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ESG管理”避坑指南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要着手做ESG,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将ESG与业务结合?如何让投资者满意,获得公司内部的支持?
这是目前中国企业管理者在ESG工作中面临的部分痛点。而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必须是那些具有实战经验的上市公司管理者。
一直以来,在围绕着ESG的舆论场里,专业服务机构和科研院校发声很多,但来自企业管理者个人的声音却不多。事实上,企业管理者才是将ESG理念落地的主角。他们是真正的实践者。
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于今年发起成立的第一届ESG专业委员会里,成员大都是来自科研机构、“四大”、金融机构及咨询公司。其中有一位来自企业的成员——李柱文。
作为中集集团可持发展总监,李柱文2018年正式开始接手集团的ESG事务。他上任以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牵头撰写集团当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5年时间里,他从一位ESG领域的“素人”迅速成长为有代表性的ESG管理者。他自己形容这一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蒙头工作,踩过很多坑,也积攒了不少经验”。而他所经历的难点,未来可能会在很多大型企业的ESG管理中重现。
今年初,《中欧商业评论》曾邀请李柱文为我们分享了在ESG工作上的心得。在那次分享中,他提到:
做ESG,首先要获得内部支持。李柱文总结,自己当时做对了三件事。第一,多渠道营造氛围,让管理层对ESG有感知,让管理层“想做”。比如,与管理层一起参加论坛、颁奖礼。“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有时候,外部标杆企业说一句,比内部员工说100句还有用。第二,从企业运营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出深度调研报告,提示风险及改善方向,尤其要注重与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对比。第三,提交优秀成绩单,包括评级、社会类奖项、媒体报道等等,让同事“有信心做”。李柱文也提醒,做ESG工作的人应该把格局打开,不要老想着自己手头的事情,和自己部门的利益。ESG工作是“管长远”,要在各个议题上起到推动作用,它的定位就是“烧一把火,然后这把火就会传到别人手里,继续燃烧”。
李柱文的ESG“旅程”是从筹备ESG报告开始的。做ESG报告是个系统工程,这里头涉及很多步骤,包括:关键议题识别、内部数据收集系统的建立、数据摸排、统计、勘误以及最终的报告撰写。在此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协调企业内部的力量,也需要与外部供应商打交道。管理者会遇到细节上的不少难点和雷区。反复经历报告撰写之后,李柱文蹚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报告筹备之路。
报告只是起点,战略与业务的融合是一条更漫长、也更考验人的路。在即将举办的《中欧商业评论》“ESG领跑营”中,李柱文将进一步系统讲述自己从“撰写报告迈向ESG管理”的实战心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