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回报超1500%!18年独爱一只,基金经理缘何罕见"长情投资"?"能者多劳"竟大有苦衷

回报超1500%!18年独爱一只,基金经理缘何罕见"长情投资"?"能者多劳"竟大有苦衷

财经

市场行情回暖,新发基金悄然升温,基金经理持续被推向“前线”,单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市场不禁追问:基金经理为何不能只管一两只产品,慢慢养大把业绩做好?



如果将此称为“长情投资”,全市场3548位基金经理中,能做到这点的权益基金经理很可能只有11位。除朱少醒和杨谷这两位公募“长青树”外(朱少醒近18年在一只基金上的任职回报超1500%),主动权益的“长情投资”更是少之又少。


表面上看,管多少只产品是基金经理个人选择问题,但实际上却与基金公司商业模式、产品策略有密切关系。更为本质来说,这种“能者多劳”现象还是强势银行渠道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裹挟”的结果。在这种不由自主情况下,产生了基金经理对多只基金“复制式”下单、基金公司给基金经理强行“挂名”等现象。


“长情投资”基金经理仅有11位


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15日全市场共有3548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从1只到23只不等,其中有846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数量为1只。但该数据既包括公募REITs产品,也包括货币基金、FOF产品等类型,且只统计了基金经理当前在管基金数量。因此,考察基金经理“长情投资”情况,要剔除货基以及过往管理过多只基金、在单一公司任职时间过短等情况。


经过上述处理后,目前在管基金不超过2只的基金经理中,有11人符合“长情投资”标准。



首先是被称为公募“长青树”的朱少醒。朱少醒自2000年6月起就一直在富国基金,历任产品开发主管、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目前是富国基金的副总经理、资深权益基金经理。他一共只管理过两只基金,一只是基金汉盛(2008年至2010年1月),另一只是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基金。后者自2005年成立至今他一直单独管理。朱少醒18年来为该基金带来了超1500%的任职回报,年化回报超过16%,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约为321.43亿元。


另一位是诺安基金的杨谷。杨谷的证券从业年限高达26年,比朱少醒还多了3年,但他平时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以至于他被市场认知的程度不如朱少醒。杨谷2003年加入诺安基金,一干就是20年,历任投资部总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等职位,现在是诺安基金副总经理。他从2006年2月至今管理诺安先锋混合基金,截至目前任职回报接近840%,年化回报接近14%,规模接近45亿元。


此外,长期只管一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有富国基金李笑薇、兴证全球基金申庆、建信基金姚锦等人。李笑薇证券从业时间同样超20年,2009年6月加入富国基金任职至今,现任副总经理,自2009年至今管理两只指数增强基金,管理规模160亿出头。此外,申庆长期管理的也是指数增强基金。相比之下,有基金经理在10多年从业中换过4家公司,任职基金数高达26只。


多数基金经理“能者多劳”


从券商中国记者观察来看,在近年基金大发展背景下,少部分绩优权益基金经理成为所在基金公司的“头牌”,在行情配合下持续发行新基金,使得个人管理数量逐渐增加。上述静态数据所反映的,正是这种趋势。


与此同时,8月28日A股行情回暖以来,新发基金数量已开始密集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全市场一共有94只基金正在发行中,加上从9月19日起排上发行档期的19只基金,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达到了113只。新发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绝大部分为基金公司的中坚力量,当前在管基金多超过4只,甚至还有基金经理从业以来管理的基金数量超过10只。另外,某位从业年限超20年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前后管过14只基金,目前在管数量高达8只。


“这是由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只要能发新基金就有钱赚(即收取管理费)。基金销售和托管等机构的经营,也都是从这个逻辑延伸出去的。在这个格局中,基金经理虽是基金公司核心资源,但大部分人也只能顺应安排,‘能者多劳’之下管理产品数量越来越多。明白这点,就很容易理解。”某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理财魔方金融研究员伊思贤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主要与基金公司的产品策略有关。公募基金不会像私募那样对投资收益分成,即无论公募基金是否帮助投资者取得收益,基金公司都可通过收取管理费等方式增厚利润。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越大,基金公司收的管理费越多,因此会希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


