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7日刊登题为《银行业是否正处于另一个2008年式的悬崖边缘?》的文章,作者是帕特里克·詹金斯。内容摘编如下:
2007年底和2008年初,当英国北石银行、美国贝尔斯登银行、美国全国金融公司和英国联盟-莱斯特银行全部破产或获救时,它们无一在金融系统内举足轻重。而且,几乎没有观察人士会预料到那场噩梦般的危机会在年内爆发,将美国华尔街颇受敬重的雷曼兄弟公司和当时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巨头一一击溃。
15年过去了,继四家银行(美国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和欧洲的瑞士信贷集团)在一周内摇摇欲坠并以某种方式获得支撑后,难怪投资者在质疑我们是否正面临2007年式的问题,随后可能很快演变成又一场2008年式的全面灾难。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盼情况并非如此。2008年危机的主要原因(大量劣质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衍生品扩散到世界各地,转移到资本不足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并不适用于2023年。银行贷款质量依然良好,而且银行资本金是15年前的2到3倍。
然而,面对困扰银行股的市场恐慌,这样的保障已经显得空洞无物。欧洲银行股两周内平均下跌19%,美国银行股则下跌17%。瑞士信贷集团股价15日盘中暴跌30%,在瑞士央行出手干预后才有所回升。
截至3月17日,市场并未真正平静,但已经有所稳定。此前,瑞信动用了瑞士国家银行540亿美元的“火箭”式流动性干预措施,而存款担保、美联储新的流动性工具和华尔街的募资抵消了美国银行的挤兑风险。
▲一位行人从美国银行标志旁走过(新华社资料图片)
当然,在2008年的戏剧性事件之后,这种干预本非必要。
危机后监管改革的一揽子计划旨在确保大西洋两岸的银行不会重演多米诺骨牌式的破产。监管部门为银行设定了新的最低股本水平,引入了监管压力测试,加大了流动性比例,这意味着应该有更多现成资金来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
美国出现的问题显然是由于该国八大银行以外的机构没有实施这些规定造成的。硅谷银行是在利率风险管理不善和监管不严的共同作用下崩溃的,因此很容易受到储户们恐慌性提款潮的冲击。
专注于加密货币的签名银行不久后也遭遇了类似的现象。在惊慌失措的投资者意识到第一共和银行由于缺乏所需的抵押品,不会受益于美联储在硅谷银行破产后推出的特别融资工具后,这家地区银行也成为一个特别的受攻击目标。
随着投资者在欧洲寻找牺牲品,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瑞信身上,它长期以来被视为该地区最脆弱的大型银行。它与硅谷银行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它受到严密监管,利率风险也得到了对冲。但它一直很容易发生事故,重组速度也很缓慢。十年或更长时间的糟糕管理和丑闻使该集团的声誉严重受损——当你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于说服亿万富豪将其财富委托给你打理时,这是一件特别糟糕的事情。与此同时,长期股东已经抛弃了这家银行,取而代之的是毫无帮助的新股东。
没有根本性的理由让人从较广泛的层面不信任欧洲银行的生存能力。欧洲银行的信贷损失较低,资本水平较强健,而且通过了压力测试。
但是,这种乐观的评估仍然不敌悲观的意念以及某些推理。
英国央行抑制通胀的努力将带来衰退压力,使银行的贷款损失增加,并有可能蚕食缓冲资本。与此同时,金融体系中所受监管较少、但同样重要的部分机构(可能包括养老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已经习惯于超低利率,它们或许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去年秋天英国养老金市场的债券危机就是这种风险的警告信号。
即使再次遭遇全面金融灾难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可能不及以往。
在2008年,决策者能够大幅降息、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并向各银行注入大量救市资金和流动性。而如今,由于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捉襟见肘,利率需要调高以应对通胀,可供决策者使用的武器已大幅减少。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
监制 | 窦晨
审核 | 董磊
编辑 | 郭庆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