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看病不再内耗中国人?公众号新闻2023-08-28 09:08题图|视觉中国“这是你三爷爷拍的片子,你在大城市,辛苦点,再打听打听,让上次那个医生帮帮忙,联系下骨科的呢?”一套X光片随即发到你的微信上,意味着这段七拐八拐的求医问诊路,才刚刚开始。“赵主任,辛苦您帮忙问下,诶真不好意思,我家亲戚这个摔伤了骨头,也不知道是啥情况,想请您帮忙问下。”“啊?您也不熟?抱歉抱歉,这次辛苦您费心了,回头过节我给您寄一些家里的土特产。”看病难,看病难,难的不止是高昂的费用,还有求医无路、四处打听的煎熬。谁都想挂上一个合适的专家号,求一个药到病除的结果,少走些劳心费神的弯路。但上哪找更权威的专家?如何才能挂到他的号?又如何能避开门诊的千军万马,多聊上那么几句?甚至拿到了治疗方案,还想让资历更老的专家把把关。在庞大的医疗体系里,患者离医生的距离那么近、又那么远。医生也面对着同样的未知局面。很少有患者能准确说清自己的病情,大都是模糊的、感觉上的描述,甚至对接受过的治疗、过敏的药物都难以准确回忆、表达。正因为这种隔阂的存在,患者与医生的交流,便需要另一座桥梁的存在——管理式医疗模式。所谓的管理式医疗,通俗理解,就是为看病这件事引入第三方管理者。用管理的思维做医疗,把医疗流程和资源拆解、细化,再整合,打包到不同的解决方案中。患者只需要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第三方管理者来确保整个看病流程的高效闭环。比如,你老家的亲戚生病了,让你帮忙联系某方面的专家时,你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甩给第三方,让他们检索专家的资源池,你也不用再苦苦打听、欠下无数人情债;甚至你的亲戚、或者你需要拟定医疗方案、急诊转院、远程专家会诊等等情况,都可以妥帖的交给第三方机构,在疾病发生之际,快速定位、高效链接起资源。为医疗控费而生在美国,管理式医疗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抑制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上世纪初,持续上涨的医疗费用,让美国的商业保险公司和联邦财政不堪重负,纷纷设法压缩医疗支出。保险专家们拆解美国的医疗机制后发现,被动报销的医疗保险模式,是医疗费用急剧膨胀的症结所在。被动报销的健康保险,以医疗费用补偿为基础,只是简单地按实际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支付被保险人的医疗费账单。医患双方几乎不会关心医疗服务的成本,保险机构也没有能力去审核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也不会在意医疗质量。当新的药品、医疗器械层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医疗费用就不可避免地上涨。而管理式医疗模式的优势在于,作为支付方的保险公司,会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构建和管理。保险公司的控费能力贯穿医疗服务始终。首先,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服务网络,由保险公司组建,他们会从成本效益的原则出发,选择满意的签约医生或医院。而在履行保险义务的过程中,基于对医疗服务网络的控制权,保险公司会建立服务利用率审核机制、医疗质量监控程序,借此参与临床治疗管理。这个步骤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是控费的关键。此外,保险机构还会为医患双方设立经济激励机制,一边引导参保客户合理选择就诊,一边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控制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通识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疾病跟踪随访等也被保险机构引入管理式医疗中,通过提高参保人的健康状况,来防范和降低疾病风险,进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当然,这是后话。随着管理式医疗在美国流行起来,全社会医疗费用的上涨势头被有效遏制。统计表明,与传统健康保险相比,管理式医疗可降低保险费10%~20%。到上世纪90年代,管理式医疗已经成为美国主流的医疗运行模式。在美国,商业保险参与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超过90%,管理式医疗占健康保险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8年间,美国医疗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3.3%,达历史最低水平同期,医疗服务生产价格指数也维持2%的年均增长率,同样处于较低的增长水平。起初,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侧重于通过减少医疗服务投入来压缩费用。比如,在一些模棱两可的疾病诊断中,不鼓励医生为患者叠加更多的临床检查来实现精准诊疗。再如,当新的治疗方案出现,出于成本考虑,不鼓励医生选择这些更新、更贵的药械。当然,这样的选择很容易损害患者的利益。到本世纪初,几次重大医疗事故和失败的产业并购,险些让管理式医疗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惊险的回撤之后,美国在管理式医疗中建立了更强的患者保护机制,而控费的逻辑,也逐渐向尽可能让用户少生病转变。前面提到的各种健康管理措施,得到保险公司重视,基于管理式医疗的全流程健康管理的雏形,开始出现。策略中心的这次转变,让管理式医疗模式彻底在美国站稳脚跟。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健康、凯撒医疗等主要的管理式医疗组织者突破原来的业务边界,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联合健康的商业价值,就远远超过了一家纯粹的保险公司。而这种变化,离不开联合健康收购的健康管理公司OPTUM所提供的医疗技术支撑。管理式医疗的中国策略本世纪以来,一直有人尝试将管理式医疗模式搬到中国,却鲜少成功。他们大多忽略了国内医疗一个客观现实,即由公立医疗体系占主导,原有的医疗服务供给、医疗服务支付结构很难撼动。在国内,医疗领域最大的难题并非控费,而是医疗资源的错配,和医疗服务的断点。一方面,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错配。本文开头提到的看病窘境,即属于这类。在一些大三甲医院,患者熙熙攘攘,每个医生看诊上百人都不够,并且其中真正对症的患者极少。