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冯仑:我高考数学只考了32分

冯仑:我高考数学只考了32分

文化

封面图 |《最好的我们》剧照


正文之前,插播一条消息:微信又又又改版了。为避免你看不到我们的文章,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冯仑风马牛」,进入「冯仑风马牛」公众号主页,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把「冯仑风马牛」设为星标。





1


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冯叔,您当年参加高考时是怎么样的?

冯叔
1977年,高考恢复。

由于我叔叔是「文革前的浙大毕业生,我很早就知道上大学很好,也很重要。只不过在此之前,高考停止了11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大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所以,突然听到马上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意识到上大学跟自己是有关的,我就立即开始备考。

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父亲的工作的缘故——家族里前面好几代人都有教书的和读书人,我父亲也擅长写字、画画、写文章——我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一直在读书,家庭教育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此在备考期间,我没有觉得特别吃力。

我备考的重点是数学。当时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我母亲从同事那找来了蜡板刻印的资料,我就用这些资料来复习。

之后上了大学才知道,我们这拨人,高考时觉得最难的就是数学。我们班上,数学最差的高考只有七八分,我考了32分。但是我们文科考得非常好,平均分达到了要求,所以被西北大学录取。


2


对您而言,高考意味着什么?

冯叔
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因为高考恢复,许多人都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

由于我姐姐去农村插队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可以不插队。那一年我刚好高中毕业,家里给我联系了工作,到母亲单位的子弟学校教书——大概是因为我读过大量的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可能是让我教这些。

因为考上了大学,就没有去家里联系的子弟学校工作,转而进入西北大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涯。可以说,因为那一年高考恢复了,我的人生也随之而改变。

有意思的是,西北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四川大学哲学系,其次是西北大学历史系,第三志愿是延安大学中文系,结果被录取到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后来我们专业变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班上好多同学,比如张维迎、魏杰、刘世锦等,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3

当时你才十几岁,为什么会读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

冯叔
之所以会读这些书,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家庭的熏陶。其次,我在中学时,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

老师姓苏,她的家世背景非常独特,她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因为一些特别的际遇,她父亲早早地离她而去。她考入了师范,最后在中学教历史,成为我的班主任。那个时候,她身体不好,我和同学去看望她。她住在一个昏黄的小房间里,靠在床上,给我讲述那些家族故事,以及她读过的历史,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认真读书,来改变社会的不公正。

这样一个特别的经历,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便去找书读,苏老师也把她的藏书送给我。于是我就开始读这些人文、历史类的书,想去探寻改变社会的规律,改变社会的方法。

刚好在我十四五岁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条件允许读的书,首先就是马列的书,比如《资本论》《马恩选集》《列宁选集》,以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等等。

当然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共产党宣言》。当时有个说法,「毛主席说《共产党宣言》要看100遍」,我就反复地看,一些重要的段落我都能背诵了。

那个时候年纪小,很多东西看不太懂,不太理解。看书时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于是又去看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书,看古典哲学,比如黑格尔的《逻辑学》,以及费尔巴哈、培根等人的书。虽然很多都看得半懂不懂,但毕竟有了一些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也为我上大学之后的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我又对历史感兴趣,看了《三国演义》,很佩服诸葛亮,于是又找来《三国志》《诸葛亮集》看。之后我很想要一套《史记》,想让父亲买。一开始父亲不给我买,我就借来《史记》自己去抄,像使「苦肉计」一样,最后他花了10块钱给我买了一套《史记》。

前一阵我翻出这套书看,当时买书的发票还夹在书中。1975年,买这套书花了10块钱,也不算便宜。父亲买《史记》时,还搭了一套《汉书》。为了读这些书,我又学习文言文,之后就养成了习惯,看一些文言文的书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当时正批儒评法,中华书局出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一些古籍,这些古籍可以在西安的古旧书店买。买书需要介绍信。我从十四五岁开始,一直到十八岁上大学之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着父亲单位的介绍信去古旧书店买点书回来。

我父亲一直在单位负责政治和宣传工作,他们那儿有不少图书和资料,有些书我也可以经常拿来看。


4

那,您读高中那会,除了看书,还干了些什么?

冯叔
高中那几年,尤其是高中后半段,我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那时候年纪很小,十七八岁,但是受大环境以及所读书籍的影响,我一边学习,一边琢磨一些很大的事儿。比如,我当时觉得,中美苏三国的关系,就跟魏蜀吴三国一样。大概是在1976年的冬天,我把自己有限的三国知识和对中美苏三国关系的看法结合到一起,写成了一篇文章。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就想把它印出来。我知道家附近的幼儿园住着一个老先生,他家里有刻蜡板的钢板。过年前,在一个大雪天,我跑到他家借钢板,我说了半天,最后他同意把钢板借给我,还说,「印好了你也给我一份」。没想到,当我去还钢板时才知道,他竟然病死在大年初一。

过年的时候,我就在家刻蜡板,把这篇文章印出来之后到处散发,还找通信地址,寄给了好些人。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当时把文章寄给了北大研究世界史的周一良教授。没想到,过了四五年之后,我快要到北京读研究生时,居然收到了周教授的一封回信。

他是唯一回信鼓励我的。收到回信之后,我就想着要带着这封信去北京找周教授。但后来我到北京之后,因为很多原因,也没有见到他。不过我也知道了,在给我回信之前,他曾遭受过一些挫折。文革期间他参与了「梁效」写作班子,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受到批判,被关押审查。

