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深度】大行向大,净息差向小

【深度】大行向大,净息差向小

财经




大行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这种“大”,正从资产规模全行业占比和负债规模占比两个指标上,得到直观体现。





从去年5月份开始,大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开始持续在40%以上,这一趋势目前仍在继续。因为多家大行在信贷投放节奏上适度靠前,截至今年2月末,大行资产占比和负债占比分别创出新高40.7%和40.8%。


对于大行来说,规模在变大,烦恼也在变大——继去年五家大行的净息差下降8-19个BPs不等后,今年大部分按揭贷款和一些浮动利率贷款都在1月份重定价,大家的预期变得不太乐观,均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中枢总体是下移的。


面对变小的息差,已经有大行毫不讳言喊出“压降付息成本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预算、绩效考核等手段,把压降付息成本的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变大的大行,要稳住变小的净息差。



(1)变大的大行



回溯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2021年大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一直在40%以下,而这样的趋势到了2022年,改变了。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单位万亿)


银保监会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月度数据显示:2022年3月,大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占比双双首次升至40%,但于4月回落。而5月又回升至40.1%,并从此一路站在40%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大行的总资产规模站上150万亿,为150.35万亿,占比升至40.4%;总负债规模达到137.82万亿,占比同样为40.4%。


进入2023年,这样的趋势还在继续。截至2月末,大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55.57万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3.6%,在全行业占比为40.7%,较去年末提升0.3个百分点;总负债规模为142.82万亿,同比增长14.2%,占比40.8%,较去年末提升0.4个百分点。


拆解各大行相关数据,几家大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展现了共性。资产端是因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都实现了快速增长;负债端则是因为存款增长迅猛,尤其是个人存款增幅创出新高。


先来看资产端。以建行为例:建行(集团口径)资产总额34.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35万亿元,增幅14.37%。资产总额增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加大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较上年增加 2.32万亿元,增幅12.79%。二是加大了国债、地方债等政府债券购买和绿色债券投资,金融投资较上年增加8982.30亿元,增幅11.75%。


工行的表现类似,资产总额扩张的主要动因为贷款投放和金融投资。截至2022年末,工行资产总额达39.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其中,占据57.2%的各项贷款达到23.21万亿元,增加12.3%;占比26.3%的金融投资达到10.53万亿元,增长13.7%,各项贷款和金融投资的增速均高于资产总额增速。


再如,农业银行2022年末的贷款和垫款总额达19.8万亿元,新增2.59 万亿元,增速15.1%,增量创历史新高。


 

再来看负债端。存款占据商业银行负债的大头,从2022年年报数据看,2022年,六大银行的存款数据增速高于往年。


建行的负债总额为 31.72 万亿元,同比增幅 14.77%。占绝对大头的存款已经突破了25 万亿元,增幅高达11.81%。


2022 年末,工行总负债达到3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3.2%。占据绝对比例的客户存款已经接近30万亿大关,达到29.87万亿元,增长 13%。


农行2022年末的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达28.2 万亿元,新增4.2 万亿元,增速17.7%,对公客户存款、个人客户存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邮储银行年报显示,该行客户存款总额1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8%,主要是一年期及以下存款增长带动。


进入今年,大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占比还在扩张,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信贷投放节奏上适度靠前”。


谈及资产摆布,以建行为例,建行副行长崔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开年信贷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价格竞争也比较充分,2023年建行要在信贷总量上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在投放节奏上适度靠前。“我们在历史投放规律的基础之上,结合现在客户的需求合理安排投放节奏,适度把投放往前赶。从今年前三个月的情况看,我们确实赶在了同业的前面。”崔勇说。


再以农行为例,副行长张旭光称,由于需求旺盛,该行前2个月信贷投放再创历史新高。从投向上看,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增速较好,增速分别为11.7%、20.7%、15.5%。仅以2月份来看,对公方面,项目储备规模环比增长超6个百分点。零售方面,随着楼市交易活跃,按揭贷款需求明显上升,按揭贷款项目储备环比增长31%。 


(2)变小的净息差


 

