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为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ID:xiangshuai-finance)原创首发,笔记侠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公众号。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 | 青羊 值班编辑 | 少将第 7280 篇深度好文:2127字 | 6 分钟阅读
笔记君说:
2月27日,著名经济学家、杰出教育家、“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厉以宁先生,因病离世。老先生不在大众或媒体前活跃,深藏功与名,因此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他,但是知道先生的业界人士,纷纷沉痛悼念。28日,著名金融学家香帅,发文悼念先生。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丝老先生对中国经济做出的杰出贡献。
昨天(2月27日)下午2点37分,一个北大群里突然有人说“厉老师病危,可能就这两天了”。
心头微震,暗忖医学昌明,也许吉人天相,能挺过来。
晚上7点56分,确切消息传来,厉老仙去。一时失语,忽然想起2012年初到光华不久,厉老师80寿辰时赠给年轻教师们的诗集中的一首:
“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
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
这是老厉1980年写的一首七绝,那一年他五十岁,刚刚从拨乱反正的历史烟尘中走出,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中,进入一个即将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开放之旅”。
那一年,他还不是“厉股份”,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这段历史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不知道自己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最著名的“国师”,他的学生李克强、李源潮、陆昊……将陆续成为这个国家经济金融核心岗位的掌舵人。
那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刚起步,市场经济的思想启蒙仍在襁褓之中,阻力与压力并存,所以,他以知天命之年,慨然写下“留与儿孙评短长”的句子。
四十三年后,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自由市场”不是完美的,却是迄今对人类社会最友好的制度设计。市场经济,是过去四十年“中国增长奇迹”的底层逻辑。
在这段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峥嵘之旅中,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明晰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及打通资金血脉的资本市场建设——都有老厉的身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批上山下乡的知青返城,就业成为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1980年夏,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主持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厉以宁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可以用民间集资的方法,组建股份制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开辟新路。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关于股份制的建议,引发了理论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80年代,中国领导人持续寻找经济体制改革的药方,“休克疗法”,价格改革,还是产权改革?一时莫衷一是。1986年4月26日,厉以宁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学术讨论会上,面对上千名听众,他大声疾呼:“我今天准备讲19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改革的失败,有可能是价格改革的失败;但中国改革的成功,必须是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所有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正是在厉老他们这一代经济学家的疾呼和推动下,股份制经济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逐步推进,并且从最初的集体企业开始向国有企业延伸,最终激发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有了“产权”的界定,才有了现代股份制企业,有了现代企业,更需要现代的资本市场,来帮助现代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今天,对在场的年轻人来说,“资本运作”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一个姓“资”的资本市场”出生,需要克服思想、制度、法律等各方的摩擦和阻力。已经62岁的厉以宁再次充当了“助产士”的角色。1992年6月,在万里委员长的建议下,厉以宁负责组织了证券交易法起草组——前两个月刚仙逝的曹凤歧教授也是这个组的重要成员。六年磨一剑。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证券法》获得高票通过。之后,中国证券市场从“试着来,不行关了”的半实验田状态,正式步入了“法治”的规范之路,之后为中国企业的成长乃至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当年立法之时其实已讨论过注册制,但当时时机不成熟,暂时搁置,厉老对此一直心心念念,直到2012年还在政协会议上发声,呼吁早日完善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2015年,耋耄之年的他再次公开呼吁尽快实行注册制——“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到现在为止应该放手了,不能再像管小孩子一样管起来。”2023年2月1日,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启动,不知当时病榻上的厉老师是否露出了微笑。老厉驾鹤西去,“厉股份”的传奇就此搁笔。但“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的诗篇仍需续写下去。尤其在这百年全球变局,技术和政治的各种博弈之力风云激荡的当下,在这大疫三年之后,百业待兴,人心思变的春天,中国市场经济仍有漫长艰难的荣光之路要走。仅以此文,致敬厉老,致敬他们的时代,并祝福我们的时代。*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