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数学的艰难险阻,父母避坑指南
开学了,忙碌的暑假一结束,家长们又要调整自己的节奏,重启CPU,投入另一波洪流中,开始新的旅程。
本来想写一下各个年级的开学要点,之前其实也写过,但是要说的话太多,实在没有时间,最后决定汇总为一个最本质的主题:父母辅导孩子数学的艰难险阻。
我尝试着总结一下到如今我看到的各种困难:
第一条,也是首当其冲的,上班妈妈的痛苦。如果工作很辛苦,回家很晚,也就没有时间辅导了;过了8点,可能孩子状态也没了。如果孩子的反馈无法弥补家长内心焦灼所带来的空洞,就很容易暴走了。
第二条,来自学校的压力。有些家长可能会三天两头被数学老师找,但父母其实并不能抓住要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感受到的无非是“落后”、“被老师嫌弃”的感觉,从而更加影响他们的判断和行动。
第三条,父母和孩子的匹配度不够。父母的行事作风与孩子大相径庭,往往是形成冲突的根本,这种时候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接纳论”。从我的观察来看,光讲“接纳”的作用很小。毕竟几十岁的人了,不是你说“接纳”,就立马能“接纳”,更何况说这句话的人也可能心里清楚,成人要改变自己,做到真正“接纳”孩子不也是需要走过漫长的修炼之路么?然而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不会停下来,一直会持续弥漫在周围,谁能慢慢疗愈自己,时不时又崩溃,再重启一下,满血复活呢?现实是一道流淌的河,任何事物都在向前流动,不会停留下来等待你慢慢学会“接纳”,因此冲突是必然经常存在的(我觉得首要的不是接纳孩子或自己,而是接纳你们之间必然会不断形成冲突,你得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当人们谈“接纳”的时候,是否也考虑过孩子会给父母时间慢慢改变自己学会接纳吗?孩子会理解父母也需要疗愈自己吗?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那么善解人意,若是如此,一个孩子总能原谅父母对自己发火不耐烦,那么这对亲子关系本身匹配度就不低,无非在这对关系里,孩子充当了一个更体贴理解接纳的角色。
第四条,父母不懂如何辅导孩子数学。这是最常见的,甚至高知家庭也是如此。如果在不懂的情况下,还是碎片化学习,跟着网络找各种抓手,缺乏系统管理和长远视野,那么辅导必然变得细碎,甚至其中父母的一些力是用错方向的,形成了相反的作用力。
第五条,追求太多。除了数学以外,父母还要兼顾各方面的学习,孩子的学习项目太多,以至于无法排得过来,时间被塞满了,孩子可能头脑没有休息的时间,反应也会越来越慢。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想想我小时候,最常做的事就是发呆,做白日梦,经常幻想自己遇见了外星人,跑到了外星球上去,然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我小学的时候就在思考“时空”是个什么东西,为啥宇宙没有边界,外面有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始终盘旋在我头脑中,但我也从来没有和父母讨论过我的想法。如果有机会的话,更喜欢跑到学校的图书馆去看相关的书,学生时代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宇宙和物理学的书。到了中学后,我就开始写日记,每天可以写上800-1000字,就这样一写写了十几年,20多本日记本。我从小也没有上过什么辅导班,父亲有时会辅导我,用他知识分子的学究气影响我,虽然比较古板,我也常常偷懒,但由于没有现在这样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目标,唯一的可以称之为目标的就是:这个问题我要搞明白。所以无论他辅导我,还是不辅导我,或给我买一堆书自己看,我的学习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点:搞明白这些知识是怎么回事儿。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工作了,现如今我的学习信条从来没有改变过:对一个问题存疑时,就想把它搞明白了,不在乎时间。
我在现在这个工作领域,有若干想搞明白的问题,以及想做点贡献。在我研究生之后,逐步开始从更大范围更高视角下思考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所以从那会儿开始,我的兴趣逐步开始转移到了“关系”上,我开始意识到世界万物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系,我们是被“关系”支配的。我大学时由于个人兴趣爱好跑去听心理学课,学习的是个体心理学,但是到了研究生,相关的心理学科目更侧重在应用心理学,乃至与神经科学交叉的那部分认知心理,等我工作后,则进入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看了很多书,越学越觉得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令人敬畏。
在教育领域里,我有自己的信条和观点,但在父母与孩子这对关系里,我认为有万千种可能性。所以我对于网络上的各种鸡娃方法论,新闻里报道的学霸成长之路,从未觉得它们是可以被复制的,也不觉得有什么教育研究的价值。这些东西都无法被研究,一切都隐没在已经逝去的时光里。所有被总结出来的语言文字,都将被过度阐释。人是无法还原生活原貌的。所以,我也认为这些方法是无法通过“看看”就习得的,最终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父母都要面对独一无二的孩子。
那么既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成为武功秘籍,那还谈什么呢?我觉得成功虽不能复制,但有些“坑”可以避一避。
第一大坑:偏听一句话的结论。如看到网上说“上一年级前一定要先搞定百以内加减”,就立马觉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奔这个目标去吧;看到有人说“奥数一定要学,不学中考会吃亏”,然后就满网找老师上奥数;看到别人说“每天计算100题,学校老师说的”,就开始盘算着每天给孩子刷多少道题合适;看到某个爸爸说“数学不要辅导,辅导了孩子就不会独立思考,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想”,于是立马开始焦虑,是不是多说一句话,孩子就完了,学不会独立了?
偏听偏信,是最大的坑。大部分掉进坑里的家长,属于不想主动思考,就想轻松拣别人经验直接用的人,因为自己懒得深入挖掘,更沉溺于群聊轻松就学到“经验”的那种“狂喜”(我今天拣到宝了),也就会深深相信那一句话的力量。至于这句话适合什么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前提,可以达到什么目的,甚至可能牺牲了什么换来了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就是一股脑儿往前跟风冲啊~
所以自七年前开始数学微课以来,我从不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家长报课,甚至还会设置一些门槛,让家长不要那么冲动报名,要学习什么,要走什么路,难道不应该仔细思考之后才下决定的么?
可以这么说,但凡不能深入,就不能持久。
第二大坑:五花八门各种方法一起学。我认为学习任何一个学科都一样,都需要选择一条主线进行,花样太多,容易分散精力,且每一样都没有学精。许多孩子的浮躁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学了太多技巧了,做了太多题了,时不时会放弃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什么路好走我就走什么路”这样的心性。
第三大坑:各路神仙齐上阵。家里教育孩子的人太多了,每个人有各自的见解,意见庞杂,不知道听谁的。如果一位家长辅导孩子,另外一位家长在旁边要指点的话,无论对还是错,久而久之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家长之间最好要形成默契,达成一致,做好分工后,就不要相互干涉了。
第四大坑: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焦虑得不行。今天老师在群里发了什么,明天同事说了什么,后天孩子状态不好了......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疑虑,消耗了许多心神在忐忑和揣测中,唯独没有花力气在观察孩子,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如何调节自己和孩子。
周末,我总结了一些思考点,给家长用边写边讲的形式做了两段视频。这两段视频里表达了我对孩子与家长关系的一些思考,就围绕学习这件事来讲,有哪些影响因素。两段视频加起来有20分钟,比较长,读者可以慢慢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