2022年,绝大多数大行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即NIM)收窄,而这也是银行业共性。具体来看,工行的净息差由2.11%下降19BPs到1.92%;建行的净息差由2.13%下降11个BPs至2.02%;农行的净息差由2.12%下降到1.9%;邮储银行的净息差由2.36%下降14个BPs至2.2%;交行的净息差由1.56%下降8个BPs到1.48%。


大行阵营中只有中行是特例,其净息差为1.76%,同比上升1个基点。


息差下降的原因,要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析。首先来看资产端:


首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这也是被多家行反复提及的。2022 年以来,1 年期和5 年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15BPs、35BPs。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17%,同比下降 34BPs。多家大行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规模扩大,对NIM产生直接影响。


工行行长廖林按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分类,分别阐述了两类贷款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他的归因很有代表性。


公司贷款方面,廖林表示,工行坚持综合定价,主动在信贷结构上做调整,在量、质、价上做平衡取舍。对于重点项目和头部等优质客户,统筹考虑当期整体收益和资产质量变动等长期因素,进行综合定价。


个人贷款方面,廖林指出,按揭市场需求弱于往年。过去几年,按揭贷款收益相对较高、且当年增量一般占全部贷款增量的比重较高。去年全行业按揭贷款增量、增速低于往年。工行和同业一样,按揭增长也有所放缓,以致信贷增量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这也拉低了整体资产收益率。


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发布会上也做了详细归因:建行资产端的收益率下降了6个BPs。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建行让利实体经济,贷款收益率下降了5个BPs。另一部分是市场利率大部分时间在往下走(10月份以后有一个阶段性的上行),总体的债券投资收益率下降了1个BP,加起来有6个 BPs。


再来看负债端。受存款定期化趋势影响,工行、建行、农行的付息率均齐齐上升,负债端成本上行,这是净息差收窄的另一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工行存款平均付息率 1.74%,同比提高 7BP。工行表示,主要原因是客户存款偏好发生较大变化,存款同比大幅增长、期限结构有所拉长,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导致付息率仍阶段性上升。去年 9 月份国有大行同步下调挂牌利率后,工行新增存款付息率逐步改善,全年人民币存款付息率比上半年下降 1BP。


建行的付息率上升了 6 个 BPs。建行表示:去年企业、居民在存款的选择方面呈现了定期化和长期化趋势,某种程度上是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做出的保值增值选择,所以该行存款付息率上行了5个 BPs。另外同业利率也有所变动,上升了1个 BP,加起来是 6个BPs的上行。


农行存款付息率去年同比上升9BPs,这还是该行在2022年4月、9月两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存款成本压力得到缓解的前提下的走势。


总结来说,去年银行业在4月和9月两次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付息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全年看来,付息率均仍较上年不同程度走高。再者,这两次下调存款利率的幅度远不足以抵消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所以包括五大行在内的绝大多数银行息差整体缩小。


(3)如何减缓NIM的下降


交行认为,从收入端来看,贷款市场定价下行的影响会在2023年集中体现。在负债成本相对刚性情况下,今年息差和利息净利润增长都将面临挑战。


邮储银行的感受类似。“去年LPR多次调整,特别是五年期LPR下调了35个BP,大部分按揭贷款和一些浮动利率贷款在今年1月份重定价,这个对银行业影响是比较大的。”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农行行长付万军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看,受LPR重定价、市场和消费需求恢复节奏滞后等因素叠加影响,预计一季度银行业的营收增长中枢总体将有所下移。“从农行情况看,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比如我们40%左右的按揭贷款是集中在1月1日重定价。”他说。


如果净息差的下滑是注定,那么业内人士思考的就是:能否下滑得缓和点。对于如何把控住2023年息差收窄的速度,不少银行业高管强调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发力,其中在资产端要进行结构调整,提升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占比,压缩收入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端要继续压降付息成本。


建行系统性阐述了其今年减缓净息差下行的三个举措。


一是在前两个月压缩低收益资产。据介绍,建行收入相对低的产品和业务在今年前两个月出现了负增长,把更多的资源腾出来安排到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业务和产品上,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尽可能稳住收益率。


二是加强付息率管理。一方面通过建平台、建生态、数字化转型的打法来提高对公和对私客户结算资金、低成本资金占比。对公方面,利用现金管理推动上下游客户间资金闭环成型,使上下游资金更多保留在建行体系里面。个人方面,通过全量资金管理,吸引更多结算资金和低成本资金在建行沉淀。主动管理,对期限稍长的定期存款进行了主动压降,有望使付息率一定程度降低。