伊思贤还说到,投资者对新发行的基金热情往往会比较高,尤其是2020年、2021年那段时间,多数明星基金经理发售的新基金都会获得投资者超额认购,所以会看到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另外近几年,基金经理的离职率不低,离职后基金由其他基金经理接管也是原因之一。


长期被强势渠道“裹挟”


实际上,“能者多劳”现象不仅与基金公司产品策略有关,从本质上看是在强势银行渠道背景下的“被裹挟”行为。


某中型公募的产品总监和券商中国记者提到一个“持续营销遭拒”案例。近期市场回暖,该公募计划在某银行给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做持营。但该银行明确表示,这只基金不是在该行托管的,如果想进入该行渠道,只能让基金经理重新发一只新基金。该产品总监表示,这一现象少有公开报道,但在业内早已屡见不鲜。


“这在银行渠道是很普遍的,但里面的博弈要相对复杂些。”某中小公募市场人士对记者说到,同等情况下基金持营的销量会比新发差一些,银行更希望基金公司发新基金(尤其是绩优基金经理的新基金),银行也会为基金公司提供托管等配套资源。相对应地,绩优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进入银行渠道的最佳“敲门砖”,新发基金就成了必然选择。另外,发基金时往往会有主次渠道,A银行是托管行和主销售行,但B银行也会帮着卖,那么下次就要找机会回报B银行,在B银行也发一只新基金。


“当前格局下,银行依然是强势方,基金公司能这样长期维持下来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基金经理人数太多,哪怕业绩不错,银行也不一定能关注得到,更别提让你进入了。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基金数量超过股票还突破一万只,且单个基金经理(尤其是有名气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越来越多,甚至高达10只,而长期只管一只的基金经理少之又少。”该公募市场人士说。


此外,另一中小公募相关人士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持续发新基金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银行渠道倒逼的。银行是基金销售的主流渠道,且一直有着“赎旧买新”特点,卖得越多盈利就越可观。“基金公司的软肋在于规模,如果失去银行渠道,无论是新发还是持营都没办法上规模,即便基金业绩做得好规模也上不去。完全靠互联网渠道走红带量的基金经理,毕竟是少数的。因此基金经理如果只管一两只产品,就会牺牲基金公司和渠道的共同利益,特别是渠道利益。除了极少数稀缺基金经理外,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复制式”下单


面对上述情况,基金经理心有不满,但或许各方存在共同利益,也到不了大动干戈的地步。


“管理多少只基金不是基金经理自己能决定的,但不同基金经理的心态会不一样。我了解到,有些同行就是喜欢管多只基金,类似于自己有多个投资账户,且不论里有多少钱,账户数量本身也是一种存在感。但有些基金经理对此无感,管多管少无所谓,反正他都是一样管。像朱少醒和杨谷那样的案例毕竟是少数的,年轻一代基金经理,基本是一人管多只产品。”某中小公募投研人士对记者说。


南方某公募一位知名基金经理,最初管理2只基金,在业绩跑出来后陆续接手了4只,目前6只基金总规模超过了200亿,但占比大的仍是最初的2只基金。他对券商中国记者说:“我后面接管了4只基金,虽是公司的安排,但也符合我个人意愿。同一时间内我的策略是不变的,基金持仓标的基本一致。多只基金就用‘复制式’下单,这不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如果有基金有另外规定(如不能买港股或周期股),那再另外剔除就可以了。”


该基金经理明确说到,管理2只还是6只或者更多,不会对投资运作带来实质影响。“从根本上说,实际影响投资运作的是规模,而不是基金数量。我平时也看到,尽管有不少人管理的基金数量有所增加,但这并不会使得规模同步增加,比如一只50亿元,两只就是100亿元。更多时候是少部分基金规模较大,其他基金规模不会很大(比如接管时是几百万或几千万,后面业绩做的好会增长到几个亿)。反倒是个别时候会存在‘赎老买新’的情况,即一个基金经理接新产品后,会有投资者赎回他的老基金去买他新管的基金。”


