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别做梦,AI救不了你的爱情 | 一场穿越2042的直播

别做梦,AI救不了你的爱情 | 一场穿越2042的直播

科技

Sayings:

你是不是也跟我有过同样的感受——


对爱情不抱太大希望了,但偶尔也想谈一场恋爱感受被爱;

不想结婚生娃又害怕孤独终老,不想一直当社畜又不知靠啥养老;

工作让人头秃,生活又不如意,却找不到人吐槽……

它们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人往何处去?” 我们跟国际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李开复,著名科幻作家、编剧陈楸帆聊了聊。

最近他们共同完成一本书:《AI未来进行式》,研究了大量专业资料,走访大量 AI 公司,预测它在未来的发展布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怎么落地。

比如跟 AI 恋爱,不必担心对象出轨;AI 陪我养老,至少不用孤独死去……但李开复有句话让我打了个寒颤:
“千万别被 AI 骗你的感情,它绝对没有真心爱你”。

我们还聊了很多:“可以用 AI 复制去世亲人的记忆吗?”、“可以靠 AI 养老吗?”、“ AI 能治好我们的心理疾病吗?”……

如果你错过了直播,可以点击下边的视频看看,为 20 年后的自己,提前预演一遍人生。



 张伟:
欢迎各位来到新世相 live 直播间,我是这次直播的主持人,新世相的张伟。

今天的主题叫“去往 2042 ”,20 年后如果我们进入 AI 时代,它有哪些可能性?

AI 世界里,生活便利和硬件的“优良指数”会变得很高,但大家最想知道——

如果我跟人的爱情实在不抱希望或者是遇到问题,那我能不能从硬件包括软件上,来解决爱情问题,你现在是乐观的吗?
 
 陈楸帆:
有个朋友做了一篇人类学的非虚构调查,一个叫 Replica 的产品,它有点像一个 AI 帮你学语言的助手,有个虚拟角色跟你交流,很多中国学生会用它来学习英文,日常就跟 AI 对话。

调研下来发现,非常多中国女孩用这个技术平台来谈恋爱,比例远超其他国家。

这背后反映出非常多问题,包括说我们现实生活里的爱情,是否十分让人失望?尤其让女性失望。

她们可能跟虚拟 AI 形象这种非常流畅的交流过程中,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能获取情绪价值。

而这种情绪价值可能在真实人类身上,不管男性还是女性,TA 都达不到。

一方面是技术不断进步,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AI 可能比真实人类更懂得如何取悦我们自己,因为它能分析你非常多的喜好,分析你说话时细微的情绪变化。
 
我觉得这东西非常有意思,就是我们说起一段关系时,你对他的期待是什么?

你希望有一个让你特别舒适,满足你所有预期的完美对象?还是我们也能接受一些痛苦、摩擦、阻碍,从而完成自我成长?

我觉得这是完全不同的,尤其对于关系的理解。

 李开复:
跟 AI 谈恋爱这个问题,我会建议大家:

如果哪天你在一个 chat room 里,见到一个很可爱的异性,你知道 TA 是 AI ,但还是忍不住跟 TA 谈恋爱了, TA 看起来表现得很爱你。

你一定要记得, TA 绝对没有真心爱你, TA 只是模拟了一个爱你的方法,千万不要被这样的 AI 骗取你的感情。

第二个建议就是,可能很多人希望哪天能做出跟人一样聪明的 AI ,能做出 super intelligence (超级智能),千万不要这样希望,这天发生的时候,人类的灾难可能就来了(笑)。

 张伟:
你们想跟 AI 谈恋爱或者体验一下这个关系吗?还有人问你会和 AI 聊天吗?
 
 陈楸帆:
我经常跟 AI 聊天,很多时候会问一些现实里不太容易跟普通人聊到的问题。

比如你相信神的存在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就很想知道 AI 的答案是什么,我们都互相当做树洞一样。

 张伟:
如果我们不是很前沿的研究者,想跟 AI 多聊聊天,有哪些地方可以去聊?
 