此外,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把我介绍给西北大学的一位梁老师。我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找梁老师,请他点评。梁老师也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年纪这么小,能写成这样,很好。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没想到的是,考入西北大学之后发现,梁老师竟然是我们系的老师,教我们经济史。我感觉特别高兴,听讲也更加认真。梁老师给我们讲的近代经济史,尤其是中共在延安时期的经济史的一些内容,我现在都还有印象。

除了折腾这些事,上大学之前,我一边看书,一边想参与到社会上的事里,对社会的变化、对社会上的一些事和一些重要的人也特别有兴趣。

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没过多久,学校开展学工学农,我跟班主任提出来,我不上学了。班主任问我打算干什么。我说,「除了学工学农,我要去闯天下,要去游历,去见那些最牛逼的人。」

班主任很开明,也理解我们,说,「那你去吧,我不算你旷课」。

1976年夏天,我就跟一个小伙伴一起去了上海。当时上海有很多工人写作班子,有不少讨论理论的杂志,比如《学习与批判》《朝霞》等。当然,上海也出了很多文革期间很红的人,比如张春桥、王洪文、朱永嘉,等等。到上海之后,我们专门去参观了一大会址。

回来之后,继续社会调查。我又去了我姐姐插队的农村,在农村找知青,向他们请教,跟他们一起观察农村社会。

在我姐插队的那个村里碰到一件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和很多陕西的农村一样,那个村子中间有一条大路,路两边都是房子。村头还有几棵树,树周围有一块空地,是一个可以聚集扎堆的地方。有一天,我在路边走,看到一位父亲在追打儿子。儿子跑得快,父亲撵不上,就在后边骂,「狗日的,你给我站下。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要你这个怂娃了。」那个小孩特别有意思,一听到这话,立即停下来,回过头说,「你阿达(关中方言,哪里的意思)是为了要娃,你是为了馋和(关中方言,快活的意思)」。小孩的意思是,「你当年要我也不是为了我,你是为了做爱,快活,所以我也不感恩。」

我当时听了觉得特别乐,之后我一直想这个事:生命的过程,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父母「创造」了这个孩子,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孩子诞生,肯定是被动的,但最后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又是主动的。所以,主动和被动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非常有意思。

从农村回来,又在我们院里看到了一次父亲打儿子。这位父亲是个当兵的,在院里撵着孩子到处跑,他一边追还一边喊,「狗日的,你给我站住。别跑了,你就是跑到台湾,我也要把台湾解放了。」

虽然那个时候总是听到「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但是台湾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遥远的地方。听了这个父亲的话,就觉得他要撵上儿子并打他一顿的决心实在是太大了。那个时候,我也想不到,二十多年之后自己居然会跑到台湾去做房地产。

这些观察、体验,都刺激着我去思考,也刺激我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社会。

我们中学附近有一个叫景龙池的地方。我一个同学还曾带着我去胡同里见过一个「神人」。这个「神人」曾经是国民党军医,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的他当然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我们去找他,他也不烦,还给我们讲历史,讲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讲的历史,跟我从别处听到的很不一样。于是我开始知道,历史不是那么简单地由一个人说的,其实很多人都在说历史,而且历史有不同的侧面。

主要就是这样一些事情。


5

跟现在的高中生活,确实很不一样。今年又有一千多万年轻人即将走进考场,冯叔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冯叔
对于多数青年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巨大的机会。比如说,你通过努力,从山沟里考到清华、北大,当然就改变命运了。当然,你也可能在城里,没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在走下坡路。

但是,我觉得,考试在中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18岁到30岁这一段,通过考学改变命运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撑竿跳」。这个支点你做好了,可以跳得很高。跳到985、211、双一流,这是一个跳法,跳到普通大学,也是一个跳法。

所以我还是期待大家认真准备,努力考好试,也祝愿考生们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


以下,是一则直播预告

直播栏目「风马牛畅谈会」再出发
6月7日(周三)晚19:00
冯仑对话周鸿祎:
挺住热爱,保持好奇


点击下方「橙色」按钮立即预约本次直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冯仑:志向与毅力,缺一不可道人笔记(十三)傲骨铮铮不惧欺霜雪,友人共聚踌躇忖真情高考数学: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140分在这里吴晓波对话冯仑:“挺住”的四个方法论盘点2023“最难”十大A-level科目!数学只能排第五?小山羊说说配色那些事ChatGPT参加了2023高考数学,它的分数超过你了吗?冯仑:没时间后悔以2023年北京高考函数大题为例,给全国高中生上节高考数学解题课冯仑:我们为什么向东看房地产?高考数学145进北大,其实只是坚持了这几点冯仑: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道人笔记(十二)物移境转心自安 ,贫困不改读书志一位校长抱怨爱尔兰高考数学题把学生难哭了!当然,他一定没见过中国高考的试卷冯仑:一线城市也会放开限购限售政策吗?贼叉,今年的七份高考数学卷,每份卷子都可以打你的脸!从专业角度谈谈2023高考数学天津卷压轴题(昨天的删文重发)冯仑:人脉不是刻意经营出来的今年高考数学考生考完当场破防,22届学生表示…你看,高考数学就没人讨论了大意外!高考数学轮战大模型,结果完全想不到冯仑:柳传志的「传志心法」冯仑:2023年是买房的好时机吗?被高考数学创飞?解析来了吴晓波×冯仑:挺住才有出路 | 今日直播今年的南京中考数学卷出了一道绝好的数学题冯仑:跟着大厂买房还是财富经吗?有史以来最变态的高考数学题,出现在了今年的天津卷道人笔记(十一)柳暗花明贵人助,明月初照游子情冯仑: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冯仑: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房地产税要来了?【最新】专家点评202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冯仑:「心想狮城」冯仑:钱心跟着人心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