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 | 《大学之路》,让我更焦虑,还是更坦然?

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 | 《大学之路》,让我更焦虑,还是更坦然?

教育


我想有了孩子之后,大家最大的感受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婴儿时期关注身体成长,再到如何进行家庭早教,再到幼儿阶段重视各类启蒙,我们始终在寻求观念的开放和思想的进阶。


观念的惯性是顽固的,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开放的审视世界时,其实还在自己的思想范围内打转。


为了突破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我们需要真正外力的冲击,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就是这样一种外力。这本书解答了我对于教育的疑问,未来需要专才还是通才?所有人都争相挤破头的美国顶级私立大学到底长什么样?就读名校的意义在哪里?名校的毕业都去哪里呢?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就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



作者简介及推荐理由



首先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吴军老师


清华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毕业,后在清华执教三年;2001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


后担任Google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设计了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以及谷歌的自然语言分析器。


2010-2012年担任腾讯主管搜索的副总裁,并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进入美国教育的核心圈层;现为投资人及中国工信部的专家和顾问。


吴军老师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和《智能时代》等畅销图书,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内的多项图书大奖


从2016年起,吴军老师在《得到》上陆续开设了《硅谷来信》、《谷歌方法论》和《科技史纲60讲》,订阅量达300万人次。





《大学之路》这套书的两大推荐理由:


1)吴军老师“六重身份”带来的多维角度


也许有人会疑惑,市面上介绍美国大学的书那么多,这本书有何突出之处呢?


《大学之路》是吴军老师在陪伴大女儿吴梦华走访英美顶尖大学后所分享的所见所闻,也是根据其在清华上学教书、美国求学、工作,担任大学的管理人员,同时还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以及一位华裔孩子的父亲这六重身份写出的,里面更包含了他对大学教育的思索和心得,是在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后,理解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





首先,吴军老师是中美两个不同教育体系的亲历者,对两个体系之间的异同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感悟。


其次,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是高校管理的实际参与者;他广泛接触了美国许多大学的教授、学生和管理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和大学的管理方法有深刻的了解;


最后,他是带着为女儿选择什么样高等教育的问题去考察、思考和总结的


吴军老师自身的经历决定了《大学之路》有别于其他介绍美国大学的书。



2)内容详实——看见、听见、亲身体会


从内容上,吴军老师将他自己观察到,了解到的关于英美顶级私立大学的一切,包括大学的发展历史,管理构成,申请录取,住宿条件,校园安全,毕业生去向等方面都介绍的非常详尽。


不仅有吴军老师和女儿在校园近距离观察,聆听讲解的体会,也有与大学教授、学院院长的沟通交流,更有自己在美国求学,求职的亲身体会


多重身份的交融,加上吴军老师逻辑严密,朗朗上口的文笔,才造就了这本可信且可读的《大学之路》。



主要内容高度提炼



这套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东西方人对于高等教育的认知差异、西方大学的教育、管理制度;下册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十几所英美顶级名校的教育特色。


在上册中,吴军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古代大学的历史与近代大学发展,讨论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大学的办学理念等基本而又核心的问题。提出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研究的中心,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的家,是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第二章节吴军老师重点介绍了两种教育理念——注重通才教育的纽曼式大学和强调专才教育的洪堡体系,并将对这两种体系的对比和讨论贯穿全书。


第三章是吴军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从1984年进入清华,到2002年进入Google,前后经历了18年。受教育经历虽长而曲折,但也帮助他养成了一辈子学习的习惯。复杂的读书经历让他受到了纽曼式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也受到了洪堡式的专才教育。


第四章节到第六章节吴军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方式,讲述了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





最后用9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英美15所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哈佛、麻省理

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卫斯理学院、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以及加州大学,让我们在对比分析中慢慢思考好的大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大学之路应该通往何方



↑欢迎入群,和我们一起阅读↑




触动我的章节及四点感想



这本书有很多有价值的点,下面分享几个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章节以及我的思考:


