乡习俗都已刻进你的DNA。
家乡,从来不缺故事
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而言,这些强烈的思念总是要有地方盛放,不论是否回家,独在异乡都需要一个寄托。
就像2021年的那个新年伊始,选择就地过年的人多之又多,过去回家是铁路线航空线串起了自己和爸妈,而那一年的乡愁则是小小的网线,我在这头,爸妈在那头。
一趟趟高铁架起了离家人们返乡的桥梁 / 图虫创意
三年过去,如今互联网上留下了太多类似的痕迹。
在快手上搜“家乡”两个字,会看见天南海北的普通人在这里抒发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一些老铁制作的视频都非常朴实,少有繁复的运镜和复杂的文案,有的是默默地分享家乡的风景,有的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
然而,熟悉的乡音和风景,总是能吸引一大票同乡人,评论区直接变成“家乡夸夸群”。
在不能回家的这几年,人们总是通过这种在互联网上抱团的方式寻找慰藉。对家乡的思念,都藏在一支支有关家乡的视频后面。
于是,2023年伊始,快手启动「500个家乡」活动,很多创作者积极回应,开始在快手上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家乡的美景、美食、独特风物与文化。
创作者刘小备就是其中一个。
刘小备的家乡是云南丽江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程海镇。和很多小镇青年一样,刘小备的前半生都在用尽力气走出这片故土。高考失利,先是经历退学,之后打工辗转多地,最终远赴距离家乡几千公里的河南求学,终于找到了热爱所在——墙绘。
他是幸运的,在外闯荡的日子,找到了毕生热爱的事业,在快手上记录和分享墙绘视频,也总是不乏观众。
绘画是他的爱好,也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是什么时候想家了呢?
在「我深爱的家乡」主题视频里,刘小备说:“就在某一天,我就突然一愣,何不然就回到自己家乡去画画呢?”
就是这一瞬间的想家,刘小备没有犹豫带着画笔回到了家乡。
也是第一次,刘小备认真地打量自己的家乡。他跟村里老人们聊天,这才发现这片土地上藏在深处的遗憾:有老人说自己这辈子都没坐过飞机,有的说看了半辈子程海湖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海。
一次次交谈中,刘小备知道了手中画笔的方向。
他想把大家的愿望都画在墙
他备齐颜料、笔刷,花了30天的时间,把老人们的愿望用画笔在墙上一一重现。云端的飞机、北国的雪人、新年的舞狮.......8面墙壁被染上绚丽的色彩,这个四面环山的小镇,一改白墙黑瓦的单调,突然变得像童话小镇一般梦幻、童真。
原来,一支画笔也可以有力量,反哺自己的家乡。
他亲手把村子打造成一个童话般的地方
相比之下,另一个创作者的关于家乡的视频要另类的多。
快手美食账号“食大侠”的视频里,几位大侠都是贵州本地人。视频乍看是致敬王家卫《东邪西毒》的侠客们的江湖,实际上,拍的是贵州人的食味江湖。
贵州,一个隐藏的火锅大省。2020年,《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火锅店数最多的不是重庆也不是成都,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贵阳,每万人拥有7.03家火锅店。
不止火锅店数量出人意料,贵州火锅的味道也与重庆火锅迥异。
比如,视频中展示的豆米火锅,做法是将豆米熬到软烂,和贵州特有的糟辣、炸五花肉一起炒制,然后加入骨汤。跟重庆火锅的重口味相比,豆米火锅更加清香醇厚。
视频中另一道“牛瘪火锅”,以牛胃以及小肠里没有消化的绿色内容物为原料,加入佐料放入锅中文火慢熬,过滤后回锅加入食盐、葱蒜、辣椒即成。别看原材料猎奇,但风味浓郁鲜嫩,别具一格。
食大侠就是这样以武侠风格的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演绎自己家乡火锅江湖的丰富多样。通过武侠大片,食大侠把最地道的贵州火锅文化推向全国,向所有人自豪宣告——火锅江湖里,有我们贵州一席之地。
除了本地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还有一些纪实拍客以记录的视角呈现不同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这次,快手还联合站内四位纪实拍客联合执导「我深爱的家乡」同名系列纪录片,来到女书文化发源地江永、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宝石生产地梧州、世界彩灯之乡自贡等地探访与拍摄。在这些纪录片里,每个家乡都曾默默无闻,但是每个家乡又闪闪发光。
(海报左滑查看)
