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海啸”的英语 tsunami 来自日语,难道欧美就没海啸吗?
有一个同学问了我这个问题,很有思辨性:
他的问题是,为啥海啸的英文是来自日语的 tsunami?难道欧美没有海啸吗?
Tsunami(海啸)源自日语——津波(つなみ),意为港口(tsu)和波浪(nami)。
虽然欧美地区也发生过海啸,但 tsunami 之所以成为描述“海啸”的标准英文单词,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首先,日本是一个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国家,经常发生地震和海啸,在日本文化中,海啸也经常被描绘在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如这幅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就很容易让观众把海啸和日本联系起来。
其次,海啸在日本历史上曾经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例如,2011年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和人员伤亡,这场灾难震惊了全世界,也让世界更加认识到了海啸的威力和危害。
所以不是欧美没有海啸,而是日本在海啸界有更为炸裂的影响,所以就用来自日语的“tsunami”来代表海啸了。
其实英文中曾经存在描述“海啸”的词,如 tidal wave(潮汐), seismic sea wave(地震海浪),但学界认为两者容易产生歧义,不够准确,后来统一为 tsunami 了。
其实英语中还有很多来自日语的单词,再给大家讲三个故事,感受一下日本对欧美的文化输出:
1.围棋(Go)
围棋诞生于中国,但隋唐时期传入日本,日语中对于围棋的写法是“碁”,发音是ゴ,类似英语中的 go。
之所以围棋的英文不是 weiqi 而是 Go,是因为欧美人是在日本最先接触到围棋的,不是在中国。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门大开,一边派人赴欧美学习先进科技,一边邀请大量西方人来日交流。
当时一个叫Oscar Korschelt(奥斯卡·科歇尔特)的德国人,在日本接触到了围棋,深深地爱上了这种棋盘游戏,并带到了西方,毕生从事围棋研究,还写了一本围棋界著名的书——《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o》。
由于他的推广和介绍,西方世界自然而然采用了日语的读音 Go 来描述这种棋了。
2.鲜味(umani)
“鲜味”被称为“第五味觉”,在这种味道被定义之前,人类的基本味觉只有四种:酸(sour)、甜(sweet)、苦(bitter)、咸(salty)。
虽然中国人对鲜的讨论源远流长,但真正在世界范围内定义了鲜味的,却是日本人。
1908 年,原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发现昆布(也就是海带)能让汤变得鲜美。
池田从昆布中成功提取出了一种化学物质——谷氨酸,并将这种味道命名为“うま味”,“うま”来自日语中的“うまい”,即“好的”,“味”就是味道。
所以“うま味”就是“味道不错”,转写成英文是 umami,即“鲜味”。
3.tycoon(有影响力的大人物)
这个词表示“大亨”,或者“有影响力的大人物”。
其实 tycoon 的源头是中国《易经》里面说的“大君”,意为“伟大的封君”,周天子就自称为“大君”。
日本人觉得这个词很好,就接过去了,在日语中演变为“Taikun”。幕府将军为了宣扬其统治的正统性,以此来自称。
明治维新之后,Taikun 成为了民众对天皇的尊称,二战后,天皇跌落神坛,Taikun 也就慢慢变成了民间用词,尤其描述商界大佬,在英文中被音译为“tycoon”。
顺便说一下,“大”和“太”发音很接近,导致日语“大君”发音很像“太君”,所以抗战影片中汉奸管日本鬼子首领叫“太君”。
tycoon 这个词也挺有意思,源自中国的“大君”,传入日本,再被引入英语,现在我们再把它翻译回来成为“大亨”,属于典型的“出口转内销”了。
我对英语中的日语词还有这么几个印象:
1. 来自日语不意味着起源于日本
很多时候,日语充当了二道贩子的功能,比如 zen(禅), tofu(豆腐) bonsai(盆栽),其实都是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再流传到西方的,不明所以的老外还以为这些概念都是日本人发明的。
2. 日本饮食对西方影响很大,很多日式食物就直接来自日语
wasabi(芥末酱)、sashimi(刺身)、sushi(寿司)、sake(清酒)、teriyaki(照烧)、sukiyaki(寿喜烧)、tempura(天妇罗)、wagyu(和牛)、ramen(日式拉面)
3. 一些日本文化中的独特概念也进入英语
karoshi(过劳死)、otaku(御宅族)、kamikaze(神风队的,自杀性的)、kaiju(怪兽)、origami(日式折纸)、kanban(看板)、anime and manga(动漫)
其实中文里也有不少词都来自日语,近现代中文从日语借来很多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例如: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哲学、原则、经济、商业、干部、健康、法律、美学、文学、美术、抽象…
但现在汉语在向日语借词的过程中,其中也经过排斥、抵抗。
比如翻译家严复是坚决反对日语借词的,他曾说:吾国自可翻译,何须拾人牙慧?
来看看严复当时的一番努力:
“economy” 日译 “经济”,严译 “计学”。
“society”日译“社会”,严译“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
“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
“evolution”日译“进化” ,严译“天演”。
“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
“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显然,相比于严译的文言复古,日译更简洁、现代,所以严复的一番挣扎,依然阻挡不了日语借词大量涌入中文,这种情况延续至今,包括“暴走”、“达人”、“声优”、“攻略”、“人气”、“宅”、“御姐”、“萝莉”、“控”、“正太”、“吐槽”。
不得不说,日本人的文化输出能力还是很强的,特别是近现代,对中国和对欧美都有大量的文化输出。
日本的这个例子倒是给我这样一个启示,咱不求全世界都说中国话,但中国特有的概念,就应该用汉语拼音推,比如饺子就别叫 dumpling 了,不准确,就叫 Jiaozi 好了;京剧叫 Peking Opera 也不准确,因为京剧并不是歌剧 opera 里的一个类别,用拼音 Jing Ju 就很准确。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65周年,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作为各外文语种在指称中国事物、表达中国概念时的重要依据。
各位,文化输出是软实力,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起加油,让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侃哥外刊精讲·最新季
第17课预约
↓↓↓
侃哥英语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