专才还是通才


吴军老师在第二章节详细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 提倡通才的纽曼理念和注重专才的洪堡式教育理念。


1)纽曼教育理念的特点


(a)学生除了学习知识以外,相互学习,彼此成为朋友。

(b)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


纽曼的教育理念是通才教育,要求本科阶段讲求知识面的广阔,要求更多的课外活动,而不要求专业的深度,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本科生在入学时有足够多的课程可以选择,但不需要确定专业,本科后期才确定专业,保证本科生能够在尝试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以确定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


接受纽曼教育的学生普遍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多的时间与人打交道,拥有更强的社交技能,所以更容易成为领导。但是刚毕业时因为没有掌握具体技能,很难找到好工作。他们可能会侃侃而谈,但也会获得不踏实的评价。





2)德国洪堡教育理念的特点


(a)研究与教学合一的理念。

(b)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讲究专而深。


洪堡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入学时就选定发展方向,讲求专业的深度。


洪堡式教育能够迅速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接受洪堡教育的学生擅长完成一个指定的任务,但是他们其中的许多人缺乏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在长期发展中很难有世俗社会所谓的成就。





纽曼的教育理念和洪堡教育体制很难简单地说哪种更好一点,而是要看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


“虽然专才教育能够培养出很好的执行层面的人,但是却很难培养出拥有广阔事业的领袖以及实业家。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稳步发现阶段,当一个学生来自中上产之家,正朝着精英目标努力,这个时候,倘若缺少博雅的素质教育,路就跟难走得远。可以说,没有好的通才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书中摘录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美国的学校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Afterschool program),学校会为家长整合各种资源,在公告栏或者每周一次的家长邮件中分享。常春藤大学也不仅看重学习成绩。





而国内的大学则更多倾向于洪堡式教育,十分重视并且擅长专业教育,可能造成研究生毕业仍然不能匹配就业需求。在这个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在过去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能力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就变得更重要。


在现代社会,一个产业从兴起到衰退只有几十年,要求学生在四年前选择专业时看准,四年后工作的专业领域不发生变动是不现实的,一辈子待在与大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上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更重要的是在离开校园之后,如何高效学习,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如何选择和承担自己的人生,这些能力才是大学时候应该培养的,超越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而那些曾经或者正在引领科技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通才


盖茨的父亲是顶级律师,母亲从事商业,他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小在法律、商业的耳濡目染,以及自己对科技的追求;


乔布斯在产品设计的艺术风格,产品发布会和广告的设计方面是把艺术融入血液的典型案例;


更不用提马斯克在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建立了四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还分属四个不同的领域(软件、能源、交通、航空)...


就像比尔·盖茨2020年度重磅书单《成长的边界》中说的:


人生先广度,后深度,才能突破自我设限的壁垒。

事业先业余,后专业,才能积淀潜在的多面能力。

思维先类比,后迁移,才能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被名校录取需要自己勇于表现


美国名牌私立大学的本科生招生是一个不完全透明的过程,当然也未必绝对公平。


主要体现在:大学录取时照顾校友子女、对各个族裔采取不公平的录取政策、对家庭背景很强的学生进行特招





吴军老师在书中提到,亚裔进入顶尖私立学校的难度是所有族裔中最难的,剖析其政治和经济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经济原因是源于一个事实:亚裔对大学提供的捐款极少,而美国顶尖私立大学对于捐赠非常在意,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记录校友的名字以及捐赠的数目,还对每个地区的校友按照捐款的数量进行排序。


政治方面的原因则与大部分亚裔并不关心政治有关,在参政、游说政客、以及向全社会发出声音方面的参与度都很低,因此政客们为了获得非洲裔和拉丁裔数量庞大的选票,在很多政策的制定上就以牺牲亚裔为代价。





我们普遍信奉勤劳吃苦,不问政治,能忍耐。但这点特别是在国外开放、张扬、重视利益争取的环境中带来了极大的问题。


在学校和各种场合都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学校中的活动,争取更多的权利,可使得我们的后辈在英美社会中拥有更高的地位。



到底什么是进入名校的“王牌”


书中提到,在哈佛单纯靠成绩进来的学生连5%都不到。除去学习,什么才是进入这些学校必备的技能呢?


