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越来越难管?高效知识团队构建法则| 主编推荐
本周的主编推荐介绍几个构建高效知识团队的小贴士。很多人会以为精英扎堆的团队战斗力最强,殊不知,一些貌似“可有可无的人”,其实在推动团队和谐、促进沟通、以及在压力过高时扮演解压阀的角色,十分重要。很多人都知道一团和气的团队会有盲动的风险,但如何确保团队内的冲突在“对事不对人”的范畴内,每个人都得学学“自我监控力”的修炼。此外,越来越多人推崇亚马逊选择六页备忘录而不是PPT的展示模式和开会前十分钟一起默读备忘录的开会方式。殊不知,书面头脑风暴(Brainwriting)之流行,最大的效用是写作过程中所培养的结构化思考,以及通过文档沟通所超越的时空限制。
以林戈这个角色为例。当这名乐队鼓手并没在演奏时,他大部分时间要么在睡觉,要么一脸茫然。当其他三位音乐家斗嘴时,他在一边乐呵呵地微笑。不经意间看到此情此景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可有可无。但从音乐的角度看,没他什么都做不成;而作为团队成员,他缓和了冲突,弥合了分歧。
避免冲突可能会扼杀创造性的碰撞,错失产生新的或更好的想法的机会。因任务而产生的冲突与性格上的冲突不同。思想上的交锋可以是有益的。但如果对人不对事,冲突就会变得很难看。
无论是队长还是队员,心理学家寻找那些能够读懂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这可以称为“自我监控”。例如,那些善于自我监控的人通常能分辨出自己是否过于咄咄逼人,导致别人不敢出声,然后会设法让他们放松下来。事实证明,大家都喜欢与这类人共事。
纯粹主义者会嗤之以鼻,认为这些都算不上写作。但是优美文章和实用文章都有相同的基本特质:文笔简洁、结构清晰、主题明确。获奖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以编审科学论文为乐。姜峯楠(Ted Chiang)说,他的科幻短篇小说和科技写作都源自同一种愿望,就是把一个想法解释清楚。
写作并不总是职场沟通的最佳方式。视频让人印象更深;打电话速度更快;就连PPT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但就书写所需的结构化思考以及分享和编辑的便利性而言,它可谓远程工作的绝配。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与全球百万精英同步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