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血荒”?代表这样建议
08.03.2023
本文字数:103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导读:近年来,我国采供血机构供血不足与临床需血量逐年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国范围内季节性缺血与结构性偏型已呈常态化。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过去几年,全国多地一度传出血库告急消息,对危急重患者的救治造成一定影响。如何破解“血荒”,此次全国两会上,该问题引发重视。
3月8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孙剑提交了一份关于健全无偿献血管理机制,保障临床血液供应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阶段。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公布的数据,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90个,我国已经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为主体,边远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的血站服务体系。
孙剑认为,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了2021年的1674万,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了2021年的12‰,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0‰警戒线,但与中高收入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医疗需求释放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医疗技术飞跃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我国临床用血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采供血机构供血不足与临床需血量逐年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国范围内季节性缺血与结构性偏型已呈常态化,该问题甚至已影响到危急重患者的救治和择期手术开展。”孙剑说。
针对这一问题,孙剑的建议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基于临床需求,建议卫生主管部门每年为采供血机构量身定制采血指标。
孙剑表示,目前,除少数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有政府下达的采血指标外,全国大多数采供血机构均自己制定采血指标。采供血机构采多少血,临床就用多少,临床需血量大与供血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议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基于当地医疗机构上报用血需求,结合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每年为当地供血机构量身定制采血指标,保障临床用血。
二是建议探讨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孙剑表示,目前,采供血机构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自收自支三种性质。全国大部分采供血机构为公益一类管理事业单位,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优势在于统筹兼顾采供血机构(尤其是基层采供血机构)发展,但没有体现按劳分配,限制了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自收自支性质的采供血机构所辐射的区域往往供血充足,甚至有富余的血液外调。建议在采供血机构探讨财政拨款结合绩效分配的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调动人员积极性,提高采供血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