答案是“多样性”,这一点一直是美国名校不断提倡的招生指标。


多样性就是各种不同的学生,这些顶级私立大学每年会通过种族、国籍、性别、学术兴趣、活动经历、学生个性、人生经历等不同维度去筛选出一个最多元化的新生群体。





还有公认的一点是特长的重要性,比如加州理工大学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那些制作的APP有百万活跃用户的学生更容易被录取,还有体育,文艺,创造力和领导力也是各个大学都看重的。


事实上每所学校根据自己大学的特点和传统,把每年的录取名额分为很多小池子,比如需要20-30名音乐特招生,30-50名工程发明方面的特招生,所以如果想最终进入到小池子中,需要根据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天赋来培养(再一次折射到“专才和通才”的话题)。





所以作为普通的中国孩子,需要怎么去应对呢?


减少自己无谓的竞赛,把时间花在找自己和学校的“钩子”上。按照学校录取的“规则”,每个池子中的待定学生是一定的,所以如果要想做到顶尖,就必须挖掘孩子的天赋并持之以恒。短暂的训练能让孩子达到一个及格的水平,但永远都不会做到这个行业的前几名。学校要考察的是孩子是否以后可以在某个领域内做出突出的贡献,而不是为了进学校而特意去学习的东西。


就如吴军在书中所说:“我在美国的一些同事朋友的孩子,有得过全美滑冰冠军的,有在乐器比赛中进入前三名的,有打球打到专业水准的。相比之下,我在中国的朋友的孩子,则不会在课外活动中花那么多精力。”



名校毕业生都干什么去了


《大学之路》的下册讲述了十余所顶尖大学,仅以哈佛为例,我们来感受一下哈佛的毕业生都去干什么了。


在哈佛毕业能不能取得成功,需要看如何定义成功。


吴军老师在书中提到亚裔对成功的定义比较物质,看待成功的路径比较单一

 

最典型的是印度人,几乎所有的印度精英都集中在医学院和工学院,因为社会地位高,物质反馈多,而80%的亚裔选择了计算机学和金融学。


但美国学生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多元化的,一些在亚裔严重吃力不讨好的职业,比如新闻记者,低级地方官,公共卫生,工会等行业是很多哈佛毕业生从事的。哈佛大学把每年的两千个招生名额分为了很多个通道,而亚裔学生全部挤在“拼成绩”这一个通道里,无疑会非常拥挤,而哈佛是将各行各业有潜力的学生都收入囊中,希望他们在走出校园后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而不是集中在一两个行业中。





比如虎妈蔡美儿,她花尽心血把女儿索菲亚送入到了哈佛,但索菲亚毕业后决定参军,我想,这可是想用名校来保阶、保财的蔡美儿所没有预料得到的,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恰恰是哈佛的办校宗旨,从这个角度上讲,索菲亚的哈佛没有白读。


还有前两期讲过的奇葩说选手詹青云,在很多次的辩论中都体现出了她服务社会的思想,最终她选择了东京欧华律所做非诉律师,为在日华人提供援助。


这都体现了哈佛的学习经历所带给她们的,即学什么不重要,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发展,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互动,从其他年轻人身上学习优秀品质,建立起终生的良好关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互相提携,这些才是一所好学校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


这本书可以讲的内容太多,特别是在下册详细介绍了十几所英美知名大学,不仅可以透过这本书知道美国名校的现状,还知道了背后的思想逻辑,这样自然就会对孩子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即便我们的孩子不去考取这些顶尖大学,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名校的录取标准,授课模式,来修正对于学习的态度。



结尾



教育是急不得的一件事情,孩子需要慢慢探索,老师也需要引导启发,这种探索的过程是教育的意义所在。而英美名校在教育的过程中无一不希望的是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思维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才能得以展现和提升


