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厉以宁:“依然一介布衣”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本文原载于《作家文摘》第2541期,作者刘焕性
自从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厉以宁就没有离开过北京大学。他曾先后在经济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直到1994年负责筹建光华管理学院。1994年11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出任院长(1994-2005年),2005年以后任名誉院长。在此期间,厉以宁写了六首跟光华管理学院有关的诗词。
1955年,厉以宁大学毕业
携手育英才
写于1994年的《太常引·记与尹衍樑先生讨论筹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事宜》:
一心兴学悄然来,细语抒胸怀。忽见笑容开,意何在教人费猜。
红楼旧影,未名新曲,桃李满园栽。携手育英才,岂不是悠哉快哉?
中国台湾知名企业家尹衍樑博士为捐资支持光华管理学院创建,多次来北京与校方商讨,最终达成了共识。同年11月底厉以宁带队赴美,先后考察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名校,就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和案例教学等问题与对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此后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奠下了高起点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在此次考察途中,为表达对尹衍樑捐资办学的感谢,厉以宁专门填写了这首词。
历尽艰难路渐宽
写于1998年的《卜算子·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与老同学相聚》:
风雨燕山情,烈日鄱阳道,今夜相逢话短长,不觉江湖老。
雾里白话黄,井底晴天小,历尽艰难路渐宽,心静春来早。
此时,厉以宁从进入北大学习到毕业留校工作,已47年。他在北大经济系时的同学,不少人毕业后就没有见过面。这次借着北大百年校庆的机会,大家重聚话旧,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鲜衣怒马的青春岁月。厉以宁向同学们介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情况。此时以光华管理学院为名正式招生已有三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刚刚创办,光华教学和办公大楼此前一年已投入使用,教学和人才培养正稳步向上发展,在教育界和经济界的反响迅速增强,正是“历尽艰难路渐宽,心静春来早”的时候。
1961年,赵迎搏教授(厉以宁的老师)和厉以宁在北京大学
新花正盼燕归来
写于2012年的《七绝·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校友返校日作》:
楼前幼树是谁栽?窗下依然旧绿苔;往事如丝犹可忆,新花正盼燕归来。
每年的5月4日,是北京大学的校庆日,也是北京大学校友返校日,希望能拜访厉以宁的毕业生自然很多。
此前一年,厉以宁在写给2011年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生的寄语中专门讲了什么是“光华文化,光华精神:一是社会责任感。光华从它创立那天起,就肩负着为国家发展、为经济改革作贡献的责任。二是认同,大家要共同努力把光华管理学院建设好。三是自律,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另一方面要自我激励,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都不要灰心、不要停步。
光华传统齐传颂
写于2015年的《踏莎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
一晃多年,耕耘播种,师生何惧天寒冻?当初创业两间房,如今两座高楼用。
培育英才,中华圆梦,教书治学同轻重。艰辛经历实难忘,光华传统齐传颂。
这首词是厉以宁为光华管理学院院庆所写的唯一一首。
此时的光华三十而立,已成为亚太地区顶尖商学院。2015年5月30日上午,北大光华30周年院庆盛典在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举行。厉以宁在致辞中提及了改革开放以来他同光华人一道完成的10件大事:呼吁提高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奠定产权改革的重要地位、主持证券法的起草、参与起草出台“非公经济36条”和“非公经济新36条”、主持贵州毕节扶贫开发、提出“梯队推进战略”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参与股权分置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适应世界潮流的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参加林权制度改革和中国经济的低碳化转型发展等。
一生有志定成才
写于2016年的《七绝·北大清华校园已成景点,带孩子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京华名校大门开,周末纷纷游客来;休说今年仍幼小,一生有志定成才。
每到周末、寒暑假,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列入“游览清单”。
厉以宁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高校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主动开办一些讲座和讲解互动,积极宣传自己的校史与办学理念、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规划情况等。只要来校参观的小客人们树立了远大志向,将来就多一分成为栋梁之材的希望。
1988年6月,厉以宁在批改学生的论文
常恐功愈微
写于2017年的《清平乐·无题》:
楼群新建,塔影何曾变。招手蓝天归去雁,旧迹校园寻遍。
依然一介书生,长年苦守书城。知己再难重聚,闲云与世无争。
2017年6月的一个傍晚,厉以宁讲课结束后携夫人从光华管理学院五楼的办公室窗户远眺,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此时的光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厉以宁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感觉很欣慰。“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希望光华管理学院在后来人的接续努力下,秉承初心、砥砺奋进,培养造就更多杰出人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