但现实情况要更复杂些。“除外部原因外,基金经理管多只基金还和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股东对管理层的考核有关。此前就了解过某些基金公司管理层的考核,就有基金发行数量要求。这些年来,行业马太效应明显,个别头部公募在持续发新基金,但也存在不少迷你基金和清盘现象,浪费了不少渠道和投研资源,实在没太大必要。我们是中小公司,股东没有这方面的考核要求,更希望走精品化路线,核心基金经理会管理一到三只基金,但绝对不会管理十只八只那么多。”前述中小公募市场人士说。


还有公募人士对记者说到一个案例,此前某家千亿规模的公募为留住一名想离职的基金经理,强行给他名下新挂一只基金。因为管理不满一年就离职的话,基金经理去新公司的静默期会延长。这是一只通道产品,管理费较低,但基金公司答应给基金经理额外的管理费提成。即便这样,基金经理一年后还是走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闹僵了。

责编:王璐璐

校对:祝甜婷


百万用户都在看
泰版"暗战"!大佬宴请25位巡警,席间竟下令枪杀警长!重磅宣布,赴泰机票搜索量爆了
周末刷屏!袁冰妍遭禁言,四大卫视删除相关动态!事关苹果手机,韩国也宣布!"金刚狼"宣布离婚...
一代游资大佬发声!最强的增量资金来自这里,比平准基金更震撼
突发!远洋集团清晨公告:暂停支付!三大利好来袭,人民币直线拉升!股市能否大反攻?
"及时雨"降准,明日生效!释放资金超5000亿,央行再出大招!最新解读来了
利好来袭!华为、中兴突传重磅,1.8万亿资产全线飙升!美国神秘黑客身份锁定,什么情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基金清盘,基金经理"无基可管",要下岗的节奏?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升任高管!最新观点:当前市场类似于2018年…风声鹤唳!美债风暴席卷全球,基金经理寻找资金避风港公募鏖战ETF,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何时实现"每四人就有一人买ETF"?"不走明星基金经理路线!"国泰基金周向勇:坚持逆向思维,追求为客户带来回报的高质量规模A股跌破3000点,基金经理:现在不看多还等什么?轻薄的人世熊市之下,基金经理给了哪些有理有据的心理按摩?"鼓励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时面对投资者!"国投瑞银基金王彦杰:规模增长只是结果,让客户有信心更重要碾压明星赛道,基金"含金量"战胜"含芯量"!顶流持续加仓这个板块,什么信号?九剑一魂 - 第24回 汉胡同源 九剑一魂(十二)罕见!1800亿投资大佬"投降",被散户所逼?美联储释放重磅信号,降息将至?全球巨头突发警告我的基金还“绿”着,基金经理的钱包已经饱了“明星”基金经理卸任,基金要不要赎回?FOF基金经理这样说结构性行情下,基金经理如何用“周期+均衡”破局?FOF投资如何做资产配置?华夏基金廉赵峰:从多元资产研究入手,基金经理变更并不总是坏的巨亏后基金经理"跳车",基民终是"错付"?基金封闭期如何应对离职?兴证全球两只产品基金经理同时调整!一只规模近200亿,公司回应来了规模暴涨超185%!网红基金"支招",中小公募迅速"回春",持续性如何?基金经理:颜值越低,回报越高?隐形重仓股"可盐可甜",基金到底在"隐藏"什么?整体市值已占半壁江山基金"中考"揭晓!多位百亿基金经理"惜墨如金","百字作文"含金量如何?最"壕"基金,一次发了2.97亿!40天,基金派发百亿"红包"明星基金经理挂帅,量化也来凑"热闹"!公募加快布局"固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工银瑞信18年潜心炼就“九倍基”真相债市面临多重压力,基金经理这样迎战AI:matter, energy, structure, and time/Schr?dinger, Turing, and罕见!年内超300位"新面孔"基金经理上岗,行情低迷"出圈"太难?警惕长期主义误区!嘉实基金经雷:要防守更要进攻,用"快变量"来校正"慢变量"大换血!10只重仓股换9只,新能源地位"不保"?基金经理隔空"掐架"...预售"秒光"、门票"炒高"、热度"爆表"…起底"演唱会经济"资本局!逾千亿资金涌入A股ETF,基民飘移背后:“命由我不由基金经理”"双十一"指明投资方向!这些白马股打三折,基金经理嗅到了什么?穷人为难穷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总是以命想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