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反复穿刺致延迟性异常广泛阻滞一例健康2023-07-29 12:07作者:白衣执甲晚上6点,正在公园里散步的老王突然接到科里张大夫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有一个患者的麻醉不好打,尝试了半小时也未能成功。老王是科里的高年资医生,已经到了不值班的年龄。不仅是年龄的问题,也是基于他这么多年一直没出过事。对于每日游走在风险边缘的麻醉医师来说,特别羡慕那些一辈子没出过事的人,堪称神人。然而,就是这台麻醉差点让他晚节不保。驱车赶到手术室后,值班的张大夫已经把麻醉穿刺台收拾得整整齐齐,就等着老王来帮助他穿刺呢。信心十足的老王,出去洗了洗手,涂了消手液、戴上了无菌手套。但是,他仔细用手掐了一下患者的髂嵴后发现张大夫的定位有点儿低。于是,他让护士再给他打了一支麻药,在上一个间隙进行了穿刺。然而,尽管手感很好,也穿破了黄韧带,甚至硬脊膜对细针的反弹都很明显,但就是没有脑脊液回流。反复置入几次细针后,他坚决认为一定到了蛛网膜下腔,可能是这个人脑脊液比较少、难以回抽。于是,将腰麻药缓慢注射进了他认为的蛛网膜下腔。以往的经验告诉他:椎管内麻醉几乎是最危险的麻醉方式,因此他推了不到1毫升后就问患者是否有臀部发热或者腿部感觉异常等情况。然而,患者是一个整天在地里干活的人,对疼痛极为不敏感。更为关键的是,这个老实的患者怕麻烦大家,一直说“没事儿的”。最终,在患者这里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了,于是老王把3毫升药都注射进去了。话说老王“一直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次的麻醉,他担心腰麻效果有问题,同样在硬膜外腔留置了硬膜外导管。翻身后,骨科医生开始消毒。切皮前,问他疼不疼,答“不疼”。于是,骨科开始切皮。切皮时,患者眉头皱了一下,老王迅速从硬膜外腔注射了3毫升局麻药。同时,叫停手术等麻醉效果。又过几分钟,几乎有好转。看到循环体征仍然很稳定,可以大概率判断硬膜外实验量没有问题。于是,老王又在硬膜外腔追加了5毫升局麻药。又过了几分钟,骨科测试,患者答“不疼”,于是手术继续。过了半小时左右,考虑到患者术后镇痛的问题,老王嘱值班的张大夫把剩余的长效局麻药从硬膜外导管都给了。给完之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一直平稳。一个小时后,手术结束。然而,就在患者回到病房半小时后,骨科医生给老王打来电话:患者说话没有力气,呼吸无力,双手也抬不起来。接到这个电话,老王立刻发动所有脑细胞思考问题的原因。在他看来,骨科医生对解剖是很了解的。骨科医生说锁骨以下都没有知觉,这事肯定不会有错。结合所有信息,患者大概率发生了异常广泛阻滞。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老王一边加速驱车赶往医院、一边思考着。刚开出没有多远的时候,立即靠在路边停下给骨科医生打电话,叮嘱骨科医生看好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当得知心率只有50多次的时候,立即叮嘱升心率。另外,让他们准备无创呼吸机到床头。一旦患者失去意识或者呼吸无力,则立即上呼吸机。必要时,请麻醉科气管插管。到了医院,没有时间换白大褂,老王就直接冲向了骨科病房。他知道,此时的患者每一秒钟都是危险的。只有自己到了,患者才能安全。到了病房,当看到还有120多的血压和60多的心率,他稍稍放心。因为,一旦情况严重绝不可能有这样漂亮的血压和心率。询问患者,患者可以回答问题,这下更放心了。尽管查体麻醉平面还在胸2左右,但至少还是安全的。稍稍安心之余,听骨科医生讲述他奔向医院路上患者的情况。当听完情况后,他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老王看到的患者状态已经是很好的状态了。20分钟之前,患者不止说不出来话,脸色都黑紫了。这说明,那时的呼吸已经受抑制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一点儿或者再加重一点儿,后果不堪设想。此后,又观察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患者的麻醉平面已经下降到了胸8。到了这个平面,那就很安全了。于是,老王顶着星星、身心俱疲的回家了。那么,这个事件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后来科里讨论分析总结了几点:值班张大夫穿刺位置较低,期间细针有可能会损伤到硬脊膜,在硬脊膜上已经留下了几个穿刺孔。后来的硬膜外注射,可能导致局麻药经破孔进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导致异常广泛阻滞;老王到来后,同样是几次穿刺。其中,很有可能已经有几次穿刺成功了。为此,同样存在硬脊膜破孔增多的问题;为什么要重点强调硬脊膜破孔的问题?因为仅仅3毫升腰麻药、并且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很难形成延迟的异常广泛阻滞。那么,是不是就能完全排除了腰麻药本身的问题呢?不能。因为,在麻醉中患者有一个明显的情况:起效特别慢。这里有一种可能是,重比重腰麻药集聚在腰段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一个位置、并未扩散。当手术结束搬动患者后,腰麻药扩散到了较高的地方。关于腰麻药这一点,张大夫的回忆增加了这一条的可信度:当晚,由于只有一个骨科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麻醉医生在场。为此抬患者的时候,只能让患者自己抬着头。但是,患者下肢已经麻木了、使不上劲儿啊。于是,患者几乎呈反弓的状态被抬过去了。因此,极有可能这个时候麻药向头部走了。还有一种可能:据张大夫和老王介绍,这个人的硬脊膜非常有弹性。不排除反复穿刺的腰麻针至穿破了硬脊膜而未穿破蛛网膜,即产生了硬膜下隙阻滞。因为当时给的腰麻药只有3毫升,即便是硬膜下隙麻醉可能也没有异常情况。但是,抬患者过程中患者腰背部的反弓可能使硬膜外腔压力骤然增加,麻药迅速进入硬膜下隙,达到了很高的平面。虽然最终没有发生严重意外,但这件事也提醒大家:即便是风平浪静的麻醉,结束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一定要及时正视问题。比如,患者出现了异常广泛阻滞就要立即分析麻醉过程是否有异常的地方。如果有,立即进行处理,患者的生命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麻醉MedicalGroup全国性学术、科普平台,文章可同步刊登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以及人民日报等平台。总粉丝30万+,年阅读量一亿人次+。文章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