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大部分孩子的暑假已经开始,腾讯发布了一个《2022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限玩日历》,规定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晚上8点到9点之间登录游戏账号。图:《2022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图源@腾讯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一个孩子一周只能玩游戏3小时。整个暑假期间,有21天可以登录。每天3小时,总计加一起63小时,不到3天。早在去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游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图:《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图源@新华社
按照国家规定,我理解,孩子们在暑假期间,应该是每天都能玩一小时。但按照腾讯发布的这个日历,依然仅限于周末三天。
孩子沉迷于网游,到底该骂谁?
图: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 | 图源@360百科
现场一位妈妈忽然站起来发难,指着坐在台上的网易老板丁磊,劈头盖脸一通乱骂,情绪十分激动。她说:“我恨死你了。你搞的游戏把我儿子给毁了。他现在天天沉迷玩游戏,饭不吃,觉不睡,也不学习。你们真是害人!”现场有不少记者,丁磊非常尴尬。问了句:“你儿子玩什么游戏?”
丁磊如释重负,忍不住面露微笑,指着盛大的老板陈天桥:“那是他的,你找他。”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特别是网游诞生以来,叫骂之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今天电竞已经成为一门世界级的赛事,所有的父母依然坚持,只要是玩游戏的人孩子,都是熊孩子,坚决一票否决。当有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时候,父母们第一反应是:游戏害人,把孩子给毁了!
孩子是不是被网络游戏毁掉的,不妨先从探讨几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入手。 ·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网瘾?
从字面意思理解,起码有两层意思,一是沉迷其中,二是形成严重的依赖性。也就是一个人,离开网络游戏就无法健康生活;除了网络,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这才叫网络成瘾。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只是和做作业比起来,对玩网络游戏更感兴趣;或者与其乖乖聆听父母的说教,宁愿抱着手机玩游戏;又或者只是空闲时间很多,玩游戏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这些都不能叫网络成瘾。也就是说,咱不能因为孩子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玩游戏,或者喜欢玩游戏,就笼统地给他戴上一顶“网瘾”的帽子。
· 第二个问题:网瘾是怎么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网络成瘾?
有充分的数据证明,90%的未成年网络成瘾者,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家庭矛盾或者创伤,集中表现在父母陪伴太少,以及沟通不畅。造成这种矛盾和创伤背后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给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不陪伴,孩子只好找游戏作为替代品;无法和父母沟通,孩子只能以游戏作为寄托和逃避的方法。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一致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错误,只怪游戏夺走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游戏真的可以轻而易举从父母手中抢走孩子,那做父母的就真的应该认真反思。很多父母擅长把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做比较,简单得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乖。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不沉迷于网络,为啥自己家的孩子就不行?但却又高度一致地拒绝拿自己和别人的父母比一比,自己差在了哪里。因为他们总是有很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其中的妙处,基本等同于在“出于基本国情”和“与国际接轨”之间完美走位和灵活切换。如果游戏能把孩子从父母手里夺走,然后把孩子毁掉。那即使没有游戏,也总有一种什么东西来会把孩子夺走,然后毁掉。没有网游的时代,还有录像厅,有漫画书,有武侠小说……再不济,还能约几个小伙伴一起逃课出去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去山林、田野里闲逛瞎溜达,看花开、看水流、看云走,看朝阳和晚霞;听风吹、听雨落、听歌唱,听鸟叫和蝉鸣。
所以更诡异的画面出现了,睡觉、吃饭、上厕所、过马路都手机、游戏不离手的父母,在歇斯底里地叫喊,让孩子放下游戏,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管教孩子的底气源自哪里,难道就是凭还打得过? · 第三个问题:摆脱网瘾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很多家长的方法粗暴而直接:断网、没收设备,给设备设定密码再限制玩的时间,以其他条件作为交换,不听话就揍人等等,都是常见手法。
不常见,也更不靠谱的手法,扭送所谓的戒网瘾机构,曾经的杨永信、豫章书院都因为暴力、残忍地为青少年戒除网瘾,闹出了人命,酿成了悲剧。其实,早就有事实证明,戒除青少年网瘾最有效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必要的时候要接受专业人士(包括心理医生)的帮助。本质上就是用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温暖,用更有意义和孩子更感兴趣的事情,换回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时间。
