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能源车和中特估的逻辑

新能源车和中特估的逻辑

财经

之前发的内容好像有人没怎么看懂,那我说的再透彻一点。

关于新能源车

最近有两个新闻,一个新闻是这样的:

在近期举办的G7峰会期间,由丰田汽车前任社长丰田章男牵头,铃木、五十铃、雅马哈本田和马自达参与的JAMA展览中,他再次强调了对全面电动化的抵触情绪,同时获得了多个参展日本公司的支持。

在外媒的采访中,这些公司的高管们找到了支撑自己观点的新论据——只要电池材料仍然稀缺,用于充电的电力还在向可再生资源转变而非完全清洁能源,那么汽车业就需要多种动力系统和替代燃料来减少排放。

另外一个新闻: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

这两个新闻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看过,尤其是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弄得沸沸扬扬的,我不打算就谁是谁非表态,只是列出一些东西让大家清楚: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了。

新能源车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已经超过了互联网在中国普及的速度,这有赖于资本的助力:互联网才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时候,那会中国没有那么多风投机构,而在新能源车的时代,大家都跟疯了一样投资,新能源车大踏步的前进,对传统汽车几乎构成了碾压的态势。

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当超过30%的时候,市场就会转化会淘汰率,今年会有大批的新能源车企破产。

过去渗透率是抢增量市场,增量市场有什么特色?

大家都在扩大市场份额,无非是你扩大的多一点还是我扩大的多一点。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新能源车的前进,就意味着吞噬另外一个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今年所有的新能源车都杀红了眼。

而当渗透率过了50%,就越过了生死线,大量的传统车企如果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占据一席之地,基本上宣告出局。

对于单边押宝的类似于比亚迪,特斯拉之类的企业,已经充分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而对于那种两面押宝的传统汽车,例如上汽集团来说,更加艰难。

看看上汽集团的财报,其实上汽的新能源车卖的不错,4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 6.8 万辆,同比增长 80.6%,同时出口的新能源车,尤其是出口到欧洲的MG,表现相当不错。

但是一看财报,不行。

对于这类的传统车企来说,每卖出一辆新能源车,就意味着少卖出一辆汽油车。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车算是有所建树的,它和大众汽车一样,都是积极的转型,大众汽车可谓到了壮士断腕这个级别了,全面押宝ID系列,5000人的软件团队,说开就开。

从这个层面上再去看丰田,其实就很清楚了,丰田的包袱比大众更重,因为过去的丰田模式的上下游关系极其紧密,如果丰田真的搞新能源,下血本,那么上下游的供应商怎么办?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曾经在讲说丰田之类的企业,其实技术是有的云云,其实这种利益的矛盾关系比技术问题更要命,丰田有钱,就算没技术,买就是了,但是如果说少卖了燃油车,丰田下面的供应商可能就会倒闭。

因此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丰田还在联合一批日本车企发声,原因就很清楚了。

由于从渗透率到淘汰率,而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又同属于自主品牌,那就很尴尬了,在市场进入淘汰的情况下,财报都不会太好,对于长城汽车来说,选择举报比亚迪的原因很明显了。

中特估

翻翻我国国企尤其是央企的市净率,什么特点?

工商银行0.54,建设银行0.57,农业银行0.53,中国银行0.55

这是很奇特的现象,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从原理来说,上市公司为什么要上市?是因为融资。

可是再看看这些上市公司,好多年都没融资了,但是每年都在分红。

这是第一个奇怪的地方。

第二个奇怪的地方:由于已经跌破净资产了,所以那些政府或者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不能减持。

不能融资,代表上市最重要的功能没有了。

不能减持,代表无法把持有的股份变现,

然后还要分红,这是在干什么?造福社会么?

那还不如干脆退市,反正也不指望融资,至于分红,我还不如干脆交到财政部或者地方政府,好歹还能弥补一下财政亏空。

四大行的平均分红率超过6%,以2021年为例:

你知道我国的存款利率才多少?

