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习惯,正在摧毁你的亲密关系,你身边很多人都有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一点小事就陷入内耗:
跟别人热情打招呼没有得到回应,你会在心里反复回想这个场景,而对方或许早就不记得这事了;
容易过度自省:
和别人交谈时,如果感觉到对方不开心,就觉得肯定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过度关注自己:
常常感觉到周围人在偷看你、议论你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别人并没有那么关心你……
朋友小T就是这样,一次公司聚会上,她无意说错了一句话,觉得很丢人。
半年后她还是难以释怀,总觉得所有人都在笑话自己,陷入自我攻击,甚至焦虑到失眠。
不仅如此,她发现自己总会因为一点小事,引发内心剧烈的情绪波动,然后联想起一系列“感到不受尊重”的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情绪高唤起”的烦恼,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件小事发生——愤怒无力——自觉不幸,陷入“受害者思维”——与人相处更难,更痛苦。
如此恶性循环,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上去是天性敏感,喜欢多想,实际上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自我中心化”。
“自我中心化”,是一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理解和判断事物、情境、人的关系等。
Ta可能会无意识地把每件事都与自己关联起来,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难以站在事件的不同背景下思考。
这样的结果是,一个人思考问题时,极为主观,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效应。
首先,它会引发“聚光灯效应”。
即一个人过多地感觉到,别人在注意自己或自己在做的事,好像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用显微镜看他人的反应。
例如小T。
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出糗,感到尴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过段时间,事情大概率会被自然遗忘,羞耻感逐渐淡化。
但“自我中心化”的人则会感觉到,所有人都注意到了ta做的糗事,甚至内在形成一定的创伤后遗症。
如果别人瞟了ta一眼,ta会觉得是自己做的事,说错的话,让对方记住了自己,在笑话自己。
这种自动化联想,就是典型的“聚光灯效应”。
之后ta们很可能因为害怕在公众场合再次出丑,而产生社交恐惧或回避,大大折损了一个人的自信和表达欲。
第二,“自我中心化”会让人无意中认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是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于是,当一个人自我否定时,也会倾向于感觉别人会看不起他。
对方的态度若有些冷淡,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有人描述过一个场景。
自己过生日请朋友吃饭,因为当时工资低,只能选在一个普通餐厅搓一顿。
有两个朋友因事早走了,他就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穷,对方瞧不起自己。
这件事让他难受了很久,甚至有段时间刻意不跟朋友来往,很久后才解开误会。
而回想整个过程,其实大家都聊得特别开心,还为他加油打气。
但因为那时他内心觉得自己没能力,很失败,所以把自己的处境代入别人的想法里,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别人的真心鼓励,他感受到的是同情。
这种“自我中心化”思维,是典型的外移(投射)作用,会制造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最后,“自我中心化”还会让人倾向于认为,他人应该拥有和遵守与自己相同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
特别是和亲近之人——好友和爱人。
例如:
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要对我好;
这个错误我不会犯,你就不应该犯.....
当ta们用这样的方式去要求别人时,必定会感到失望,并恶化关系。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敏感,总是想太多,情绪化时,ta很可能是陷入了“自我中心化”。
于是极易放大自己的痛苦,严苛要求他人。也越来越看不到积极面,人际关系越来越糟。
跟全能自恋不同,“自我中心化”的人并非完全不能为别人考虑,以自我为中心。
相反,有时ta们能深度理解和关爱他人,拥有不错的共情力。
那为什么在与人交往,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却容易情绪化,很难换位思考呢?
这种“自我中心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来访小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和男友分手,原因是忍受不了对方总是在一些点上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理解不了自己。
比如,自己因一个不幸的新闻非常难过时,和男友分享。
男友却没什么感觉,只是回复一个拥抱的表情,告诉她:
你不要想太多,好好休息。
小雨觉得男友的回应太过敷衍,没有用心。
而自己绝不会在朋友伤心时这么回应,更不要说伴侣了。
这触发了她一直以来对人的失望感。
加上不断回想男友不好的地方,她越来越失控,于是突然爆发:
“你根本不爱我。你一点都不理解我!我们分手吧!”
