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段好的关系,从不压抑这种欲望

一段好的关系,从不压抑这种欲望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meiya
来源 | meiya
ID | OneStepUp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他参加了一次研讨班,一些女士谈到对于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

他的母亲当时也在场,却突然站了起来,离开了房间,很久都没有回来。

回来时,她脸色苍白。

马歇尔问:“妈妈,你还好吗?”

“还好,” 她回答:“刚才想起了一件事,心里极为难受。”

“什么事情?”

“36年来,我一直在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有和他说我想要什么。”

在作者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从不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

为什么母亲没法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因为母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只要她想拥有一点东西,哥哥姐姐就会教训她:

“你知道家里很穷,怎么还这么贪心!”

于是,她便不敢说她需要什么了。

我曾也是同马歇尔母亲一样的人,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10年前,我和朋友约会爬上海的佘山,半路口渴,希望对方停下来买瓶水喝完再爬,我都没法开口。

而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很自如地对丈夫说,“我累了,需要你带孩子刷牙、看书”。

我在咨询中,也遇到很多因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要而在关系中受苦的来访者。

我现在还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哭着告诉我:

“我多么希望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丈夫可以很绅士地为我拉一下凳子,可是他从来都不会这么做,一次都没有!”

“你有告诉他,你很希望他这么做吗?或者你有告诉他,他这样做对你很重要吗?”

她泪眼婆娑地说:“没有。”

当时我震惊得差一点说不出话来。

如果这位女士可以和丈夫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她不至于这么痛苦。





为什么我们,尤其是女性很难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呢?

首先,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直有压抑自我需求的部分。

一个人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常被认为自私的、无礼的、羞耻的。

你活着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不是你自己的需要。

马歇尔说:“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其次,在很多人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物质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作为一个孩子常被要求“懂事”。

而“懂事”往往意味着,你要“乖”“听话”,你要为父母的需要考虑,不能为你自己的需要考虑。

我家在农村,家里比较贫困,我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小孩,总觉得“家里都这么困难了,父母都这么辛苦了,我怎么还敢提要求。”

所以,我习惯压抑自己的需要,从未吵着父母要买零食、水果吃,最喜欢看书。

却也从来不要求父母为我买一本课外书,只是一直在图书馆借书看。

在这样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一个人会形成很深的“不配得感”。

他容易忽略自己的需要,也很难开口向别人提需求。

所以,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的需求有种后知后觉感。

哪怕知道了,也无法及时提出自己的需要。

还有的人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父母从小对待他极为严苛,常常否定和批评他的需要。

想要一条裙子,就被斥责为“贪慕虚荣,不好好学习”。

想要去朋友家玩,又被骂“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不知道父母挣钱供你读书有多不容易吗?”

长期以往,他也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不配得感”,无法重视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





10年前,我和大卫谈恋爱不久,他送了我一张两千多的床垫。

这对我们的关系有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对我的思维也有一个很大的触动。

过去那么多年,我一直租房住,睡在房东留下来的硬板床上,哪怕经常因为木板床太硬而膈着自己全身骨头疼。

而我那时也有十万的存款,都从来没想过为自己买一张好床垫。

大卫的礼物,让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我的需要也值得被满足。”

之后,我学习心理学,不断练习表达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

如今,我可以重视自己的需要,做到非常自如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我的需要也同样得到身边的人的重视。

因为,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1、区分抱怨、批评、指责与表达需要的差别。

很多人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常常隐藏在抱怨、批评、指责之中。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会让关系受到负面的影响,还会阻碍别人无法更好地满足他的需要。

妻子说:“雨下得这么大,我也没带伞,你为什么想不到来接我下班?你就是心里没我。”

——这是抱怨,指责。

“雨下的很大,如果你来接我下班,我会很开心,因为我渴望你的关心和重视。”

——这是表达需要。

妻子说:“你这个人就是太懒,家里这么乱,却从来不懂得收拾一下。”

——这是批评和指责。

“我需要家里保持干净和整洁,也期待你能重视我的这个需要,可以帮忙一起收拾、整理家。”

——这是表达需要。

2、区分笼统、委婉的表达需要,和具体、直接的表达需要。

妻子说:“你从来不在乎我的感受。”

