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冠肺炎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几乎为100%。因此,重症患者在出院后,应根据个体情况,需要到门诊复查,接受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近日在微博发文称,最近来门诊复诊新冠肺部后遗症的人员不少,都是前两个月新冠感染后肺部有炎症的,其中60岁以上的人员大多留下了纤维化的后遗症,不但咳嗽咳不停,肺功能还受到了损伤,出现了气喘,有些严重的只能坐轮椅吸着氧气推过来看病,走路也走不了,更别说生活自理了。早在2020年武汉的新冠疫情期间,就有专家提出要重视新冠肺炎后的肺纤维化问题。后来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良好控制,这一问题逐渐无人问津。近期,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科门诊,有很多新冠重症出院后的患者继续接受治疗。1月14日,该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牟向东团队发表了“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简明诊治建议(第一版)”。“诊治建议”称,重症新冠病毒肺炎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发生率几乎为100%。因此,重症患者在出院后,也应根据个体情况,需要到门诊复查,接受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牟向东医生(右二)在为患者做治疗。(图源:受访者提供)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牟向东主任观察到,重症新冠病毒性肺炎一般会经历病毒复制期、肺部炎症期、机化纤维化期等3个阶段。对于第三个阶段,他建议命名为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post 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 pulmonary fibrosis,PCPF)。牟向东发表的“诊治建议”,是国内第一个对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简明诊治建议,但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一概念。2020年4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就指出,新冠肺炎患者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概率比较低,大部分轻型患者不会出现肺纤维化,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要重视其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2020年6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炎症后肺纤维化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作者是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詹曦、童朝晖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冰。文章指出,多数新冠患者在出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后肺纤维化,重症患者的炎症后肺纤维化情况尤为显著。“现状与思考”一文的作者分析了6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CT影像,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标准,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炎症后肺纤维化(PPF)发生率高达70%,重症肺炎患者出院时PPF为100%;80%的患者出院时仍有活动后气短。当年2月25日,北京康复医院研究人员联合淄博、青岛学者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了一项覆盖5万多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Meta分析。作者认为,肺纤维化或将成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预防和减少肺纤维化的发生将成为重要课题。 但武汉新冠疫情平息后,在“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下,中国未再发生大规模疫情暴发。同时,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致病性的减弱,重症新冠患者越来越少。这让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这一问题,逐渐无人关注。
胡洋医生在上述博文中表示,目前关于新冠相关肺纤维化的治疗还没有权威的治疗方案发布,大部分医生还是借鉴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抗纤维化药物进行治疗。牟向东团队发表的“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简明诊治建议(第一版)”弥补了这一领域空白。对于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治疗,牟向东主任推荐的是3+1方案,即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以及肺康复治疗。抗炎治疗主要药物是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的主要药物是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抗氧化的药物包括乙酰半胱氨酸和或百令胶囊等。肺康复包括氧疗、运动康复、躯体康复、精神康复等。对于没有基础肺部疾病的PCPF患者,可根据患者的肺弥散功能(DLCO)水平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能做肺功能,需要根据胸部HRCT及氧合状况综合判断),“诊治建议”确定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随着新冠重症患者的好转,其肺部情况应该也逐渐趋于好转,如何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肺功能,减少肺纤维化,以及减少将来造成的不良影响?”牟向东主任说,“按照我这个阶梯式治疗方案,对重症患者的预后是很有利的。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疾病的整体发展往往会趋于逐渐好转,因此治疗的强度也会随之逐渐减弱”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宣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从疫情本身来看,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我国新冠疫情还存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国内各地医院中收治的新冠重症患者基本都已出院,牟向东称,对于出院重症患者的肺纤维化问题,可以转到呼吸科门诊长期治疗。
“现在我们进入了肺纤维化的治疗阶段,如果按照我们这个思路进行治疗的话,绝大部分患者都会获得一个很好的结局。”牟向东说,“随着患者肺功能的逐步好转,我们的治疗强度也逐渐降低,这样会最大程度的减少肺纤维化对患者的影响,同时治疗的花费和代价也是最少的,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最小的。”
牟向东表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虽然部分患者还会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但一般会随着时间趋于好转,但及时恰当的治疗能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从而降低对肺功能造成的损害。
牟向东说:“我们是在临床上见到了很多新冠病例之后,才发的诊治建议。”而在此之前,由于国内一直实行“动态清零”防控政策,很多临床一线医生对于新冠肺炎的接触往往仅限于早期诊断,确诊后的患者很快会转入定点医院治疗,这些定点医院往往以感染科医生为主。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放开后,大量新冠患者涌入医院,这让包括牟向东在内的很多呼吸专科医生能够全程救治各种类型的新冠患者。“过去以感染科医生参与救治为主,放开后是以呼吸重症医生为主,随着患者的增加以及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的增加,对于疾病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近两个月来,除了“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简明诊治建议(第一版)”和“重型新冠肺炎简明诊治建议(第一版)”外,牟向东团队还发表了“如何自我判断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应对方法”、“新冠病毒感染的15种临床转归”、“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咳嗽的定义及临床诊治建议”等文章。
在北京出现感染高峰,各医疗机构都努力扩容发热门诊的时候,牟向东就认为更好的措施不是扩容发热门诊,而是应该开放所有相关门诊科室接诊新冠患者。例如,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咽炎、鼻炎、咽喉炎,去耳鼻喉科或呼吸科,肺炎去呼吸科或感染科,有心肌炎症的到心内科,儿童去儿科,孕妇去产科,不同症状表现的患者到相应的专业科室治疗,提高了医疗质量,减少了医疗挤兑。
随着在2022年底防控政策的放开,中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轮快速过峰感染,牟向东认为,到了新冠疫情结束的时候了。他说,“需要防范的是,今后新冠病毒的变异株还会从国外反反复复传入国内。但即使再有输入病例,也不可能再出现医疗挤兑,不会再引发大范围的疫情了。”
牟向东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