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小巨人” | 中润光学:光学镜头里的“技术派”
尽管光学镜头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但在以中润光学为代表的国产镜头研发企业的努力下,该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加速。
随着智能安防市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发展,光学镜头应用领域的需求正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头部的光学镜头企业迎来市场红利期,并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2022年12月6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同意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润光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中润光学科创板IPO注册申请。本次冲刺科创板上市,中润光学拟募资4.05亿元,计划用于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高端光学镜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润光学是一家以视觉为核心的精密光学镜头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时代日益增长的图像、视频采集需求提供高质量成像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服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长期以来,我国在光学镜头技术领域一直处于落后地位,面对这一“卡脖子”技术问题,作为国内光学镜头企业的中润光学如何补齐技术短板?随着科创板IPO申请获批,中润光学又将有何新的战略规划?
01
创业之路
作为中润光学的创始人,张平华的创业过程与其在日本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1996年7月至2006年6月,张平华在日本东芝公司任营业部部长一职,并在之后的2006年6月至2010 年7月期间,转任木下光学株式会社(以下称“木下光学")营业部部长。资料显示,木下光学成立于1978年,是日本老牌设计企业、业内资深的光学设计研发型企业,主要从事高精密光学元件及高端镜头的设计、试制业务。
从履历来看,张平华所工作过的公司都是技术型企业。尤其是在木下光学任职期间,张平华得以积累起对光学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管理经验。从木下光学离职后,2010年3月,张平华回到国内,与友人出资设立上海中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中熙光学"),其中张平华实际持股90%。
2012年8月,中熙光学出资300万元成立中润光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润光学设立之初,由中熙光学100%持股。2015年12月10日,经中润有限(中润光学前身)股东会决议统一,中熙光学将其所持有的中润有限70%股权转让给张平华。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熙光学不再持有中润有限的股权。而后,随着后来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不少私募机构和个人也借此机会成为了中润光学的股东。张平华最初持有中润光学的70%股权也降至目前的37.2137%。
根据招股书显示,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张平华直接持有中润光学37.2137%的股份,系中润光学第一大股东,同时,张平华通过嘉兴尚通持有中润光学8.0146%,合计持有中润光学45.2283%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润光学的股东中还发现了其客户的身影。招股书显示,中润光学大客户包括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华为、大疆、宇视科技等企业。其中,大华股份及海康威视的部分高管及股东通过苏州方广持有中润光学合计0.3178%的股份。
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2016年,中润光学收购了木下光学36%的股权;2019年,中润光学再次收购木下光学19%的股权,合计持有木下光学55%的股权,取得了对木下光学的控制权。如今看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和变化,中润光学已经成长为国内较为成熟的光学镜头研发企业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光学产业的发展。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近几年来,我国监控摄像头、手机和电动车产业大发展,给国内光学镜头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鼓舞下,国产光学镜头企业快速崛起,并陆续实现了在A股上市。作为业内重要参与者之一的中润光学已经具有突出竞争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光学技术,中润光学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光学理论基础、高端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挖掘能力。”
02
重视研发
从研发镜头的范围来看,中润光学的镜头布局非常广泛。目前,中润光学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应用领域可划分为数字安防镜头、机器视觉镜头(含无人机镜头、智能巡检镜头等)及其他新兴镜头(含视讯会议镜头、激光电视镜头、智能车载镜头、智能家居镜头、智能投影镜头、电影镜头等)三大类。
但在这么多的镜头业务中,中润光学最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仍是其数字安防镜头。2019年~2021年,中润光学数字安防镜头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8亿元、2.77亿元和3.3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八成以上。
事实上,中润光学能够在诸多光学镜头方面均能展开前沿性研发,得益于其控股了具有4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光学设计企业木下光学。招股书显示,在中润光学成立初期,其就借助木下光学的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对光学设计体系、产品研发流程完成了初步认识。在实控人入股木下光学的同时,木下光学也开始为中润光学多名研发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并与之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随着与木下光学的研发合作逐步深入,目前中润光学在组合特征复杂矢量曲面设计、多组元联动式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双光融合成像、玻塑混合光学系统设计、高速精准驱动控制等方面具备核心技术积累并形成了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招股书显示,2019 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期间,中润光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95.78万元、2378.02万元、3314.40万元和1908.3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3%、7.11%、8.36%和10.16%。截至2022年6 月30日,该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
虽然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增加,但为了应对下游应用领域提出的性能升级的要求,为新应用领域拓展开发新品,中润光学在此次IPO申请中也提到要募资4.05亿元用于扩产及技术迭代升级。