而在生病、看病这样的低频事件,患者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经验,来筛选合适的医生和医院。这客观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传统就医模式的服务流程断点多,往往造成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完整的治疗。当前的现实是,医疗服务集中在诊中,诊前和诊后则几乎空白。比如,很多患者术后出院时,并没有痊愈,他们的伤口护理、临床营养得不到连续支撑,也会影响预后。很多时候,看病甚至成了一种精神内耗。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大型金融集团尝试推出管理式医疗计划。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医疗控费,而是增加用户看病的获得感。其中,平安健康大概在3年前启动管理式医疗发展,已经逐渐取得成效。做互联网医疗平台起家的平安健康,在互联网医疗热潮褪去的当下,找到了新的身份标签。在新的策略中,平安健康作为管理式医疗的主办方,一方面集合支付方,另一方面整合医疗服务的供应方。这个策略很好理解,在支付方层面,平安健康有其先天优势。自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以来,平安健康从过去侧重的C端场景掉转船头,巧妙地切入平安集团优势的综合金融业务渠道,用“金融+服务”的场景融合逻辑迅速在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金融客户中培育市场,打通了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再向B端、C端渗透。在平安健康管理式医疗的医疗服务中,仍然可以看到早期业务的烙印,即家庭医生会员制。这是平安健康深耕多年,颇为擅长的工作。具体而言,平安健康自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定位于“医生+导航员+客户经理”,承接来自不同支付方的流量,在整个服务流程中承担分发、串联和后续追踪等职责,是患者与医生沟通的关键桥梁,也是管理式医疗的枢纽。而平安健康管理式医疗服务的载体则是“到线、到店、到家/到企”O2O三到网络,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医疗资源池。截至目前,平安健康围绕8大专科建立了23个专病中心,拥有内外部医生累计约5万名,其中名医近2400名,并与近4000家医院、22.6万家药店建立合作,在249个城市实现1小时送药,在91个城市实现7*24小时送药;此外,平安健康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共计约10.3万家。通过家庭医生,用户可以便捷地链接三到网络,串联线上/线下服务中的断点,体验连续、完整的闭环医疗服务。从现有的业绩看,平安健康的战略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8月24日,平安健康公布了最近的半年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金融渠道端战略业务同比增长了12.6%,对应的付费用户数量,从1年前的3300万,增长到3800万,同比增长13.3%,是平安健康平台服务用户的主要来源。当然,如今的平安健康,正在努力推动管理式医疗业务向企业用户端、C端用户延申。毕竟,这两个渠道才能代表平台业务的内生增长动力。可以看出,现阶段,B端业务正取代综合金融端业务,成为平安健康的管理式医疗发力的重点,而C端的有效策略,则可能仍在探索中。2023年上半年,平安健康的B端战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89%,累计服务企业数达1198家,30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留存率将近90%。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健康的B端付费用户数达到390万,同比增长超90%,是平台第二大用户来源。只能做高端医疗还是普惠更多人?如果说,在与集团的业务互补中,平安健康找到了实现稳定商业价值的路径,而真正持续输出稳定的商业价值,则还需要依靠内生动力。目前而言,平安健康的内生增长里,中短期看B端,长期看C端。而从综合金融渠道向B端、C端延申,正好符合国内管理式医疗的生长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阶段,从管理式医疗模式中获益最多的,仍是高净值人群。从小众模式走向普惠,现阶段,找到个人之外的支付方,仍是刚需。对此,平安健康给出的答案,是企业付费。为了将管理式医疗模式推向职场群体,平安健康在以往的医疗服务之上,还叠加了体检和健康管理业务等更具普惠属性的应用。体检端,平安健康在检前会结合大型企业多属地、多样化体检需求,提供个性化团体体检方案,并在检中助力企业提高员工到检率,检后则提供专业的全流程检后服务,降低职场健康风险。健康管理端,平安健康通过健康设施、文化活动、专项管理三大定制服务,针对从“健康监测”到“健康干预”的关键环节,提供精细化的、全流程、无断点的解决方案。根据半年财报,平安健康的“体检+”业务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达722家,累计同比增长68%;“健管+”业务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555家,累计同比增长47%,推动管理式医疗走向更普惠的应用场景。除了业务内容的调整外,通过科技赋能来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来有效惠及更多用户。比如,平安健康开发了分诊/导诊机器人,为医生开展医疗服务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效率赋能。据了解,平安健康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疗系统,经过多年积累,能够覆盖超过2000种疾病的诊断知识,导诊准确度超过99%。此外,平安健康自2022年开始布局生成式AI技术,已经在儿科场景进行实验,效果令人满意,预计在2023年底,会有更好的AI技术,在患者建档、接诊、导诊、辅助诊断、体检报告阶段等环节替代人工,进一步降低管理式医疗的落地成本,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当然,前路还很漫长,仍然没有一种医疗模式,可以让所有人满意,但总会有办法,让看病这件事变得简单。特别策划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