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为表,产品为里,看蕉内如何讲好「可以穿的凉皮」
如何将2D的广告,拍出4D的氛围感?看看Bananain蕉内就知道了。
最近,新锐基本款品牌蕉内邀请品牌代言人王一博与老戏骨刘佩琦,拍摄了全新广告大片——《凉皮之夏》,通过极具感知力的画面呈现,引发通感效果,将蕉内凉皮系列防晒基本款的凉爽透气体感,植入了消费者心中。
近年来,品牌们似乎都有跟电影制片厂抢饭碗的势头,拍摄的大片一部接着一部。
而这股风潮的「幕后推手」则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变迁和媒介的碎片化发展,加速了我们原有的品牌传播链的瓦解。一个品牌的发声在奔涌向前的海量信息中显得微不足道,一不小心便被噪声吞噬,难以「生还」。
如何让品牌信息如同一把有力的锤子,敲进消费者的心智里,讲好自身的产品力故事,成为了每一个品牌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蕉内表现突出的一点在于,它不仅通过精彩的创意内容,打造出了「传播锤」,还通过「点、线、面」三位立体的传播链构建,形成了涟漪式传播,用创意讲好了自身的产品力优势,让品牌信息形成了一圈一圈链接细密的网。
点:将你的产品亮点
变成消费者的选择锚点
《凉皮之夏》。
很多人初听片名,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与夏日美食相关的大片。
从字面上看,作为一款知名小吃,「凉皮」二字,早就存在于大众生活文化之中,是典型的拥有图形识别能力的词语。
然而看完短片,我们发现《凉皮之夏》中蕉内「可以穿的凉皮」有三层含义:
1. “凉”:凉感面料
2. “皮”:亲肤体感
3. “凉皮”:夏日防晒基本款
蕉内此次主动放大品牌防晒产品与国民小吃撞名的谐音梗,可谓是相当取巧,悄悄地给大众定下了心智锚点。
锚点,源于锚定理论。作为一个行为经济学概念,锚定意指我们评估一件事时,会下意识寻找一个参照物,把参照物当成判断当下这件事的标准。这种影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的思想钉在一个地方。
而《凉皮之夏》创意TVC,也通过「凉皮」二字,锚定大众的感知。突出「入口的凉皮」与「上身的凉皮」两者清凉透气,夏日必备的共同特点,激发消费者的感知记忆,从而将蕉内凉皮系列产品「凉感防晒」的拳头亮点融入观众的心智。
线:好传播
创造被链接的可能
好的传播,不仅要有好的「锚点」,还要足够「有戏」。
「有戏」才能有关注,从而制造用户接口,创造品牌被链接的可能。
《凉皮之夏》分为三个章节,王一博与老戏骨刘佩琦同台飙戏,大框架上用武侠氛围渲染两位凉皮摊主的切磋场景,凸显画面戏剧张力。而聚焦背后巧思,短片实则是在以极具创意与趣味的内容承载产品力优势,打造与用户沟通的接口。
1 前浪VS后浪飙戏,戏剧铺陈助力认知建立。
品牌战略专家包•恩和巴图曾指出,想要在顾客心智之中建立认知,首先就需要一个能够令消费者终生难忘的强刺激。
这个强刺激在汇入消费者记忆后,逐渐成为长期记忆,从而被深刻铭记。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所呈现的形象以及其产品的系列亮点,也会随之烙印在顾客的心智之中。
片中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上,横空出现对立支起的两个凉皮摊,王一博与刘佩琦两人你来我往,暗暗较劲,互动自然诙谐又符合各自设定,不仅冲突感和反差感满满,还在对话之间围绕「凉皮」一词做文章。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让观众不单记住了蕉内,更强化了对凉皮产品的认知。
2 三个故事,高手过招,讲述产品亮点。
短片的三个故事,没有僵硬乏味的自说自话,而是通过诙谐逗趣的情节画面设定,从「防晒透气」、「产品多样」、「独特剪裁」多个方面,以戏剧的口吻展现蕉内凉皮「科学防晒更凉快」的产品特点,极具感知传导力,让观众带着期待随着镜头移步换景,悦然接受品牌想要传达的信息。
在第一个故事中,最魔性的当属刘佩琦披上蕉内凉皮后的那一“哆嗦”,在这热浪翻滚的大漠场景烘托下,这般「透心凉」好似顺着网线传到了观众身上。
同样是防晒衣,为何蕉内这个凉皮「凉得如此彻底」?