三是进行主动利率风险管理。建行称去年该行尝试利用了一部分利率衍生工具,通过利率互换对利率风险进行了管理,今年想进一步扩大这方面尝试,通过利率风险衍生工具来对冲一部分利率风险,同时通过加大定价的管理在收益率和付息率方面有所管控。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这几方面的措施能够使 NIM 的下滑缓和一些。大的趋势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下滑,但是我们的下滑能够缓和一些。”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直言。


“今年息差能不能够稳住,关键因素还在付息成本的压降,所以邮储银行也是把压降付息成本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预算、绩效考核等手段,把压降付息成本的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


据其介绍,邮储银行压降付息成本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三项措施:一是通过加强财富管理建设,优化AUM结构,期待着能够稳住甚至提升该行的活比;二是继续压降两年期、三年期的存款,更多引导向财富管理;三是通过不断优化利率授权,推动差异化定价。


责编:汪云鹏

校对高源



百万用户都在看

太震惊!利用内幕,水利部一副局长加杠杆炒股被查!买了这只股,盈利50万,其妻也被罚…


今天,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时刻!主板10只新股打头阵,谁是机构眼中"最靓的仔"?(附交易攻略)


什么信号?溢价90%,中东土豪A股抢筹!产业资本增持大潮再起,千亿回购为哪般?


暴跌96%!2万亿巨头"爆雷",紧急宣布减产!美国破产潮来袭…


刚刚,中央巡视组进驻!涵盖国开行、光大、人保等5家金融机构,重磅定调来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深度好文|在酒吧摇骰子偶遇的投行大佬,把我亲手送进了九大行【金融行业】如何以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主要全国性银行2022年年报纵览【深圳0305】周日别墅大轰趴,深圳高质量青年组队交友,快上车~学跳广场舞多家银行向员工“追薪”,股市谣言第一案开庭 | 财经日日评【深圳0326】射箭大PK,在这里,遇“箭”你【深度】一季报里的商业银行:扩表提速、营收普降【2023年度】全球最佳医院排名公布商业银行营收增速整体放缓 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有多大?【2023年度】美国最佳医学院排名预览版公布;遭受机构抵制,却仍受学子推崇【深圳海归招聘会】邀您共赴春季盛会,揽全球优秀海归人才,谋共同发展北斗导航向小型终端设备延伸英国移民永居线下宣讲会【深圳/广州站】来了,教您快捷稳妥get英国绿卡,欲报从速!到手的钱不一定是自己的!银行向员工"反向讨薪",这家银行追回近6000万,咋回事?【深圳】线下开放日 | 拨云见日:2023年行业趋势和企业应对机会【深圳】线下私享会 |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战略【深扒】积怨已久 加国房东租客纠纷酿三条人命大祸!出租法规亟待改革!【警惕】大温华裔老奶奶被骗750万加币!是加拿大最大,个人货币诈骗。。。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的坎坷人生[汽车] 颜值与实力兼得,赛道向小改Porsche Cayman GTS(981)【固定收益】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边界在哪?—利率市场观察多家银行向员工“追薪”!有银行人均追回近5万元【深圳】线下活动 | 营销技术落地中国的8年实践深度好文|见证历史!瑞信最终被打折收购,从此坊间再无“九大行”一说!澄泥砚的“泥”,到底是什么泥【深度】5000亿家族信托待爆发,五位业界专家畅谈热点难点风险点向小布什扔鞋的伊拉克记者:我们在世界面前被诽谤了宇宙人(1213期)全国两会航天声音;天问二号任务已获国家批准立项;NASA将一艘宇宙飞船撞向小行星,效果远超预期披着扫黑剧外衣的鬼故事 ——笑谈《狂飙》之一闲话人生(230)大年初五结伴出游,百年老宅触发乡情芯片大厂,涌向小城【深圳】线下活动 | 湾区消费品牌价值论坛今明两晚恐有更多骚乱!芝加哥大通银行向员工发警告邮件:大家要小心一个清华父亲的真实感受: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深度好文】早报 | 美国多家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资300亿美元,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朝鲜宣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