或许我们的家乡各有特色不尽相同,但互联网技术让我们的思乡情怀共鸣在了一起。在这些视频中,家乡的模样不再只是抽象的记忆,而是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它的根紧紧牵住每一个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异乡人。
500个广告牌,
让每一个家乡被看见
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曾说:“认识自己故乡的办法是离开它。”
在人们固有印象里,家乡可能相对闭塞,发展落后;跟现代都市的摩登和繁华相比,家乡是朴素的、不起眼的。
然而,离开家乡,让更多人得以跳脱出原有的视角,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到故乡的坐标,重新发掘家乡与个人的连结。
正如快手500个家乡首席推荐官黄渤在视频中所说:“家乡不再是车票上的终点,和身份证上的一串地址,而是在内心占据了更特别的位置。”
那些关于家乡的固有印象悄悄瓦解。与此同时,一些更鲜活的家乡记忆被不断唤醒。对家乡的思念、自豪和热爱,席卷网络,成为今年春节最热烈的一道声音。
快手显然也捕捉到了今年春节不同以往的群体情感。2023年,快手重启「500个家乡」IP,邀约近500位创作者参与推广自己的家乡。通过投放广告大牌,把创作者们对家乡无声的思念和热爱,变成面向所有人的大声告白。
快手“500个家乡”广告牌覆盖198个县市
从广东茂名到黑龙江大兴安岭,从新疆库尔勒到黑龙江佳木斯,从一、二线城市到下沉村镇,快手「500个家乡」广告牌均有涉及。覆盖198个县市的广告牌,唤起每个人关于家乡的共同记忆,把一个人的乡愁变成了一群人的自豪和认同。
透过广告大牌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记忆中家乡的风貌、性格也全然不同。
比如,关于石家庄,一千个庄里人,就有一千种定义。
有人用耳朵聆听它:“以‘摇滚之乡’为名的城,永远不缺年轻的荷尔蒙。这里是石家庄。”有人则惊叹于它在历史长河里的蜕变:“从0.1平方的小村庄到千万人口的国际庄,这座城的逆袭,还在继续。这里是石家庄。”
广告大牌里的石家庄
石家庄可以是新潮前卫的,也可以是深沉励志的。
还有那些因为低调而寂寂无名的宝藏家乡,也终于被看见、被认可。
假发之都许昌,以一己之力,给了全世界发型自由;黑龙江省安达人,在世界级的草场,喂出世界级的奶牛;盘锦的大米,让14亿中国人成了一个锅里吃饭的人;锦州小菜,正在冲出中国,走向亚洲......
家乡,不再只是一个单薄的概念,而是包罗万象、千人千面。大到历史、人文、产业、风景,小到一碗面、一支笔、一本小说,都能成为家乡的精神图腾。快手做的,正是为更多普通人提供一个描摹家乡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眼里的家乡。
如今,广告牌在各地已经相继投放。「我深爱的家乡」话题下,能刷到很多创作者们专门到家乡广告牌下合影留念的视频。短短几十秒的视频,那种对家乡与有荣焉的骄傲、自豪、喜悦,浸透屏幕,让网线这头的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很多创作者们专门去跟广告大牌合影留念
而「500个家乡」的故事,还没有完全讲完。
如今,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加持下,每个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普通人来说,「500个家乡」也是一场关于家乡的启蒙,它让一个普通人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
这场互联网上人与乡土的互动,正在给中国更广阔的土地带来机会。
在当下时代,“被看见”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只有当一个人可以当着数亿人的面讲出“我为家乡自豪”的时候,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注意力,从大城市重新回归乡土。
从街头巷尾的广告牌,到快手纪实拍客联合执导的家乡纪录片,再到数位创作者精心打磨的「我深爱的家乡」系列视频和无数老铁由心而发的对家乡的告白,在一次次讲述家乡故事的过程中,家乡的面貌、气质越来越清晰。
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地方和名气的大小,家乡是一个聊起来都能让人腰杆更直的地方。
今年可能是这几年来,家乡刷屏次数最多的一年。
此时此刻,我们之所以频繁谈论家乡,除了春节临近这个原因之外,更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一切重启的转折点,前方是一片未知。而我们回顾来时的路,都是为了下一段路程走得更坚定、更从容。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孔柏樾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