 陈楸帆:
像微软小冰大家肯定都比较了解,专门做这种 chatbot 的很多,国内基本上都是功能性为主。

比如你用一些智能家电,它会有一个 AI 助手。然后像我爸妈特别逗,因为家里好多家电都是智能的,电视有自己的名字,空调也是,他们就经常叫错。

想叫电视的名字,但叫成了空调的名字,结果空调开起来,电视没开,他们还得拿个小本子,把各种家电名字全都写下来。

我觉得这是智能时代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张伟:
有一个观众问,如果你的爱人离世,你愿意把爱人的记忆交给AI 吗?这种期待你觉得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潮流,去推动技术的发展吗?
 
 陈楸帆:
其实最近都有好几个 case 都发生了,国内跟国外都有用 AI 来学习逝去亲人的一些语料,然后把它变成像自己逝去的亲人跟你聊天,或像离开自己的爱人去交流。

这代表了一种非常普遍的人类情感需求,我们会去祭奠先祖、逝去的亲人、爱人等,希望把他的一部分留存在我们身边,我觉得这个无可厚非,然后 AI 确实现在可能做得不太完美。

但你想象一下在未来,如果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我们把他所有的数据都保存下来,然后交给 AI ,那我们是否能够去构建一个非常接近于这个孩子的聊天、行为、反应这样的一个模型或者虚拟人。

这个虚拟人是否也具有某种程度上所谓的人格,他的生命可能是无限的。
 
如果你把他放在云端的服务器上,我们要问的就是:

这样一种感情,它是否真实有效的对吧?它会否让你觉得我背叛了真实的亲人爱人,我把情感寄托在科技的附属物上。

最后你会发现唯一真实的,不是说我们构筑的环境技术本身,在于你的感受。

对于他者与你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连接和纽带,它唤起你非常多的记忆,你跟这个人相处过程的点点滴滴,这样一种情感它必然是真实的,否则你不可能感受到这样的一种波动。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那我觉得 AI 它做的事情是非常有益的。

但它可能要被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你不能因为 AI 服务,导致你觉得真的灵魂在这个 AI 的以后,想要把它复活出来,可能会超出技术伦理的界限。



 张伟:
2022 年有什么我们看过的科幻,或者是讲过的科幻已经实现了吗?
 
 陈楸帆:
叶永烈先生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里,有很多都已经成为现实了。包括说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人造肉的培育,用基因技术改造农作物,做家务的机器人,路上可能有无人驾驶的车等等。

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量子通讯、脑科学、材料科学、太空技术,有很多都是在原来科幻小说里,很多很多年前就已经幻想过的。

我们现在去想象 20 年后的生活,就像我们回过头去看 20 年前。比如 2002 年那会儿,那个时间点你能预测到现在我们所有的一切吗?

包括智能手机,工作、娱乐、社交大部分都在一个虚拟化的环境去进行,我们的出行高度依赖于扫码这样新的一个身份识别系统。

所以我觉得,很多技术它可能未必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在社会具体层面上的实施和应用,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水平。

 张伟:
过去这几年,有没有哪些事情让我们可以兴奋地说,哇这真的已经进入 AI 时代了?
 
 李开复:
我觉得最大的例子是 DeepMind (由人工智能程序师兼神经科学家戴密斯·哈萨比斯等人联合创立的Google旗下前沿人工智能企业)做的 Alpha Fold 2 。

因为,蛋白质的折叠一直是生物领域一个巨大的未解问题,一旦折叠了之后,我们就有可能更容易能发明新药,对于新病毒的未来制药有特别大的影响。

过去这一两年,AI 已经能把几乎人类已知蛋白质都折叠起来,这对科学是一个特别巨大的贡献。
一方面 AI 解决了人类没办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完全不需要用任何物理介质,只要把一个结构输进去,它就能算出结果;另一方面,AI 对未来的制药带来很大的福利。
 陈楸帆:
我比较感兴趣是像 GPT-3 这种预训练的模型,它以非常惊人的水平来进行自然语言的理解和交流,回答很多问题,甚至模仿一些逝去的名人科学家来跟你交流,也可以进行一些创作。
 
