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自省一旦过了头,就容易中“反刍思维”的毒

自省一旦过了头,就容易中“反刍思维”的毒

职场

小佛爷说



你有这种习惯吗——反复回想某件事,希望自己当时换种做法?你希望自己没说那句蠢话;你希望自己主动参加了那个现在大获好评的项目;你希望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希望自己没搞砸那个潜在客户。心理学中,这种过度思虑称为“反刍”。这里有一些好用的方法可以帮你摆脱这种折磨。


我们会担忧将要发生的事,也会反刍已经发生的事。对某件事的反刍常会触发对相似情境的记忆,让我们无意义地纠结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受这一件事的刺激,你开始因为自己不够好而自我批判:不够有条理、缺少野心、脑子不灵光、缺乏纪律性、没有魅力……

 

反刍不仅让人不快,它还与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好消息是,有一些好用的方法可以帮你摆脱这种折磨,而且可能比你想象的简单。 



识别常见触发事件


要想停止反刍,你必须先意识到自己在这样做。但人们并不总能有这种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是,回想一下过去触发反刍行为的事件。你可能会列出以下事件:

 

●  与尚不信任的人协作

●  与看上去更聪明或更有野心的人共处

●  职场高升

●  做与金钱有关的重大决定

 

要注意一下你主要是责备自己还是责备他人,大多数重度反刍者都属于二者之一。



拉开心理距离


接下来,你需要在自身和反刍的事情之间拉开心理距离。例如,你可能过于担心他人无关紧要的看法,也可能被一点小钱弄得心神不宁,又或者明明做得很好却自认为不够成功。拉开心理距离的一个方法是告诉自己,脑子里的这堆东西只是念头和感觉而已,这样做能帮助你培养“情绪敏捷性”:你会说“我感觉我做得不够好”,而不是“我做得不够好”。甚至可以更轻描淡写一些:“哦,这又是我那个喜欢反刍的脑袋在作怪了。”

 

认识到自己某些感受的荒谬性,能让你不那么认真地对待它们。你可以在反刍行为中寻找自大和自我中心的迹象:你想让什么事情都合你意吗?你觉得别人在跟你过不去,但人家也许只是在为自己考虑?你是否会把自己和商业明星及网红做比较?如果你有这种心理倾向,可能会觉得世界应该围着你转。可能的话,要看到自恋和不安全感的可笑之处,而不要把它们当作你的人格缺陷。你甚至可以想象一个超级神经质版本的自己。这种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反刍,不过可以看情况尝试。

 


区分反刍和解决问题


反刍偶尔能带来有用的洞察,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逃避方式。一般来说,反刍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差。反刍会让人不去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无法快速有效地执行解决方案。一项研究显示,经常有反刍行为的女性在发现乳房肿块后,要等超过一个月才去就医。要想从反刍模式进入行动模式,你应该问自己:“基于目前状况,最佳选择是什么?”尽管不完美或不周全,你也必须先采取初步行动。这种策略对完美主义者尤其重要。如果你在反刍已经犯过的错误,那就应该采取策略降低再犯的可能性。

 


降低大脑的“黏性”


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反刍,可以先设法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耗时不长、需要占用精力但难度不大的事情,比如花10分钟填一份开支报告。你选择的应该是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还有些情况下,你也许可以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该做的事情上。你可能会想:“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能解决复杂的情绪问题呢?”但这个技巧可能意外有效。

 

慢跑或散步等运动,也可以帮助反刍的大脑平静下来。冥想或瑜伽可能尤其有助于摆脱挥之不去的念头,让你逐渐看淡它们。这些运动和训练能让你敏锐察觉到自己的思绪飘向过去或未来,并把它拉回当下,聚焦于你的呼吸或身体及周遭的变化。这正是应对反刍所需的技巧。

 


寻找思维陷阱


反刍有时是由认知错误导致的,而在反刍状态中,你恰恰不太能发现思维陷阱,这就让你愈发难以自拔。解决方法是,在平静状态下总结自己典型的思维陷阱,这样你在情绪不好时也能识别它们。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处理工作邮件时,有时我会过于在意让我不快的某句话,然后受此影响,认为整封邮件的态度就是不讲理或轻蔑的。但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试着不去反刍初始印象,而是冷静一天后重读邮件,并时常看清自己的偏差。

 

其他常见认知错误还包括自我期待过高、错误理解他人对你的期待、看不到所谓成功人士和你有相同的困扰、小题大做等。当你反刍别人的某些行为并尝试分析原因时,不妨试想你的看法可能是错的,并且要接受自己可能无法得知真相的事实。认识到我们经常无法获知他人行为的原因,这是有助于减少反刍的一个重要技能。



反刍是个普遍问题。要想摆脱反刍,你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发作”模式并制定对策。这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防范反刍对你的精神健康和工作效率非常重要。所以下次拿“不该、本该、应该”折磨自己之前,不妨试试上面讲到的方法。

 

关键词:自管理

爱丽丝·博伊斯(Alice Boyes)| 文   

爱丽丝·博伊斯,博士,曾为临床心理学家,后从事写作,著有《心灵健康工具箱》(The Healthy Mind Toolkit)和《焦虑工具箱》(The Anxiety Toolkit)。

王晨 | 译   蒋荟蓉 | 校   腾跃 | 编辑


五种“职业取向”的不同结局,看看你是哪一种?


破解内卷,你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逻辑


聪明的求职者,在面试中是如何反向提问的?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一旦开悟,就再也不会去爱上别人了!赵冬梅:学历史的人应该很容易淡定,因为历史上的事你都见过了 | 枝桠第三季 02KIT 48 | 辞职回母校安娜堡读研:社会的毒打让我更珍惜学习的机会澳洲出现新的Omicron亚变体,引发各地轰动!专家:可能是迄今最具免疫逃逸性的毒株现场视频!闹市街头,00后女子遭丈夫两度车碾身亡!生活的苦,都是偏执种下的毒!“有罪不罚”的文化,对公司的毒害超乎想象快转给爸妈!这8种容易中毒的常见食物,慎吃!人一旦正义感爆棚了,就容易干蠢事鹦鹉“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 | 张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能无人系统马斯克抨击“推特极左偏见”!但暗示不会删封“女权分子”的煽动性言论,在女权打砸和点燃了“反堕胎办公室”后,骂战升级流浪汉和懒汉的消失是件大工程高温天气,注意这类人群更容易中暑!2022最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三会”的口号实在是太肤浅了!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迹象:常自省,能自律,会自渡“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 | 丁胜:干细胞研究进展与应用做某件事时,一旦要求快,就表示你不再关心它 | 【经纬线上赋能汇笔记】“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预告丨江亿: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未来和实现路径为何创牌不足2年的三翼鸟,就有了头部效应?“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 | 王劲涛“移动通信:从无线通话到万物互联”能吃塑料的神奇虫子 & 小心野生的毒蘑菇【把世界讲给孩子听】敦煌壁画50年后或消失:有些风景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了。黑龙江一女子被人强行剃了头!真相令人发指……“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预告丨张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能无人系统简简单单做司康!从抽象到具体,从人类到个人,罗翔的自省和反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丨江亿: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未来和实现路径男人的心,海底针华夏文明是人类智慧的起源与未来的希望只有抑郁症才能看懂的漫画: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中招?“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 | 刘忠范 “从科学、工程到产业:石墨烯材料的创新实践”“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讲座预告丨曲久辉:未来净水技术——低碳与风险协同控制创业者如何破解融资过程中的“应试思维” | 奇绩分享警惕影视作品中“开历史倒车”的现象这种遍布澳洲的毒植物,一旦接触后果很严重!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