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全球化、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
作者在《再全球化与结构性调整》中提出了再全球化在经济方面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同地协同化(Co-location)和近地化(Closization)。简言之,为了修复“超级全球化”(Dani Rodrik语)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和“一国内部的不平等”(“两个不平等”),在G2各自的主导和影响下,生产和研发的全球布局正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构,能够本地化的尽量本土化,不能本土化的,尽量近地化。
再全球化除了经济方面的特征,还有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特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要承认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是与再全球化相伴相生的,这首先是一个事实而非理论。正因为全球化的前期阶段出现“两个不平等”,所以部分国家和部分群体才起身反对。部分国家认为超级全球化令本国利益受损,因此反对特定国家,“民族情绪”越来越强;部分群体则认为超级全球化令经济成果尽享于精英,平民成为代价,因此“反精英情绪”愈演愈烈。上述两个反对,正是当前全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两个基本来源。
当出现国家间的反对和群体间的反对后,被反对者也会条件反射般的起身反对,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最终在各国内部完成合流。美国平民反对精英的民粹主义,最终被导向针对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中国大陆应激而生的民族主义情绪,则逐渐扩大为针对“富人”的民粹主义。
无论是民族主义还是民粹主义,它再次出现并扩大于这个时代,都有其原因和影响。
民族主义出自群体化和历史自豪的心理诉求,它能激发斗志,型塑本土文化价值,具备意识形态对经济活动正面影响的通常属性。无论是日本的“昭和男儿”感召,还是韩国全民捐赠黄金应对IMF危机,乃至于美国在二战中首次实现武器装备的大规模生产,都是“民族情绪”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深刻而直接的影响。民族主义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扩大本土市场”这两个可能的正面效果。民粹主义则出自对阶层不平等的不满,它将促动再分配的调整。
但另一方面,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又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将无可避免地导致排外,从而走向封闭。持续而过度的民族主义将导致市场和文明的海外扩张受挫,从长远而言也将折损扩大本土市场的正面效果。民粹主义的失控将导致平均主义诉求的泛滥,会导致显而易见的财富外流。
上述小结如下:
为了对抗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上述负面影响,超越民族界限和经济阶层界限的意识形态就成为各个大国在政治上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民主自由,还是命运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在向海外昭示自身并非封闭,都是在对抗民族主义的缺陷;无论是认可经济游说,还是反复强调是一家人,都是在对抗民粹主义的缺陷。
但时代的尴尬在于,再全球化是以减轻海外依赖为前提(全球在地化、同地协同化),海外依赖的收缩必然导致内部依赖的扩大,因此意识形态的选择会比过往更加顾忌内部,而G2内部都正处于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影响扩大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善于通过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去进行内部扩张的经济部分,很显然会获得至少是短暂的利益。
但如前所述,就长远而言,过度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封闭、限缩未来的发展空间。就此而言,在顺应时势之外,不同主体还应当主动作为:
1、官方而言
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成为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民间舆论会自动导向两种情绪的前提下,官方应当尽量给两种主义和情绪降温,而不是为其加热。继续加热可能会“一时爽”,但不久之后就会受到反噬。
应当鼓励并发展既包含又超越民族精神的文化内容载体,更加强调文明的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应当严格限制网络舆论愈演愈烈的民粹主义言论,因为民粹主义关于再分配调整的警醒已经实现,当前网络上的民粹主义热点议题基本是善于利用民粹主义去获得经济利益的个体在主导,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决策层关于经济发展的言论、判断和布局。
既已了解再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相关影响,在涉及民族情绪的立法上,应当慎之又慎。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在于社会共识,当一项具有巨大争议的社会议题出现在重大立法中时,应当反省这项议题是否已经有成为法律的足够共识。或者说,在现有立法技术下,究竟为何不能提前弥合各方诉求,而导致出现巨大舆论争议。
2、企业而言
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与再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通过作者过往数年的著述,可以了解这个过程的来龙去脉,也可以理解为何曾经全球化做得最好的企业,今天也在受到这两种情绪的影响。
除了之前作者分析过的近地化机会外,对部分产业和企业而言,再全球化下的民族情绪(以及未来可能因再分配调整而出现的可支配收入扩大),会带来本土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因此认可、理解和引导本土消费者,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机会。
但更长远而言,过度依赖民族情绪的产业和企业不会走得太远,因为科技发展本身仍是以开放和包容为前提的,全球市场也永远比本土市场更大。未来的竞争仍然是关于开放和包容的竞争。
3、个人而言
努力尝试从再全球化这个视角去理解不同国家在当下出现民族主义、民粹主义风潮的原因,不要归因于简单的“主观错误”或“决策失误”。坚持从全球的视角去认识本土,而不是从本土的视角去认识全球。
以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