比如张伟,我记得你大学时是诗歌爱好者,现在 AI 能够写出非常像样的一些诗句,甚至还可以加入到小说的创作,这方面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因为以往我们觉得,涉及创意性的工作可能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现在 AI 非常多的一些进展会让我们开始怀疑这件事。

我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人跟机器会是一个长期协作的过程。

比如说艺术家开始用 AI 的工具进行创作,然后也会有很多传统的拍卖行,会允许 AI 的作品参与进行拍卖。

它就进入了一个话语体系,获得自己的价值,未来它会变得越来越剧烈。

 张伟:
根据这样的一些测算和推导,比如我们就说在 20 年里面,会有哪一些可能?

 李开复:
第一个可能是 AI+医疗会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20 年以后,我们预测那时候出生的人可能可以活 100 岁,而且是很健康地活到 100 岁,甚至还可能活到 120 岁。

第二个可能是我们可以从重复性的劳动解放出来。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做很多重复性劳动,比如洗碗扫地或者是机械性地回一些 Email ,很多白领 “复制粘贴” 助理型的工作,这些都会被取代。
 
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没有了,而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做重复性工作,以后只要把这些工作交给 AI ,20% - 80% 的时间就被释放出来,做我们擅长或喜欢的事,这也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改变。



 张伟:
对于这种正在到来的变化,我们不想说等你们去努力,我们享受结果,有哪些方法可以参与其中,不知道开复老师有建议吗?
 
 李开复:
很多公开的课程可以上网上,美国的网站有Coursera、Udacity。可以到 Coursera 上吴恩达的课程或者到 Udacity 上 Sebastian Thrun 的课程,他们都是 AI 的大师,讲得也很强很容易通俗。

另外我觉得可以买一些科普的书,包括以前我写的书,可以去学简单的 AI 编程,用 Python 来做一些简单的 AI 实验。
 
这个技术其实未来太重要了,懂一些皮毛也好,都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 AI 有没有用,帮助我们事业的发展。

学习 AI 技术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但不要认为说每个人都要成为 AI 专家。

就像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是电脑软件、手机的受益者,但不代表我们都会去做一个软件或者 PC 、手机。
 
 张伟:
如果我很难确定它是不是重复性劳动工作,到时候如果我的工作可以被替代,除了去做服务业之外,我现在可以想我未来做什么吗?

要提前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吗?或者说我要完全抛弃现在的技能,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
 
 李开复:
这个工作取代不会来得这么快,不会说一分钟之内所有工作就消失了。

比如在银行做柜台工作员,(出现)线上支付、移动支付后,柜台员并没有消失,他们还是能做更高级、更难、更具沟通性的工作等。

我们可以把这当做一个案例,就是在你的工种里,你可以想象不是整个工作,而是部分任务被取代了,那你会在哪一些是较难取代的?你是不是要花时间把这个部分做得更好?

另外,有些工作确实会被彻底取代的,那这些工作的从业者就得尽快重新训练新的技能了。

当然能用过去的经验是最好的,但往往要重新训练 AI 不能做的事情,它通常都不是特别机械化,特别重复性的,它可能需要一些推理思考、沟通,汇集不同领域的知识等等。

还有一些工作,你不会把它当做服务业,因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比例太大了,AI 一时不能胜任。

比如销售、做市场的、人力资源的,相对不容易消失,而做简单的财务、法务、文字的重复工作,相对容易被取代。
 
在这本书里面,我有画一个二维的图,图里可以看到工作消失的速度和维度,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些评估。

最后想一想,我每一天的工作里,每一个决策需不需要超过 5 秒钟的思考。

如果大部分都不需要,就是重复性工作;如果需要的话,被取代的难度跟概率就会降低。



 张伟:
我们收到很多用户来信,@MMG问 AI 养老有可能在 20 年后实现甚至普及吗?另一个用户@惬意时光也在问 AI 能不能担负起陪伴老人的重任?

大家可能对未来老年生活都有一种不确定的或者不安全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说我不想有孩子,我想独身,那我可能更加考虑这个事。

对于未来 AI 在医疗尤其在养老会带来什么样的图景,我们可以怎样过老年生活?
 
