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深陷抑郁和焦虑,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过去和未来中徘徊,
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我的来访者小六,换了新工作准备搬去上海。
虽然已经通过了面试,但她却每天都很焦虑——
领导会对我满意吗?
我能通过试用期吗?
尤其看到网上说,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经常裁员,她就担心保不住饭碗。
经过一段时间咨询后,她还没通过试用期,工作也依然磕磕碰碰。
但是,她的焦虑却平复了很多。
为什么呢?
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变化:
以前看到讲就业形势的资讯,小六会吃不好、睡不好,胡思乱想。
但现在,她不再去看那些信息——上班时专心工作,下了班就喝喝茶、散散步、拍拍照。
尽管问题还在,但她不再执着于去揣测未来会怎样,焦虑减少了,内心也有了空间容纳当下的美好。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有「未来的问题都解决好」,人才会不焦虑。其实,那些不易焦虑的人,并非生活没问题,而在于懂得——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不活在未来」,而是「活在当下」。有学者把我们所处的现在,称为乌卡时代(VUCA),即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的缩写;很多声音在告诉我们,未来又将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对生活又将造成哪些影响,需要做哪些准备......2. 大部分发生在未来,是我们当下无法直接干预的。
这些问题看起来也挺重要,但即使再着急,人也无法直接去改变它们。并且,过多去关注这些信息,会诱导人们的思绪「活在未来」。当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为未发生的事情发愁,则会导致当下的生活难以过好,也会间接导致未来变得更糟糕。就像一个学生,他如果总是为「下次考试能否进步」而发愁,那么——一方面,因为这个问题是永远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他的焦虑将无法停止。另一方面,当他沉浸其中,就很难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功课。最重要的是,先停下对未来的想象,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
不过,因为说得太多,也使得人们对它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大道理的层面。公共场所人很少,娱乐也少了很多,大家都戴着口罩,走到哪都要扫码登记,仿佛到处都少了些生机,那时我的工作很不顺,一想到未来,毫无头绪,焦虑得很。直到某个周末,我偶然间去看了刚上映的《心灵奇旅》。影片通过讲述主角高纳死后重生的经历,来探讨活着的意义。高纳原本认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开一场梦想的爵士乐演出。曾经最焦虑的问题都解决了,可他却并没有因此好起来。期间她偶然间获得了肉体, 第一次体验「活着」,让她感到奇妙无比。对于走路、吹风、吃披萨,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事情,她都感到乐在其中——但由于他总想着未来要实现的目标,使得心思并不在当下,无法感受这些简单事情背后,给人带来的那一份宁静与愉悦。现实中,很多人都曾和高纳一样,过多地关注未来,着急与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感受当下的一切。那天走出影院后,天气很好,我抬头看着蓝天白云,看了很久,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这样认真地看着天空了。当时我觉得很费解,因为普遍人们都会觉得太挤了,很难受。他解释道,因为地铁上有粤语的广播报站,还能听到身边的人在讲粤语。他还特地强调,粤语的发音、音调都很好听,像音乐一样,很舒服。而我则因为从小经常听,反倒常常忘了这也是值得“欣赏”的。在参加活动时,我遇到一位台湾的作家,她分享了自己写的诗。其中有一首的灵感是她在江边散步,看到旁边的树而作的。对于广东人而言,那是一种普通得不得了的树,随处可见。从她的诗里,我能感觉到她一定对着那棵树,看了很久。就像我去北方旅行,第一次看到下雪时,凌晨走出去,冒着寒风,用手接住落下的雪花,感受它的冰凉,看着它在掌心融化。那是全然「活在当下」的时刻,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让思绪从焦虑的漩涡中抽离出来。直到后来,我意识到,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正念」。「正念」一词最早源于佛教,是一种自我观照的修行方法。20世纪70年代,卡巴金教授将其从佛学和禅修中借鉴到身心健康及压力管理领域。像前面提到的「正念」的时刻,都是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想要缓解焦虑,则要做出调整:减少思维的评判,关注感受。大人普遍重思维,容易陷入对未来的担忧,而孩子重感受,习惯活在当下。孩子看到会好奇,想去踩,去玩水,会从中感到快乐,忘记了烦恼。但大人会去想,这水很脏,回去还要清理,很麻烦,看到自家孩子在玩,不但不觉得快乐,还觉得烦躁。你会发现,思维会关注好坏对错,会忧虑未来,但感受不会,感受只在当下。所以,思维像是一条只有两个方向的轨道,而感受,则像是无边无际的旷野。练习放下思维评判,去感受世界——这就是正念帮助人缓解焦虑的方法。他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了正念如何帮助人化解焦虑、同时面对现实困难的。通常,那些我们觉得焦虑无比的事情,往往是被思维的评判「加工」过的。一个焦虑的人,通常会习惯性对发生的事情发出评判,进而产生灾难化想象,这个过程通常是:有人失业了,感到自己前程暗淡,联想到以后吃不上饭。有人被批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联想到会被大家抛弃。有人分手了,认为自己不配被爱,联想到要孤独终老了。当我们去讨论那个被放大后的问题(比如“我要孤独终老了怎么办”)时,往往是不会有结果的,只会让人感到绝望。而正念的作用,并不是要帮人解决具体问题,而是通过觉察,叫停“评判”和“联想”。比如在分手后,当自己冒出“我不配被爱”的念头时,及时察觉到这是一种评判,并提醒自己在此时让思维“刹车”。那些不易焦虑的人,就是因为ta们并不会对事情进行灾难化想象,只需面对困难本身的样子,所以便能够坚持下去,处理好事情。一天,一行禅师和好友吉姆,坐在树下分吃橘子,并谈论将来要做什么。每当构想一个计划,吉姆就会深深陷入其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在做什么。他掰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还没开始吃,又开始掰另一瓣橘子塞进去。直到一行禅师提醒他,最好先把含在嘴里的橘子吃了,吉姆这才反应过来:似乎刚才的自己并不是在吃橘子,而是在“吃”思绪上的计划。吉姆明白了当中的道理,开始专注地吃那一瓣橘子,自觉地咀嚼、吞咽,品尝橘子的味道。后来,吉姆因为反战运动入狱了,一行禅师很担心他能否忍受监狱里的四面高墙,于是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他——
如果吉姆在狱中为未来去发愁,那么他的精神很快便会崩溃。相反,当他放下对自己命运喜忧的评判,把注意力放在行坐卧立这些日常之事里,他便能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在我自己的体会里,当放下评判,意味着我们可以和当下一花一草、一举一动产生深刻的联结。每一份联结都是一段深刻的关系,而关系,则能滋养人,给人安定与力量,以更好地去面对挑战。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飞速发展科技与网络技术,信息爆炸塞满了我们的大脑。现代人的焦虑,就像是我们思维走得太快,把感受甩在了后面,让自己“丢了魂”。正因如此,《心灵奇旅》才会如此冲击心灵,活在当下才如此重要,正念也才如此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那些未来的目标,还有当下的一切。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你一定听说过
【团体治疗】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
不同视角信息、情感的碰撞
对关系问题有十分充分的觉察
如何拥有团体的视角?
怎样从学习者升级为团体带领者?
作为团体咨询师重要人格特征有哪些?
今晚8点👍 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学会创立者
【李仑老师】直播在线分享
如何成为高胜任力的团体带领者?
❗精彩干货分享 点击下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