其中,投入募集资金最多的是“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扩充数字安防镜头、机器视觉镜头以及其他新兴镜头的产能。中润光学表示,项目需要三年才能建设完成,建成后可实现年产420 万颗光学镜头的生产能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润光学数字安防镜头的产销率在逐年下降,2021年、2022年上半年镜头整体产销率均未超过100%,在安防行业景气度下滑,前五大客户(截至2022年6月末,大华股份、Avigilon、大疆、维海德、WONWOO为公司前五大客户)业绩下滑的多重不利因素下,单纯地大幅扩充产能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的问题出现。
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如若中润光学科创板IPO顺利,之后进一步增资扩产,对于其大规模的产能消化肯定是有风险的。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也决定了客户能否持续、大量的地购买其产品。在未来竞争过程中,企业应该更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充之间的关系。"
03
打破垄断
事实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而国内相关企业大多囿于起步较晚,只能处于附加值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层面。
但随着近年来成像像素升级的放缓,给国内光学镜头企业留下追赶空隙。与此同时,中国及其他国家光学产业快速发展,日本逐渐退出劳动密集、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光学产品加工制造业务,除少量高精密的光学元组件的设计、加工外,重点向光学材料开发、光学加工和镀膜设备制造等方面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光学产业的转型,其实也给国产光学镜头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中润光学就是其中抓住机遇的一家。目前,经过多年行业深耕,中润光学已经打造了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具体来看,在行业内核心的多组元联动式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上,中润光学能够实现最高四组元的联动变焦,相关技术水平率先突破行业三组元联动阶段,实现超大倍率变焦镜头的小型轻量化设计。
另外,中润光学的数字安防镜头业务覆盖定焦及2~118倍变焦,其中30倍及以上的超大倍率变焦镜头为企业贡献近一半的营收,根据行业权威机构TSR的统计,中润光学2021年在30倍及以上的超大倍率变焦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7.88%。
需要指出的是,在变焦倍率上,中润光学相比国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其推出的118倍变焦倍率的镜头产品,实现0.5~10Km观测距离内的清晰成像,该指标超过了日本富士能、日本山野、日本ADL 等国际知名公司的产品水平,打破了国际厂商长期在超长焦领域的垄断地位。
对此,张孝荣指出,“国内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很快,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越来越丰富,在下游细分市场上形成了一定优势。但与国外巨头相比,我国企业在光学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技术专利上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与国内头部的光学镜头厂商相比,中润光学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期间,中润光学的光学镜头毛利率分别为26.27%、31.80%、32.55%和34.40%,表现逐年提升;而同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的算术平均值为32.6%、30.82%、29.95%和28.82%,表现逐年下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润光学在光学镜头的毛利率上胜过国内同行,但中润光学的资产、营收和净利规模在同行企业内是相对较小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润光学的资产、营收和利润分别为5.7亿元、3.96亿元和3557万元。而同期,其他同行企业如宇瞳光学(300790.SZ)资产、营收、利润为34.4亿元、20.62亿元和2.43亿元,力鼎光电(605118.SH)资产、营收、利润为14.2亿元、5.01亿元和1.46亿元。
04
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Alo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进一步丰富,同时在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家居、AR/VR设备等热门应用领域的需求作用下,光学镜头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市场的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25%,预计市场规模至2023年将达到682.8亿元。
“整体而言,目前光学镜头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销售额总量都在持续扩大增加。市场对光学镜头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给了中润光学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布局空间。”梁振鹏表示。
此外,随着光学镜头产品在大倍率变焦、光学防抖、高可靠性等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光学镜头终端应用领域产品正呈现出智能化趋势,其中机器视觉和AR/VR将会是未来几年来光学镜头的主要应用市场。
一方面,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分支,将极大地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智能自动化水平。而光学镜头作为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像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光学镜头是VR/AR硬件构成之一,部分VR/AR HMD设备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位置追踪和环境映射,一部分VR/AR HMD则采用内部摄像头来感知环境和周围目标。因此,光学镜头是VR/AR的必要组件。
目前,在光学镜头的各个细分赛道上,中润光学的后发优势已在逐步体现。比如在光学镜头所需的玻塑混合光学系统设计技术上,公司实现在数字安防、智能家居领域超小倍率变焦镜头、超短焦投影镜头等产品上的成功应用。而在高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及注塑成型技术上,中润光学是当前光学镜头厂商内少数同时具备模具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满足了镜头精密零部件制造需求。
尽管光学镜头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但在以中润光学为代表的国产镜头研发企业的努力下,该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加速。
“从长远来看,光学镜头是一个需要由基础产业链支撑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已拥有相对完整的光学产业链,可以满足传统市场上许多细分领域的需求。在这样难得的发展良机下,中润光学应当在研发、投入与合作上继续发力,形成规模化品牌优势与产业优势,引领国产光学镜头产业进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张孝荣总结指出。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3年1月刊
封面 | 视觉中国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商学院》杂志,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C408U2Z】获取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