——这是抱怨和委婉的表达需要。

“我希望你在乎我的感受,如果你在乎我的感受,你不会说‘这是小事’,你会站在我的角度感受这件事,思考这个问题。”

——这是具体、直接的表达需要。

妻子说:“家里的开销都由我一个人承担,我觉得很不公平。”

——这是笼统、委婉的表达需要。

“我需要你和我一起承担养家的责任,我们每个月的生活开销是6千,你可以每个月打3千到我的卡上吗?这样我会觉得公平。而这一点我很看重的。”

——这是具体、直接的表达需要。

以上这个部分,你还可以学到一点,

如果有人批评、指责、抱怨你,你可以试着保持一点冷静和理智,毕竟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指责和抱怨。

透过这些表现去看到他背后的需要和期待。

“双11,你只给自己买东西,真是够自私的!”

这句指责后面表达的需要可能是——

“我希望你能在意我,考虑一下我的需要,也为我买一点东西。”

如果你看到这一层,你可能就会回应:

“我其实很在意你,只是想再过两周就是你的生日/我们的纪念日,不如把钱省下来,给你买一份大礼。”

当我们在关系中,一旦开始更直接地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批评对方,我们就容易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一般来说,我们都乐意做一个能够满足别人需要的人,因为这个会让我们有价值感。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清楚地知道对方的需要,而自己又可以做到,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尝试和努力去满足对方。



 写在最后 


一个人,如果能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很简单,你不说,可能就是0回应,0满足;

你说了,就有50%的可能性被回应,被满足。

当然,也有我们的需要他人无法满足的时候。

这就需要我们去看看自己的需要是否合理,以及要提高自己心理的弹性、灵活性和包容力。

比如,你要对方时时刻刻陪着你,本身这个需要就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对方能做到每天有一两个小时陪着你,就是极好了。

再比如,你需要对方懂浪漫,会制造气氛,可是对方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浪漫和他的性格不相符

那可以让对方多做家务,多带娃,让你有时间和朋友、闺蜜一起出去浪漫。 

伴侣无法满足的需要,可以向自己要,向朋友要,向自己的兴趣爱好要。

没有人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那些不被满足的需要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接受这一点,你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希望很多和我一样压抑自己需要的人,

可以学会重视自己的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因为我知道那种不被满足的滋味,是一种多么难以承受的痛苦,而被满足的感觉又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eiya(ID:OneStepUp)。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五年心理咨询经验,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认识你真好》《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等多部作品。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学会觉察自己的需要 

 以合理的方式表达需要 

 在咨询中获得疗愈与成长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边城》:长久的关系,从不靠感情维系最长久的关系,就是会成长的关系主要说书法,不时打打岔人世间最纯洁的关系,是金钱关系真正舒服的关系,和而不同加拿大称将“冻结”与亚投行的关系,外交部回应!班主任坦言:孩子成绩好,和天赋只有1%的关系,另外的99%在这里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三寸三尺三丈“有话直说”的关系,有多爽人到中年方懂,最纯洁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对象不愿意公开我们的关系,怎么办?”不管夫妻还是情人,一段长久的关系都靠这“六个”字移民生活(14)王老师和他的洋弟子人到中年方懂:最纯洁的关系,是金钱关系一段好的关系,开始打破我对男性的「信任危机」心理学:你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你的命运,在童年时期就已注定再好的关系,都要常联系“有话直说”的关系,有多爽?陕西一段不可告人的同居关系,故事结尾引人深思!丰子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的是朋友越亲密的关系,越要敢开这个口我见过最毒的关系,都出现过这4种迹象莫言: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父母该不该给孩子们银行账户的密码?《飘》: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互为贵人尼采:爱情和贪婪出自同一种欲望高级珠宝与自然的关系,比你想象中更紧密5091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黄广战役 232023回国 相差27岁他们的爱情+上海老牌点心店(图)好的关系,都有这1个特点凡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一段好的婚姻,都要经历这种“死心”郑州小护士杀医案!女囚被枪决前竟喜极而泣!这种欲望,最毁人毁掉一段亲密关系,说一句话就够了成年人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边界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