品妹也没忍住去查了查,原来蕉内凉皮防晒系列,防晒指数高达UPF50+且UVA≤5%,面料中所使用的凉感纱线,是由「超细旦」锦纶制成,纱线越细,布料越薄,热量的传递阻力就更小,如此制成的防晒衣天然带有冰感。这些硬核产品知识点,蕉内没有像一些品牌一样干巴巴地抛出来,而是用了创意叙事的方式,使观众在愉悦的观影过程自然地体会。
《凉皮之夏》里暗藏的巧思还不止于此。
在第二个故事中,王一博身穿凉皮,吃「搁满了辣子」的凉皮也不流汗,老戏骨刘佩琦大为惊奇。自己引以为傲的「火焰级变态辣」怎么不管用了?
相信屏幕前的你也同样被这一点给吸引住了,好奇心爆棚的品妹早已在蕉内划的知识点里找到了答案。要在「热辣」夏日中保持干爽,面料工艺是重头戏,而蕉内凉皮系列采用了三种自研凉感面料应用在不同产品上。王一博身上的这款凉皮防晒衣,使用了纱线混合编织技术,由此织成的凹凸结构面料能够快速导汗,而独特的网眼设计则使衣物在轻松排汗的同时更加透气。
短片以在炎热夏日「吃辣不流汗」这个夸张手法,通过双主人公的场景互动和情绪呈现,打破了感官界限,将蕉内凉皮产品的凉感透过屏幕传递给消费者。
当然,防晒产品的本职,还是防晒功能。
第三个故事中,老汉「问天」以一个恒古不变且看似无解的命题「紫外线到底能饶过谁?」引入,这般宣泄所引起的共情,使观众狠狠记住了凉皮防晒帽「前长后短严防晒伤,双面可戴灵活搭配」的独特产品设计,好似也告诉大家,防晒可以「从头做起」,从一件蕉内凉皮开始。
而在短片的结尾处,通过终极凉皮种类大比拼,摊主王一博展现了蕉内凉皮系列产品所给予的多样化选择:防晒衣、防晒帽、口罩、冰袖、防晒裤,包办一整个炎夏。
由此,蕉内用一则TVC,三个小故事,完整展现了蕉内凉皮系列在多重场景下的凉感体验。「有戏」,又说出产品力。
面:围绕场景
构建用户沟通网
品牌故事,应该是品牌与用户共同书写的故事。
它要求品牌不仅要「有戏」能够打开与用户的沟通端口,还需要品牌能够将更多的用户,链入你的品牌故事里。不断壮大故事里的角色配置,让更多的人帮你推进这个故事。
这次凉皮的传播,蕉内还通过在小红书、微博等不同属性的社交平台上发起活动,在《凉皮之夏》成功破圈的同时,深度展现产品使用场景,吸引大众互动参与,织就了一张与用户沟通的网。
1 创建产品设计「小心思」话题,强化优势认知。
为了更能让消费者感知到蕉内在产品设计上的深入洞察,蕉内专门在其官方微博创建了话题#蕉内的那些小心思#分享产品的设计亮点。
△ 蕉内「凉皮体验官招募计划」
如果说名字是最短的战略,那么产品就是最大的媒体,它自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优势,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传播者。
蕉内「凉皮体验官招募计划」的发起,不仅撒下了裂变的种子,培养了更多「种子用户」,也让真实用户为品牌发声。
3 「城市探索」栏目,激发穿搭灵感。
而蕉内在微信平台的「城市探索」栏目,则围绕不同轻户外生活场景,将产品放进了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激发多样穿搭灵感。
很多时候,产品需要切实的场景展现,才更能让消费者有代入感,了解其特点与优势。
写在最后
三位一体地
讲述你的品牌故事
如今,我们正身处于新消费时代。
消费者的代际变迁,召唤着新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常说,「新消费时代,所有的品类,都可以再做一次」的原因。
可以说正是消费者的诉求,催生了层出不穷的以“创新”、“重构”为定位的众多新锐品牌。而经得起市场检验存留下来的品牌,必须是能真正读懂消费者的品牌。以「重新设计基本款」为品牌主张的蕉内,显然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当无数品牌广告如潮水般涌向消费者,他们也会逐渐对这些信息免疫,没有创意的内容就如同过眼云烟,不会给消费者留下任何印象。
其实,广告想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占据消费者心智。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氛围下,让广告有趣化,用创意讲好产品力,吸引消费者自己去了解和互动,才是最佳的输出模式。
蕉内这支《凉皮之夏》火爆异常的原因,也正是摸准了这一点。用非常接地气的谐音梗快速切入观众心智,几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承载产品优势,再到最后围绕场景携手用户共创内容, “点-线-面”三位一体地讲清楚了蕉内凉皮的故事。
从一款产品,一场Campaign,往往可以窥见一个品牌的面貌。就蕉内凉皮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新消费品牌特有的新鲜创意,更是蕉内自成一格、不甘平庸的蓬勃气场。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首席品牌官」自媒体系“CMO 价值营销自媒体联盟”发起机构、“公关传播行业最具影响力原创自媒体”。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品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