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黎响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最近,我在做咨询时,咨询师提到一个词叫“行知合一”。我们一般会认为,人对事情的认识,决定着他们的行动。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想要寻求改变,顺序是这样的——然后,用这个认知推动自己去行动,让自己变得更成熟。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各种以认知为话题的成长类视频,大多数人看完觉得很有道理,会立志要模仿学习。但往往再次看到这个视频时,才发现这个念头只是过了一下脑,并没有被真正做到。人们之所以难以改变,不是认知难以改变,而是那个糟糕不堪的自己,或者那些不完美的处事方式,有它的好处。一个人太内向,总是苦恼自己不会社交,没有多少朋友,但其实内向不一定是件坏事,而是保护她不受过载的人际关系冲击的保护层。一个深处不幸婚姻的人,一直难以离开,可能是因为他害怕没有了失败的婚姻,就没有了可以推卸责任的对象,只能面对失败的自己。这就是哪怕我们知道了很多,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吃不到葡萄时,人会产生“这葡萄肯定是酸的”的想法;但如果他吃上了,或许就会发现“这葡萄真甜”。由此可见,人的认知并不总是客观的,需要先行动起来,才能有比较客观的认知。哈佛心理学家 Dan Gilbert 在一次Ted talk中,向观众分享了两个研究:第一个研究,他们想看看那些幸运和不幸运的人之间,幸福感有什么区别。 比如,一些买彩票获大奖的幸运儿,和一些遭遇灾难,例如在车祸里失去一条腿的受害者。理论上来说,他们的人生经历截然相反,他们后续的幸福感相比应该是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当研究人员测量他们人生重大事件之后一年的幸福感时,发现两者的差别居然并不大。即当一个人遇到特别开心的事情时,为了避免一直开心而麻木,这个矫正功能会把兴奋逐渐减少;而当一个人处于悲痛中时,为了保证机体运作,这个矫正器又会尝试把糟糕的现实解读为“可以接受”。第二个实验就更加有趣,名为“自由选择试验”,进一步解释了我们的行为会改变我们的认知。研究人员向被试者展示6幅莫奈的名画,然后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序1-6;接着,研究人员声称自己手上刚好有多余的一些画可以送给被试者,刚好是被试者排序中的第三幅和第四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是15分钟后有些是15天后),当研究人员再次展示同样的6幅图,并要求被试者再次排序时,排名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人们选择的名画3,在这次排序中提升为第2名,而没有被选择的名画4,则下降到了第5名。当他们选择一个事物,或者选择去做某件事时,他们会更喜欢自己的选择,而不那么喜欢那些被抛弃的选择。很多时候,在人生的一些重要节点,我们总是会犹犹豫豫地选择了其中一条路;刚开始走时,或许会时刻伴随着痛苦,但当一年、两年后回头看时,可能还是会觉得,自己选择的路是更好的那一条。有位同事曾有机会在国内在一个挺好的公司上班,同时又获得了一个海外学校的硕士offer,在犹豫了很久后,他选择了出国。担心自己错过了大好机会,害怕学成回国后,找不到与自己付出匹配的工作。但当他学成回来,并就业了3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当初的选择时,他觉得当初出国读研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学历虽然不能让他有更高深的技术,但能够让他进入一些不同的圈层,也能去胜任一些不对本科学历开放的岗位。虽然与他一起获得好公司offer的朋友发展得也很好,但他似乎并没有像3年前那么羡慕了。实际上,无论是实验也好,还是人的亲身经历也好,都证明了一件事:“行知合一”,往往是人在遇到重要问题时,那个能够帮我们跨过去的方法。当你想不明白,或者在两个同样有好处/同样有坏处的选择当中犹豫时,不妨先选择其中一个,去产生「新的体验」。这个选择哪怕很艰难,但在「行」的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新的「知」。我的咨询师之所以会提到“行知合一”的观点,并不是她相信去做出某个改变,就一定会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她非常重视「新的体验」本身,并且相信一个人有能力承受改变带来的冲击,最终也能够处理好它们。正如心理学家 Jordan Peterson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我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一篇论文,我不会想着怎么安慰他们的情绪,而是会要求他们在几天内必须提交一篇初稿,无论好坏。有了初稿,两个人才能开始讨论这篇初稿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够好,哪里不够好。并且在大多时候,当一个学生真正写出初稿后,他不再会强烈地认定自己是一个无能的研究者,而是会庆幸“自己还是能写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总是在一些事情上犹豫不决时,我的建议是:作者,黎响;编辑,张罐子;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在专业、抱持的环境下
感受咨询带来的新体验
探索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