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枫也救不了奥数
奥数班,一个曾在不同时代让学生们闻风丧胆的名字。
之所以闻风丧胆,一方面在于其功利性,另一方面,恰在于其非功利性。
能进奥数班的大致有两种学生,一类是本身对数学有天然热爱的孩子;另一类就是为了实现升学,被家长强行扔进去的普通孩子。
进奥数班就意味着加入了竞争
奥数班当然是残酷的。像数学这种高智力密度的学科,不是会与不会的区别,而是“绞尽脑汁”与“轻而易举”的区别。
因此,奥数班也成为划分“天才”与“普通人”的营地。在真正的天才对比下,大多数普通学生,或会迎来自我认知的冲击与重塑——我不是“天才”,我应该继续吗?
《天才基本法》里张子枫饰演的女主角林朝夕,在看见自己与“天才”之间的巨大鸿沟后,选择了退出数学领域,过上按部就班的生活,“自甘平凡”。
平凡当然不是天才的反义词,也绝不该成为自卑的原因。相反,恰因平凡者才是大多数,在激烈的竞争秩序之下,在功利主义导向的世界度量衡里,平凡者的热爱才值得坚持。
《天才基本法》里的林朝夕
承认平凡和发掘自己的潜质,是否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
相较于过往影视剧作品的天才叙事,《天才基本法》放弃了爽剧式的故事。虽然以“天才”作主角,但剧中唯一的天才法则与天才无关,若要概括,只一句话:“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
热爱+努力+坚持。虽然听上去有些鸡汤,但即便猜到结局,故事依然能打动相当一部分观众,这是“过程”的魅力。
看完《天才基本法》,让人想起《当幸福来敲门》里,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男主角克里斯最喜欢用这样的句式开头:“那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鸿沟”
林朝夕与不少数学爱好者一样,当她发现自己无法成为天才后,选择了放弃。
在父亲老林的影响下,林朝夕自幼与奥数结缘。但随着自己与真正的数学天才之间的差距暴露,挫败和自卑逐渐击退了她对数学的热爱,最终,林朝夕放弃了数学,考到大学的哲学系,相亲、求职,准备度过平庸的一生。
直到一天,一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让林朝夕偶然回到了11岁那年,并参加了暑期奥数集训营,重新卷入了数学的风暴里。
儿时的林朝夕
在一次次经历熟悉的“心流”过程中,她豁然发觉,自己当年曾放弃的梦想、辜负的光阴,都在命运的垂青下具有了重新弥补的可能。
虽然穿越的设定有些老套,但《天才基本法》将“普通人”与“天才”的楚河汉界打破,通过一个“平庸的自己”与曾经“有点天赋的自己”之间的接洽和映照,走进了大多数观众的世界里。
不可否认,对于一些特定的学科,“天赋”几乎是必需的。尤其是被称为“万科之母”的数学界,向来就具有一定的“天才崇拜”“精英崇拜”文化。
不过,数学之美,往往在于那些无边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奥数班的存在,原本应该至少具有两项功能:一个,是作为筛选机制,帮一部分学生夺得竞赛加分的筹码;另一个,是帮助引导数学爱好者继续探索数学的魅力,擦亮自己心底的火苗并用热情灌溉之。
林朝夕认为,参加奥数集训营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快乐
《天才基本法》里集训营的老师张叔平,就是坚定的竞争机制拥护者。他坚信天才需要用残酷的丛林法则来喂养,并坚持通过“极限施压”筛选出真正“有天赋”的孩子。
“对于现在的社会制度来说,学习对大部分人来说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这话也许稍显极端,但并不出错。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大多数学生都需要面对选拔这一关。
当年未能考进特训营的林朝夕就承认了这样的逻辑,她始终没能脱离“成绩好—进竞赛班—拿奖—有前途”这套潜移默化的价值体系。
不过,反而是真正的天才——她的同学裴之和父亲老林,有着另一套理解逻辑:
“在真正的数学难题面前,每个人都是穿开裆裤的孩子,奥数可能适合5%的人学习,也可能适合10%的人学习,它有可能有趣也或许枯燥无聊,但无论极具天赋的学生,还是愿意付出极大努力的学生,都理应得到更多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林朝夕和父亲老林
老林是与张叔平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拥护者,更看重数学的趣味性和方法,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热忱。他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普通学生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人。
这是真正热爱数学的人会说出来的话,是希望绽放数学自有的生命力,而不是将它作为选拔体制的枯燥工具。
事实上,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不是林朝夕,他们无法从小就确定自己热爱什么,还具备实现其热爱的天赋。
“反天才”的天才主义
1978年3月9日,中国科技大学迎来了2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他们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国首个“少年班”成员,被称作新中国“知识荒原上的少年突击队”。这群孩子里,年龄最大的是16岁,最小的只有11岁。
然而,这些孩子里最出名的三位“神童”,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却在几十年后分别以出家为僧和患上精神疾病的结局向时代落幕。
我们熟悉的“天才叙事”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爽剧”模式,一类是“伤仲永”模式。
“少年班”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伤仲永”模式代表,人们总是为这类叙事感到叹惋,皆因天才最终没能出人头地,没能满足社会的期待。
《天才基本法》中的林朝夕放弃了对数学的深造,选择了当普通人
某种程度上,“天赋”的确是珍贵且脆弱的,得不到良好的后天培训环境,天才也可能沦为庸常。
不过,这种堪忧也折射出,“天赋”是个太年轻的词语,它过于倚重一个人早期的灵性和悟性,忽视了热爱与毅力在漫长人生中起到的作用。
人们为选择攻读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状元钟芳蓉惋惜,即便她正准备踏上自己选择的梦想田野,所谓“过来人”却在担心她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专业,走上了死路,是为“不自量”,甚至是“不自爱”。
