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天雅
比如夫妻之意相互斥责,相互嫌弃,成为彼此的差评师;比如孩子不敢公然忤逆父母,却常常有意无意将事情搞砸,惹父母抓狂。似乎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会真正促进关系持续、长久的和谐,要么在融合中相爱相杀,形成持续内耗;
要么在分离中鱼死网破,老死不相往来。
TA有一些改不掉的坏毛病;
TA在某些地方让我很不爽;
我忍了TA好久,一直没说……
而在潜意识层面,这份嫌隙的源头,多半是婴儿早期「共生与分离个体化」的冲突。根据精神分析学家马格丽特·马勒的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论:在这个时期,他们极度虚弱无助,吃喝拉撒睡玩等基本需求都有待妈妈满足。逐渐能独立完成吃喝拉撒睡玩等活动,逐渐与妈妈分离,「母婴共同体」开始瓦解。在良好的养育下,孩子到3岁左右就会完成与妈妈的心理分离,形成个体化自我。TA基本能维持与妈妈关系的稳定,有需要的时候向妈妈寻求帮助;同时也能基本保持独立,当妈妈暂时不在场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这样一种「依赖和独立」灵活切换的能力,是一个孩子未来经营亲密关系的心理基础。渴望跟一个人时刻偎依在一起,渴望一个人时刻满足他的需求。即愿意付出不菲的代价、做出很大的让步去换取对方的满足和陪伴。即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各种标准期待,为自己做出种种妥协和改变。很多时候,这两种状态不是割裂的,而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的。因为在共生心理之下,人很难在关系中区分“你是你,我是我”。人常常会不自觉地牺牲自己去迎合对方,满足对方的需求;同时也会期待对方像自己一样,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做事情;一旦对方做不到或不愿意,就心生嫌隙,引发纠缠与混乱。理解了这一点,再去谈“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融合与嫌隙”,也就清晰了:从婴幼儿的成长过程来看,从母婴共生到分离个体化,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个神圣第三方,可以是孩子的父亲,也可以是家中某位权威长辈。叮当是一个从小被宠溺着长大的孩子,性格有些野蛮,经常言行冒犯他人而不自知。有一回,妈妈正在跟大伙聊天,叮当突然一拳打到妈妈脸上,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事实上,在叮当和妈妈的相处中,类似的场景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发生。叮当面红耳赤,使劲挣扎,但始终无法逃脱,就像一只瘦小的昆虫始终无法挣脱大猩猩的包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后,他终于认输,哭着向爷爷妥协:“放开我,我去向妈妈道歉。”“我打了妈妈,我把妈妈打疼了,我错了,我要向妈妈道歉。”叮当开始嚎啕大哭。从“我会道歉”的被迫服从,转变为“我要道歉”的主动选择。这就意味着:他在这件事上意识到了自己对妈妈的伤害,愿意主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后,叮当再发生类似行为时,爷爷同样用这种方式,坚定且温和地“修正”他的言行。后来逐渐地,叮当对他人的冒犯行为慢慢减少,言行也开始有了一些分寸感。这就是母子融合状态中,通过「神圣第三方」协助分离的经典例子。如果没有爷爷的介入,叮当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将会如何演化?一种可能是妈妈无奈地妥协了,纵容叮当对妈妈的不礼貌行为;另一种可能是妈妈愤怒地反击了,强势要求叮当修正不当言行,无论是哪一种,都可能会令在母子关系产生持续的内耗与纠缠。由此可见,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基本公平的「神圣第三方」的存在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顺利走出共生状态,与母亲完成心理分离,继而持续影响着孩子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能否收获独立与和谐。那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的融合与嫌隙,又该如何处理呢?但这里所说的第三方,不一定是指活生生的人,而是指具备相似功能的介质。因为成年人应该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事事依赖他人介入解决矛盾。通过观察身边幸福指数较高的夫妻,我总结出2个普遍适用的“亲密关系润滑剂”。咖啡店主理人小K,结婚7年有余,跟丈夫关系一直很和谐。“我跟丈夫都有各自的事业,但在家几乎不聊工作,只聊生活。在创业上,我虽很有经验,但我从来不会贸然干涉丈夫的决策,而且充分尊重他的探索。每次我出差,丈夫从不盘问具体细节,但一定会在我回来当天,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事业的彼此独立,是她和丈夫在亲密关系里的「专属空间」。说白了,就是为亲密关系创造一个暂时分离的契机,支撑着彼此继续走向独立成长。丈夫是一家夜宵档的厨师,妻子是小区的清洁工,一个晚班一个早班,生活作息差别很大。很多夫妻在类似情境下,可能会缺少交流,情感日渐疏离。但我的邻居恰恰相反,一家不仅其乐融融,而且有条不紊。早上丈夫下班回家,煮早餐,送小孩上学,然后再去睡觉;下午妻子下班回家,做晚饭,接小孩放学,然后辅导作业……与此同时,夫妻两人至少每个月有一次,会选择同一天(通常是周末)休息,一起带着孩子出去玩,促进“家庭小团圆”。约定俗成的协定,是她和丈夫在亲密关系里的「责任归属」。说白了,就是为亲密关系保留一个共同的空间,支撑着彼此在独立中持续保持联结。以上两个例子,为我们展现了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独立与联结并存的和谐相处之道。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干涉对方,改变对方,控制对方,希望对方成为我们期待中的样子。但就像前文所说的,这种“欲望”多半源于婴儿早期未分化的“共生心理”,试着把注意力从伴侣身上抽离,回归自身,觉察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缺失。试着去爱自己,满足自己的渴望,抚慰自己内在的不安,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而是两个人各自负责各自的成长课题,在亲密中走向独立,在独立中保持联结,不断走向成长与成熟。「在看」+「转发」愿你获得成长与疗愈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发布于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8点武志红专场直播⭐
🌻无论处境多么黑暗,
我们都可以努力种下一粒生能量的种子。
北京大学药学院本硕士【段睿】分享:
🌷困境中,让「生能量」流淌。
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