 李开复:
理论上来说, AI 可以做很多照顾老人的事情:帮老人做菜洗碗,陪伴老人帮他们洗澡等等,可以做到 20 年甚至很长时间。

但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下整个社会结构,如果很多重复性工作都消失了,人到底应该做什么?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需要关注的实质是,很多现在的蓝领白领工作会消失,剩余的工作有很多创意类发明类战略类的工作, CEO、艺术家、科学家,这些工作都有比较高的门槛。

但现在做重复性劳动的人,他们会有哪些新的工作机会?

我认为服务业会是一个依然存在,而且会需要更多人的一个领域。服务业是有温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情信任,人总可以做得比机器更好。

机器模仿人的细腻感情关怀是很困难的,就算模仿得不错,我认为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接受冰冷的机器“伪装成人类关怀”自己。

但机器没有内心,没有真的思考,只是被 program 成关心你。我觉得一般人不会接受,尤其老人更需要亲人或者是至少是人的关怀,而不是机器的关怀。

第二个问题是,老人真的希望机器人帮他洗澡陪聊,还是希望有一个人来帮他做这件事情?

我们其实看到过一个创业项目,就做了机器人来陪伴老人,最后发现老人最喜欢用的功能就是客服。

老人并不是真的要客服帮助,而是希望找个人来陪着聊天,为什么我孩子今天不来看我啦,你来看看我孙女多可爱,老人渴望人的陪伴。
 
未来,开车、洗碗等等简单重复工作的从业者面临着被机器替代的可能,其实可以考虑转型做类似照顾老人等关怀型工作,这也是未来社会的刚需。

一方面也是让下岗的人有渠道来找到新的工作和下一个阶段的人生方向。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养老我会希望有很多智能化的东西帮着防止老人摔倒。

提醒老人吃药,提醒老人去看病,发现老人有什么症状,很大程度帮助老人的安全和健康。

但它是一个隐藏在房子里的东西,它不是一个机器人跳出来,假装做你的服务者或者陪伴者。

这些提供服务和温暖的关怀工作,我们还是应该让人来做。
 
 陈楸帆:
通过跟 AI 或者说很多机器人交流的过程中,你能够发现一点:

人是不断把自己的一些预期,投射在其他物体个体上面。

我们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包括你很喜欢一只小猫小狗,那你会自然地把很多它的行为举止,理解为它对你有情感依赖,会有情感互动。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在人跟机器跟 AI 的一个交互上。

很多时候不是说机器对你有什么样的情感,而是你希望从他身上感受这种温度。

我觉得年轻一代非常习惯这种像二次元、纸片人的恋爱、虚拟偶像等等,就是大家已经非常接受这样一种新型的情感关系。

但我也是比较相信开复老师说的——

到最后虽然这一切都能做得非常完美,像人近似人,但你还是会觉得人跟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和交流,还是没办法被替代的。



 张伟:
随着 AI 发展,比如抑郁症、焦虑症这些问题会因为人更爱独处而发生变化吗?AI 对心理健康疾病的治疗会有什么帮助吗?
 
 李开复: 
我觉得有一些信号是让我们比较乐观的。

在美国,无论心理医生还是心理辅导师收费很贵,让他们随时陪伴是不太现实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不能每天找心理医生聊天,但 AI 可以随时都在,它做一定的陪伴功能是有效的、互补的。

人类医生是不能被 AI 完全取代的,但可以做一个 24 小时随时响应的“AI小助手”。我们看到有人用 AI 做了一些热线,去帮助可能临时打这个热线的人。

一些自闭孩子如果能用 AI 陪伴,这个要非常小心地做,因为他们不喜欢跟人接触,怎么去做这样的环境,还是一个科研题目。

可能要用 VR 的方法、元宇宙的方法,但又不能让他们觉得太逼真了,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解决,但有希望用 AI 来做补助的。

就像我们看 AI 可以做医生助理、老师助理,应该也可以做心理学辅导等等。



 张伟:
我们现在把很多重复性劳动赋予了幸福价值,比如洗碗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等等。