最后,引用吴军的一句话:“在大学之路上,一个人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的长;一所大学不在于每条路都不肯放弃,而在于能认准一条路之后,几十年、上百年地坚持走下去。这样,每个人都将能一辈子受益于教育,而大学也能越办越好”。我想,除了教育,我们这一辈子也应如此吧。




如果大家对剖析名牌大学的部分感兴趣,

请在下方留言。

我很乐意再与大家分享。




【本篇作者】小文

【校稿】培培班主任




加入Preplingo海外家长群

① 海外家长共读群

② 海外学中文资料群

③ 海外学中文活动群


申请入群请在本公众号发送”1“


往期文章回顾

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 | 比尔·盖茨推荐的《成长的边界》

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吴军老师《大学之路》读后感

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原子习惯》读后感,带娃好帮手


人物传记| “世界薪资第一的女性CEO”苏妈分享三条成功箴言

人物传记| 羽生结弦:失败并不可怕

人物传记| 谷爱凌:颠覆了所有人的”常识“


适合“懒妈”带娃的科普动画片,我全部看完后才敢推荐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揭开多个华裔家庭的真实生活

16岁进入牛津的华人女孩,如今怎样了?

【绘本推荐】他凭什么做到日本绘本界的“顶级流量担当”?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下篇):试试“横着刷”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上篇):那些网红款怎么选?

宝妈亲笔:绘本挑选指南

第22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Preplingo家长留言墙

报名参与线上中文活动


↓欢迎报名参加每月免费公益活动
活动针对海外学生及家长设计

请扫码进入我们Eventbrite的主页面报名

http://preplingo.eventbrite.com


直接在本文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教育话题↑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活动页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从TOP70到TOP10,多晚都无法阻挡的求学之路!七七届高考生比交白卷生多几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更加理解和钦佩教员回看股市的历史!现在的波动算什么?《追寻价值之路》美国入境/籍档案--女演员葛丽泰·嘉宝刘雯?井柏然?2022惠宜家长讲座第七场预告:阳光男孩录取St. Mark's School 留学之路的抉择与成长这事让孩子变丑变笨,不能大意!不走弯路不焦虑,科学解读“口呼吸”花田鸡之死:如何防止“意外”成为必然?看了央视力推的新剧《大考》,我才明白青春期的孩子哪三件事千万不能碰看完上海中考我真的慌了!不会精读的孩子有多吃亏?幸好有个复旦讲师的读书会!孩子性格更像妈妈,还是更像爸爸?这个回答出乎你的意料!清华名师助力艺术梦想 开启艺术留学之路海外趣事 他乡胜故乡一个“痴爱”悉尼老汉的故事不焦虑不沉闷,《大考》做群像教育剧有新配方报告:回顾主机游戏40年发展,如今游戏是变贵还是更便宜了?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 | 比尔·盖茨推荐的《成长的边界》身材焦虑,身份焦虑,内卷焦虑...到底该如何应对焦虑?睡前焦虑,为什么会要了年轻人的命? | 写社会女装店用“壮硕模特”引争议!是拒绝身材焦虑,还是另一种反歧视?网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安倍被刺身亡的第43日,安倍经济学之路越走越窄囤到货了,可是为什么我更焦虑了​为什么说美国第一例脊灰的发生并非偶然?这个从大凉山走出的博士,只道出求学之路的一半苦2022年4-6月31本读书笔记汇总和书单影剧推荐俄乌冲突已半年,究竟打出了什么所以然?海天酱油被骂上热搜:国内添加剂,出口纯天然?官方紧急回应:完全合法!我太自私了上大学这么久了还不会做笔记?英国大学生笔记学问!过去15年, 孩子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美国读书,让我告诉你有什么不同……最新俄乌战争纪录片《开战之路》中英文字幕火到全网都打卡,补钙我还是更服它!外酥内软,一出炉就被抢疯了来自家长的读书笔记 | 《原子习惯》引申出8个培养娃好习惯的方法读书笔记的终极指南:五步轻松输出读书笔记龙卷风健康快递 179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