但大部分父母拒绝这种有效的方法。既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误,更不愿意在此花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真的很忙,当然也包括要留时间给自己刷视频、玩游戏。这个时候,如果能将责任转嫁出去,比如说游戏公司,或者智能手机,虽然对帮孩子戒除网瘾没有帮助,但却能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心理安慰,成功逃脱责任。
孩子沉迷游戏,
指望一禁了事,太天真
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能够一禁了事,那我们也太过天真了。无数的事实证明,孩子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有多粗暴简单,长大了就会以更粗暴的方式反噬。
十五年前,我进入大学。很有幸,我读的大学算不错,在全国排行榜上占前三十。可以理解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能够考入我们学校的,在前面的十二年中,大概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乖乖仔。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应该是没办法踏入我们校门的。这哥们儿家在东北。小时候要敢多瞄一眼电视动画片,或者是在网吧门口张望,等着他的都是“你瞅啥!”“信不信我削你呀!”的亲切问候。用他自己的话说:“眼瞅着大人一个个儿的喝着小酒,看着电视,或者成群结伙去网吧打游戏,真他妈眼馋。”
他离开家乡黑土地,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南方,从北京转火车,路上要坐40多个小时。父母觉得自己的光荣使命已经完成,不管了,想管也鞭长莫及管不着了。大学四年,除了新生开学军训一个月,其他时间很少见他在宿舍睡觉。爹妈给的生活费三分之一给了网吧,三分之一给了游戏装备,剩下三分之一维持自己的生存。
不洗澡,不理发,更不上课,整天整夜泡在网吧,在《红色警戒》、《天龙八部》和CS三款游戏之间来回折腾,饿了就在网吧吃泡面,困了就趴一会儿。偶尔能见他一次,看起来完全是个常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浪汉,瘦骨嶙峋,脏乱邋遢。我们都替他的前途担心,他自己也忧虑,但很快找到了方向:“赶趟儿(东北话口头禅,意思是不用着急),以后就做个职业代打游戏的。挣得钱老多了!”说得像是那么回事,但更像是自我麻痹和安慰。
如今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十二年,当年的同学不少人事业有成,有家有业。十年的时间,他自己也记不清换了多少家公司。在每一家都干着最底层最基础的活儿,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十年如一日。住的是群租房中的单间,闲暇的时间游戏也不打了,“玩儿腻了!”还好现在有大量的短视频平台,刷着刷着,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没谈恋爱,因为没钱,还麻烦。家里刚开始催,催着催着就不管了。离家那么远,人也老大不小,管不着了,有心无力。
十几年前我读大学,网吧里总是座无虚席。去年我在大学上班一年,宿舍里的学生都抱着电脑、手机通宵达旦。找几个人聊了下,几乎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大学以前被粗暴地拦着不让玩,现在没人管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第二,不玩游戏,也不知道干点什么。但咱是不是也得带孩子去做点别的。不然,是让孩子就那么坐着发呆吗?
别告诉我,从小就给孩子给报了多少培训班,买了多少书,准备了多少习题试卷。如果你自己下班后没有去图书馆看书,没有想着再读一个更高的学历,没有去多学几门技能,再不济没有把家里收拾得更干净整洁,你就别这么指望你的孩子。一句话,你一个成人自己都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呢?要把孩子从手机、网络和游戏中拉出来,想要孩子去做更有益的事情,父母也别偷懒,不是坐那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就好,更不是只要孩子不听话,就打就骂。
而是应该自己带着孩子去做,引着孩子去感受,去体会,这个世界上除了网络和游戏,还有很多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去探索。孩子有益的兴趣是靠父母去引导和培养的,不是简单地去落实、执行父母的命令。
必须要教会孩子的是:
如何处理欲望与诱惑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游戏是孩子面临的诱惑,那我们更不该就一禁了事。要想让孩子以后经得起风吹雨打,唯一的办法是从小就慢慢让孩子学会如何在风雨里生存,而不是把他们藏起来。要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不受到游戏的伤害,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与游戏相处。因为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
何况,人活一辈子所要面对的诱惑,可远远不只是游戏。
欲望与生俱来,好吃懒做,骄奢淫逸,几乎是根植于每个人基因深处的普遍爱好。诱惑无处不在,酒色财气,声色犬马,随时随地想把每个人的灵魂拉进堕落的魔窟。但奇怪的是,骨子里同样的欲望,同样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结局。有的人得到的是爱情、财富、名誉和地位,活成了人生赢家;有的人却变得贪好色、贪财、嫉妒和傲慢,一不小心就堕入了深渊地狱。原因很简单,有些人明白,我们没办法消灭与生俱来的欲望,也不能消灭无处不在的诱惑。
我们唯一要学会的是,面对诱惑,正视欲望,学会和诱惑相处,处理好欲望与诱惑之间的关系。在欲望的海洋里应付自如,游刃有余,才有机会过好这一生。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国馆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