坚持阅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成为当代刻奇对象,他已不再是少年,人生却并没有因为热爱而被改变,现实生活的最短木板并没能得到延伸。于是人们依然扼腕:一个没有过人天赋的人,偏要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在精英学科上,是为“不自知”。
《中国梵高》剧照
所以,大多数人其实只能接受某些特定的、被主流社会认可的天赋。一个打网游“颇有天赋”的孩子,不会被父母允许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电脑;但一个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的聪明孩子,就可能会被如获至宝地送进奥数班,加大火力进行培养。
反之,过度放大“天赋”的作用,也会忽视一个人成功或失败背后的诸多现实条件,比如个人毅力、人文环境,包括机会和运气。
因为具有了与能力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年轻有为的北大数学教授韦东奕也可以是爽剧主角,会成为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塑造天才几乎是当代社会的惯性,尤其是当一个天才不修边幅、外形平平,还有些异于常人的生活习性,一种利用天才来达成自我安慰的话语便形成了:你看,果然“天才”都是“怪才”,怪不得他能轻而易举当上北大教授。
《天才基本法》中“邋遢”的老林
被埋没的天才有多少,现实世界是数不出来的,不依靠世俗设置的定律,不依赖功利世界的标准,天才之誉,倒显得像江湖骗子。
说到底,天才崇拜在许多人心中仍是一种精英崇拜罢了。而众所周知,要成为精英,并不非得需要天赋。
《天才基本法》里的两名天才,一个是老林,年轻时陷入论文抄袭风波,后来为抚养女儿选择退出学研之路,做保安,做会计,过着粗糙平凡的生活,丝毫没有享受到“天才”的光环。
另一个天才裴之,纵然拥有超凡天赋,但同时也有着家庭情感方面的困境。他发现,自己不可能脱离世俗去获得幸福,只能先解决心灵和感情上的症结,才可能像所有追梦者一样继续前行。
裴之发现,自己不能脱离世俗去获得幸福
而不是“天才”的那一拨人:林朝夕、陆志浩,却能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一个“超常”的成绩;自认缺乏奥数天赋的张叔平,也能通过迎合这个世界的法则,在教育界混得风生水起。
这么看,《天才基本法》其实是反天才的。
数学不仅是工具,也是语言。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你所热爱的一切,都将带领你前往一个广袤的宇宙。
生命里的一部分
林朝夕穿越回到11岁,重新坐在桌前,面对着当年被自己放弃的数学题,再次享受到了全身心投入解题时那股贯穿大脑的“心流”。
这种心流类似写作者的灵感,它类似舞者轻盈的腾空一跃,那一瞬间的东西,有着永恒的美丽,让她确信自己深爱数学,确信自己能从中获得能量和生命力。
曾获奥斯卡大奖的动画片《心灵奇旅》里的“Spark”也有异曲同工之意,灵魂的火花,并非指功利的成就和宏大的人生目标,而是“想要生活的那一瞬间”,是一片落叶,一绺阳光,一瞬间的“心流”和平静。
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学生,在那一瞬间都忘掉了分数,忘掉了奖项,仅仅去享受它。那一刹那也因此带来了短暂而永恒的心灵公平,擦亮了一门学科真正的魅力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天才基本法》的英文片是“The Heart(热爱) of Genius”,不是“the Brian(头脑)”,也不是“the Mind (心智) ”,天赋的头脑、智力,并不能解决心灵的困境,而后者,是关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生存哲学。
有一部以20世纪数学家纳什为原型的传记电影叫做《A Beautiful Mind》,它的中文译名是“美丽心灵”,而非“美丽大脑”或“完美大脑”,这个故事给予人启发和触动的地方不在于数学家本人的大脑有多么精密绝伦,而是他在自己薄弱的情感方面艰难成长,逐渐完善人本身整体性和主体性的过程。
《美丽心灵》剧照
天才是头脑的精绝构造,而热爱和信念是关于心灵的艺术。
前者让极少数人受到瞩目,让他们具有某种“非人性”的身份标识。而后者,可以作为多数人生命长河中重要的燃料,帮助普通人成为更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框定在天才的框架里。
这种启自感性的能量,这种跳出世俗、保持求索的赤子之心,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天赋。
写出《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在巴黎做流浪汉,交不起房租,房东却不忍心赶他出去,理由是:这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竟每天都神采奕奕地阅读报纸,当他阅读的时候,他所呈现出来的模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流浪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仍以数学为例,有人用尽一生去求证一道数学难题,也许生命结束之时也没能得出答案,但他们往往能被世人定义为一名“数学家”。
大学里那些真正选择念数学系等纯理论学科专业的学生,也当然不都是裴之,而更多是林朝夕,甚至连林朝夕的天赋和运气都没有。
有数学专业的观众这样发表对《天才基本法》的观后感:我选择数学,并非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天赋开辟创造,而是希望将自己作为数学这座庞大宫殿里一个虔诚的拾阶者,在这门深深吸引我的学科海洋里自由遨游,并努力为自己争取游得更远、更畅快的体验。
平凡人在求索之路上经历过的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岁月,会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天才。
就像《天才基本法》原著小说里林朝夕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即便精卫填不平东海,夸父追不上红日,可认真付出,将来都作数。”
“高级”一点的表达,或许就像电影《万物理论》里,饱受身体局限的天才霍金在演讲上所说:“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渴望了解世界潜在的自然法则,应该有什么很特别的关于宇宙的边界情况。……人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多糟,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莫奈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