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星耀苍穹,谁主沉浮
《卫星与网络》杂志【碰撞】栏目出品
中国商业航天:星耀苍穹,谁主沉浮
文 | 白一炜(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应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类正在步入大航天时代,这是一个属于商业航天的时代。
在全球商业航天呈现一片生机勃发之势时,中国航天同样敏锐地察觉到了商业化是未来航天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随着2015年国家航天领域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与技术开放的驱动下,中国商业航天很快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一大批围绕航天产业链及其配套建设的创业企业应时而生。一时间,深蓝色的苍穹中群星闪耀,各放异彩。
商业航天作为新兴产业对传统航天的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比拟,传统航天就像体制内的大食堂,服务对象其实是相对固定的群体,大师傅们不必刻意关注菜品的成本与花样的创新,相较而言更加注重饭菜的干净卫生,因为为固定的对象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是食堂的根本任务。而当有一天,食堂变成需要靠市场来养活自己的饭店时,传统的求稳观念也许会成为一种制约。首要的变化就是需要主动寻找愿意买单的顾客,毕竟靠关系户并非长久之计。其次要考虑革新菜品,以适应挑剔的食客。当前,中国航天产业逐步开放了由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转变的路径,由于有多年的航天技术积累作为基础,我们不担心做不出菜来,事实上在民间资本的涌入下,致力于火箭发射、卫星制造、测运控服务、数据服务以及地面终端等领域的商业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但与供给侧的热火朝天相比,需求侧的“食客”则若明若暗如雾里看花,尚不清晰。
所谓“商业”航天,自然要遵循商业的逻辑,首先就要有供方、需方以及供需之间的链路,其次是供需之间需建立有效的对接。有需求,供给才有意义。因此,商业航天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判断谁会成为我们真正的“食客”,为他们画好像,然后结合未来需求及对发展方向前瞻性的判断,整合优质资源进行商业模式设计等工作,进而决定研发什么、供应什么。而不是急于把声势造起来,跑马圈地式地造火箭发卫星,或者盲目无序地发展卫星测控、数据应用、设备制造等关联性产业,最终演变成了饭菜端上桌再出门找食客的尴尬局面。从这个商业逻辑角度讲,目前商业航天的产业链条特别是下游需求端仍然处于构建、形成的阶段,这对作为产业链中有长远战略目标的商业航天企业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战略眼光和技术基础外,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后劲,能够在一击即中前完成长时间蓄势,如果进场即出大招,恐怕拳招见老欲待抽身时,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商业航天有其基础设施建设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而市场资本的耐心比较有限,乘兴而来总不见所获,难免退却。于是在商业航天发展初期,一些创业者为了留住资本,就开始了看人下菜的方式,投资人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样的故事,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损害了同行利益,也阻碍了行业发展的进程。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商业航天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的。总的来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还仍处于起步阶段,从航天器研制到航天应用的上中下游产业发展还不够均衡,生态不够丰富。民营火箭在可靠性、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上还有待提高;民商卫星虽然上天的已经不少,但在单星性能、星座组网等方面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卫星和使用场景比较单一;而广阔的数据应用市场需要发掘更多来自社会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后才能真正将我国发展了几十年的航天科技成果与更多行业融合起来,让航天服务于国民经济,真正实现大航天时代的宏大图景。
而在商业航天这一发展阶段中,作为航天国家队的国有企业需要责无旁贷做出表率。纵观历史,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国企往往担负着国之柱石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商业航天与美国商业航天基本由民营企业承担不同,我国的两大航天集团仍然是发展商业航天的主力军,同时包括多种类型的企业参与发展我国的商业航天,它们包括国有性质的其它军工企业和民品企业、混合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等。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根本目标,这也为商业航天发展中的国企定位提供了基本遵循,即在这个历史舞台上,国有航天企业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服务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使命责任,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主力军,也担负着敢为人先的商业航天市场引领。国有航天企业,有着一定先天优势,比如具备承担涉及国家安全和超长回报周期的航天核心技术研发的能力;是国家推进商业航天建设、落实国家航天战略的依靠力量和实现手段;同时也是未来国家在航天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力量。所以我国商业航天中,国有企业既要把履行国家使命作为首要责任,也要用商业化思维发展商业航天。国有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人才、技术和项目经验的巨大优势,一直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通过合理利用社会资本,一方面可以加速航天技术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建成的商业化保障能力也可以反哺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加有利于航天强国建设。这些是民营企业在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之前难以承担的。
国有企业现行机制下的商业航天模式,也有先天的短板,其实质更多的还只是对传统航天进行商业化探索,依旧有着体制惯性的束缚,没有形成以市场客户作为发展需求的商业思维,先上菜再找食客的模式与先拉食客再上菜模式相比,更容易错失市场先机,而闭门造车做出来的饭菜也未必适合客人的口味,能不能留住客人还要打个问号。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在系统建设上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约束,基础建设进度方面普遍偏慢,导致商业航天市场占有率偏低。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灵活运用资本的优势就更为突出,受资本回报的压力影响,民营企业行事风格简洁高效,方式更为灵活,比如在基础建设上采用“短平快”的打法,合建、共享、联合科研那个快速有效就采用那个,不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只要食客满意,餐具桌椅都可以量身定制。所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中各有短长,一个良性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一定是要打破垄断,保护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公平良性竞争。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企业间应利用各自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合作共赢方能行稳致远。
此外,商业航天企业还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航天摸索探寻初期粗放式发展,产业链及配套机构鱼龙混杂,短时间内优劣难辨,同时发展模式还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只是传统航天的一个换装。加上商业航天的高投资、长周期回报等因素,造成资本市场也在冷静观望,寻求进场时机,资本因素对商业航天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产生了一定困扰。
二是商业航天在摸索发展中,观念上依旧没有与传统航天进行清晰分割,对如何体现“商业”性,特别是形成有效的盈利回报模式,依然无成熟模式可循。
三是缺少国家层级对商业航天的整体规划、政策法规的构建以及能够整合资源或引导市场的商业航天领域的专门机构。
据此,对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最为迫切的还是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建立商业航天政策法规体系,尽早出台我国的《航天法》,这也是商业航天领域各方经过近几年发展形成的共识。通过航天基本法的制订,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进而为统筹协调国家航天资源、规范航天活动秩序提供基本遵循。
其次是建立航天统筹管理机构,政府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和理念,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机会,及时快速地将航天领域的创新性技术和成果面向航天企业共享,引导商业航天理性发展。
第三是航天市场应用端的开放。市场对于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业航天的市场需求端应与社会化应用和大众化消费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目前我国商业航天能否生存和发展直至形成良好生态圈的重要一环。从世界商业航天的市场格局来看,最大的市场在于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宽带,占航天总产值的七成以上。特别是卫星宽带产业,对我国而言也能够有效推动信息化进程、促进卫星通讯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国的这两大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对外开放,这导致了商业航天难以找到全行业盈利模式,或者导致了商业航天盈利模式单一化,进而成为造成目前商业航天产业困局的原因之一。
媒体和大众总是关心和询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自己的SpaceX?可以肯定地说,SpaceX模式在中国商业航天的环境下必定是难以复制的,但同样可以肯定地说,未来我们必然会出现可以比肩甚至超越SpaceX的航天企业,这也是业内的共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的商业航天不应在狭小的政府市场中艰难求生,它理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从商业航天的应用端起步,放开手脚创新航天模式,尝试多种组合打法,努力找寻一条健康的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
仰望苍穹,星汉灿烂,谁主沉浮,沉者为金!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常务副社长:冉承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