而真正分手后,她冷静下来,又发现男友很多方面做得不错,也并非是完全不能理解她。
小雨理智上清楚,别人不能事事都能和自己想得一样。
但一遇到事,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她还是很容易失去理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她对别人理解和共情的需求,要比一般人高很多。
这种情感上对理解共情的高需求,则来自于长期缺乏情感投注的对象和足够的关注。
父母,特别是母亲,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情感投注对象。
当一个母亲能接住孩子的情绪、想法和感受,孩子内在的情感就能够自然流动,情绪也会越来越稳定。
童年因为父母工作忙,父亲常年驻外工作,母亲要内外操劳,大多数时候小雨是一个人度过的。
而当母亲陪伴自己时,也总是在为生活琐事发愁。
每当小雨要跟母亲分享什么,她虽没有直接拒绝,但在情绪上是不耐烦,或注意力不集中的。
对于年幼的小雨来说,母亲只是物理上存在,心理上并不在场。
那些她跟母亲分享的快乐或悲伤,像碰到了一面坚硬的墙,全部被弹回来了。
即使母亲在身边,她也总感觉世界好像只剩她一个人,十分孤独。
久而久之,她的表达,成了自言自语。
小雨渴望母亲认真倾听她的话,渴望母亲充满感情的回应,结果却每次都让她失望。
而她又是一个情感丰富,高度共情的孩子,为了让自己不被这种无力感摧毁,她只能将情感投注给自己,过度关注自己,来填补母亲的空缺,缓解其“不在场”带来的孤独与创伤。
这些年,她越孤独,内心世界越向内收缩,潜意识里被看见被理解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一旦得不到足够回应,就会唤起她内心巨大的匮乏感与孤独感。
那一刻,她只会关注到自己的痛苦,最核心的需要,而无法看到别人,于是变得情绪化。
好像全世界都欠自己,行为上要么大吵大闹,或采取冷暴力的方式,回避一切。
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自私的表现。
很多关系也因此摧毁或变淡,自身对人的失望感加重,最终自我封闭。
不夸张地说,走出“自我中心化”后,大部分烦恼,特别是人际困扰,会迎刃而解。
而要做到这点,一定要对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过程有更多细致的觉察。
近几年,常提到一个词“元认知”,是走出“自我中心化”很好的方式。
“元认知”,是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
落到“自我中心化”的问题上,就是思考:
你出现这个情绪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为什么有?
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当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说那样的话或做出那样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思考的思考。
比如文章开头,小T和同事打招呼,同事却“无视”她,她觉得十分难受,联想起很多不好的事。
这时,如果使用元认知的方式,整个过程会变得不一样。
当小T发现自己因这件事崩溃时,她可以反问自己:
-当对方不跟你打招呼,你为什么会觉得那么难受呢?
-“因为我感觉她不尊重我,对我有意见。”
-对方没有回应你,一定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让她不喜欢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也不一定。对方有可能没看到,或者没反应过来,又或者,觉得不太熟,比较社恐....”
这时,再进一步问自己:
-既然有其他原因,你为什么感觉一定是对方不尊重你,让你这么难受呢?
-“我太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我总是有这样的担心。”
-这样的担心从什么地方来?
-“从小就这样。我一直希望自己被更多的喜欢,如果别人忽视我,我就很难受。可能我获得的表扬太少了。”
.......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里,你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通过一次次自我反问,你会跳出“自我中心化”,摆脱直觉思维,对情绪的掌控力变得更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双重倾听”。
这本是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理念,延申到生活中使用,就是看待事物的“双重视角”。
你可以训练自己在看一件事时,既看到它的负面,也看到它的正面。
一方面,看到它带来的情绪、麻烦、冲突、困难……
另一方面,又看到背后的努力、在乎、渴望和重视。
例如,自己做好事却不小心被骗了钱,第一反应是非常难受,不断自责,痛骂自己蠢笨。
情绪稳定点后,再问自己,如果非要在这件事里找到一个好处的话,它是什么?
你会发现,这次“吃小亏”会提高你面对类似事件和人的警惕心,大大减少以后吃大亏的几率。
同时,从自我认知的角度,这次失误让你认识到,你是个很善良的人。
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会伸出援手,这是你的优点,也让你获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只是这份善良,需要谨慎和锋芒。
“双重视角”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三只眼”。
它可以帮助我们习惯性地同时看到事情正反两面,以及背后隐藏的内在力量。
每天生活中发生的小麻烦,都可以训练我们拥有“第三只眼”。
例如,你今天事情有点多,一直伏案工作,但不小心打翻了茶杯,需要整理桌面和地板。
你的第一反应是超级烦躁,情绪将要爆发。
但用双重视角看,忙碌时发生这种事的确很烦,但你已经坐着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了,正好它给你这个机会让你起来运动,保护你的颈椎,缓解身体疲劳,无疑是件好事。
长期用这些生活小事,培养你的“双重视角”。
这样你才会用辩证、多重、灵活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不容易陷入狭隘的“自我中心化”,处理麻烦带来的负面情绪,内核也会越来越稳定。
很多人都想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但其实,所谓的情绪稳定,真正来源则是一个人的内核,即自我的稳定性。
如果你并不了解自己为何会因这件事而引发情绪,不抱持自己内心的匮乏或缺失,那么即便你强迫自己做到情绪稳定,压抑自己,有一天很可能也会崩塌。
真正的力量,永远来源于人的内在,来源于对“真实自我”的接纳。
当你理解和容纳了那个不理想的自己,走出“自我中心化”倾向,会更容易看到事物的不同面向,看到他人的存在,成为一个真正情绪稳定的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注:本文案例经过改写和处理,不涉及个人隐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