当我们客观来看待,我真的可以不用洗碗时,人可能有更多机会去寻找或重新讨论什么叫幸福。

因为 AI 时代的到来,没有了劳动,幸福会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

 陈楸帆:
我觉得不同的时代,大家对幸福的定义非常不一样。

比如我父母在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一点点物质上的满足,她们会觉得幸福感非常强烈。到了我们出生的时代,物质相对来说比较富足一些。

所以可能到 20 年后,大家根据你所在的位置,所从事的工作,(幸福感)会有非常大的不一样,对劳动的定义也不一样。

可能会用更多时间去从事更有创造力、更能制造没那么机械重复性的工作,或对整个社会有更多贡献的工作,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幸福和满足感。

我相信在那个时代我们是以一种付出分享,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以那样一种好标准作为幸福感的来源。

可能这个回答比较正能量,但我真的是这么想的。
 
 李开复:
我觉得人的幸福感,其实是这几千年培养出来的,包括我们的 DNA ,自我适应难度等等,这个调节是需要时间的,但 AI 又确实来得非常凶猛,所以我们真的非常需要去做一些调整。

今天可能基于短期的感官刺激,能够看很爽的内容、多挣点快钱,这些东西慢慢确实是需要淘汰的,这类的事情会有很大的改变,需要更关怀社会,需要关怀共赢。

还有就是自我实现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能创造的价值,我们怎么样能够最大化自己对世界上的贡献和影响?

我希望有各种新的方法,人有更大的醒悟跟觉悟,很大程度这是人类的一个进化。



写在最后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人该往何处去?”

或许你可以从《AI未来进行式》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他们以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最合乎逻辑的方式,推演出了 AI 在 20 年后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眼前预演一遍。

但无论如何,我都想告诉你:“我们会找到办法的,我们总有办法。”



编辑:袁三点
   晚祷时刻:

来想象一下:
你希望 
20 年后的自己
过着怎样的生活?


 别担心未来 

 我们会找到办法的 

 我们总有办法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沈逸:在焦虑中续命的北约,救不了自己的"脑死亡"日本冲绳医生很绝望:连能救的命都救不了椰树的直播间擦边?比它魔性的直播间多了去了。。。快看,你的爱情和秋天一起来了 | 48小时CP三天票房破亿,可他救不了中国动漫糊塌子和肉皮冻李诞的前妻梗,救不了国产脱口秀东北人,拯救不了黄桃罐头 | 消费达耳闻EP04|右滑开启一场算法和多巴胺的爱情游戏老婆离了实控权丢了,薇娅救不了黯然出局的家纺大佬刘畊宏救不了你的身材,但姐妹可以中科大12岁天才尹希加入美籍,竟宣称“就算美国再乱,我也不会回中国”做梦,是对苦难最好的哀悼抱歉,她的演技,救不了这国产烂剧为啥疯狂星期四也救不了肯德基?省省吧,群嘲她,也救不了内娱和国内强力部门打官司的经历知行合一:投票不是因为有用没用,而是因为投票体现了你的价值观,你的行动力游戏订阅,救不了微软和索尼的「主机危机」周杰伦也救不了美特斯邦威周杰伦救不了整个华语乐坛这个七夕,你的爱情剧本会带你遇见谁?丨用测评寻找相似的TA你常做的梦,暴露了你的秘密国潮救不了“假洋品牌”100年前贵妇化妆有多讲究?这场穿越时光的美妆典藏展,每一件都超乎想象!用新手机首拍的照片名和利,救不了李雪琴你的口头禅,暴露了你的性格和家庭沈腾救不了国产喜剧你的思考方式,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Costco本周门店实拍:从双向奔赴的爱情到双向奔赴的病情?用不了几年~别指望爱情能治好你的孤独|给孤独者的直播教育随笔(93)关于高中《语文》课文后面思考题的思考A爆了的她们也救不了这部剧:全职妈妈回到职场就逆袭?太不靠谱!张子枫也救不了奥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