别说存款,贷款利率才多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些人认为政府债务和银行债务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说付鹏。

这段时间关于城投债的问题屡上新闻,大家都很担心,现在银行手里的资产说是资产,但是不知道啥时候就变坏账了,所以压低银行估值也是正常的。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在于:银行破净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好多年了,难道每年都有城投债问题么?

且就算银行有不良资产的问题,其他央企呢?

中石化和中石油涨了这么多,还没有超过1,中国建筑到现在才0.65。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些企业背负的非市场因素太多。

比如说这些央企,如果是银行,则需要背负一些政策性贷款。

如果是电信,电力,则需要在一些根本无法盈利的地方进行基建,例如给老少边穷地区建基站,拉电线。

因此如果到了市场上,这些因素会被考虑进去,因此这些企业被低估。

第三种说法,是这些企业不重视ROE。

什么是ROE?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相对于股东权益的投资回报之指标,反映公司利用资产净值产生纯利的能力,是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对于这些央企来说,过去对这些央企的要求是要保证资产不流失,做大做强。

但是2023年后,搞了“一利五率”,保留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

这样ROE问题就被重视起来了。

今年所谓的中特估大涨的原因,就是如此。

当然其实如果要求更加市场化,可能还要把上市公司和母公司进行更深的剥离。

在搞公共福利建设,以及政策性贷款这一块一直没有被剥离。

实际上这块是应该视为“财政支出”,而不应该由央企来承担。

打个比方,比如说邮政承担一个功能,即便是老少边穷地区也应该有快递,很多快递公司不愿意做。

那么这一块就应该成立一个基金,基金交给邮政来使用,其他快递公司定期缴纳基金份额。

其他福利性建设也应当如此。

福利性建设,政策性投资之类的一定要有,但是不应当和上市业务产生混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热主线来袭,中特估50强出炉!下一站"中特估"!A股主线逐渐清晰,万亿"大象"连涨四月,还能上车吗?【广发策略】估值填坑过半,TMT与中特估如何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4月第4期)“中特估”行情能带起A股的大牛市吗?林园调研的这只股票今年竟涨超50%!强势股集体崩盘!中特估领涨变领跌,是倒车接人还是预期改变?中国体育界的大塌方来的太晚了李超:四大因素逆转,股市已进入牛市状态,重点关注中特估中特估、AI、半导体、医疗、白酒等怎么看?中特估的主战场在哪里?“中特估”热度持续升温!中国国企ETF(517180)备受资金青睐冷却的不止季节(45)— 母亲的决定【广发策略联合行业|电话会议】拥抱“中特估”的第二波行情:央国企重估投资机会详解沸腾了!中特估引爆A股,飙上3400点,狂掀涨停潮!淄博彻底火了:超1000亿!私募巨头大举加仓!股票私募时隔16周仓位指数再破80%,"中特估"成香饽饽特别策划 | “中特估”热度持续升温!中国国企ETF(517180)备受资金青睐【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李耳-道(下)一致青睐中特估!5月金股出炉,传媒、建筑、电力获增配,这一热门板块竟被示警看好股市表现!博时基金邓欣雨:依据估值择时,关注信创、半导体、中特估张忆东:现在不用追涨AI,决战6月底,中特估值得配,同时关注银行开始中特估时,行情即结束15倍大牛股,一路下杀!跌了40%,中特估大行情带不动?抄低抄到半山腰,崩溃!市值蒸发超千亿,发生了什么?!从公募年报看审美变迁:谁买了中特估,谁抛了新能源?作为中特估“铲子股”,保险公司下半年保险吗?中国移动市值超茅台?乌龙背后的“中特估”“中特估”概念持续爆发!如何看待“中特估”行情的投资机会?换个角度看“中特估”:不一样的投资价值【广发策略戴康团队】“中特估-央国企重估”系列合集拆解“中特估”: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现在?戴康:解读“中特估—央国企重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中特估的主战场在港股,最大的机会也在港股【十大券商一周策略】"中特估"行情持续!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数字经济"轮动高位回落长篇小说连载《此世,此生》第四十九章五中国中特估,日本日特估中特估的下半场还能买吗?|智氪VIP(限时免费)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七十三章 门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