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到中年,才发现父母一直给我“唱双簧”

人到中年,才发现父母一直给我“唱双簧”

公众号新闻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49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chiplanay on Pixabay

作者:Joyce 学姐,留学咨询领域创业者,前麦肯锡高级咨询顾问,美国达顿商学院 MBA。个人公众号:优你咨询 Unilight.

写在前面

如果不是经历了那件事,恐怕我自己,将始终是一位不爱学习的人。 

那件事发生在高三,学校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 500 多分,这个成绩挺差的。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意外。因为高一自己没好好学,因为早恋,人在心不在。高二稍微好些,能学进去东西。 

可这个模拟考试,考的都是高一的内容,所以结果必然会很差。 

我当时不以为然,晚上回到家告诉父亲考分。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安慰我下次再努努力,然后就去厨房做饭。 

紧接着,父亲的电话响了。

因为我在客厅,电话那头说什么,自己听不到。但是从父亲的回答,我能感觉出来他们在聊什么。 

大概内容就是父亲的朋友,问孩子一模考得咋样?那个人家里也有孩子,跟我同岁,可能大人们都爱拿孩子互相比较吧。 

然后我爸这头支支吾吾半天,隔着墙壁我都能感受到他的尴尬: 

“这次一模啊,嗯……嗯,我闺女发挥得不太理想,对,不好,嗯……500 多分……” 

这话说得特别没有底气,我当时就感觉心脏被针扎了一下似的,十分心疼。 

因为我父亲是一位特别上进的人,对待自己的事,很争气,很要强,从来没有因为什么而丢脸。对我也十分有求必应,用东北话来讲,就是各种惯着。 

想到他对我这么好,我却让他如此难堪,一股愧疚之情,涌上心头。 

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懂事了,不想再继续“坑爹”,所以就非常用心去学习。

然后在高考,以文科 624 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当时很开心,以为今后的日子都是顺风顺水了。 

但上了大学后,我才发现,风没有,水来了,来的还是一盆名叫“数学”的凉水。



1


克服数学短板,

父亲立了大功


其实从小到大,我学数学都挺费劲。


学别的内容,差不多都是一分耕耘三分收获。学数学呢,就变成了三分耕耘,一分收获。


▲ Photo by Dx21 on Pixabay


也许是高考没掉链子,带来了些许自信。于是我“勇往直前”报了经济学,即便这个课程需要学高数 A,跟数学系一起上课,我也想挑战一下。


这个选择挺傻的。当时我身边,很多不喜欢数学的同学,都报了那种再不需要学数学的专业,例如法律。


我的“不自量力”,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时,就显现了。


由于数学课堂上,讲的都是纯理论的内容,我一点都听不懂。每周三节课,每次上课就是在抄黑板笔记,抄下来也看不懂,全是天文符号一般。这真不是我不想学,而是学不会。


上课,听不懂;不去上,心里更慌。后续的日子,我不敢坐在前面,每次上课都故意晚点去,然后跑到后面藏着。


上完课,又是一堆天书样的作业,压力又增加一圈。找个僻静的地方,坐在道边,一边哭一边给爸爸打长途电话,成了每周三次数学课下的常态。


我在这一端反反复复地说着那点事,无非就是抱怨学数学太难了、自己当初为啥要选这个专业、自己想换专业等等……


反观父亲那边,每次都第一时间接起,听我倒苦水,他不嫌烦,也没有逼着我坚持或是放弃。而是顺着我的话,在电话另一头陪着我:


“哎呀,这个数学确实很难啊,早知道就让你选中文系了,要不有空你问问老师,能不能转专业?”


“要是暂时转不了的话,大姑娘咱们就熬过这一年吧,反正后续换了专业,就不用遭这个罪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舒服很多。如果我哭诉的时候,他硬跟我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学就啥都不是了,或者怎么怎么样,以一个年轻人的心态,我反而会觉得这事很沉重,消极抵抗。


所以,真的要感谢父亲及时的疏导。每次和他吐槽完,哭诉完,收拾一下情绪,我自己也会想,到底要不要放弃呢?


犹豫完,我又背上书包,走向了自习室。自己选择的路,要坚持走下去。痛苦的过程,必然能带来成长,我自己也不是那种随遇而安,能安于现状的人。


所以,我没有选择换专业,就是死磕数学。状态好时,疯狂做题;状态不好时,出去哭一顿,再疯狂做题。


当我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开窍了一样,数学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慢慢就适应了。


整个大学算下来,我一共上了三个学期的数学,第一学期考了 60 多分,第二学期考了 70 多分,第三个学期考了 90 多分。


总体来讲磕磕绊绊,汗泪参半,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之后我就感觉,人的情绪就像是肌肉一样,当我硬逼着自己去学数学,去克服困难,承受能力提升后,情绪的肌肉也会更强壮。


后续再遇到难事,自己就不怕了,也不慌了。内心成就感满满,还是挺开心的。


▲ Photo by manseok Kim on Pixabay


2


督促自己成长,

母亲帮了大忙


和父亲那种温柔式教育不同,我的母亲从小就对我非常严厉。


那种感觉,就像是球队教练,平时训练运动员一样。类似于你不能懈怠,你要坚持训练、你要突破自我。


换到我这边,就成了你必须要好好学习,你必须要上兴趣班,你必须要争气上进……


讲真,我从小到大,都是那种很有个性的人。说白了,吃软不吃硬。如果像父亲那种,好说好商量,我愿意接受。像母亲这种,啥事都硬着来,我就很烦。


虽然知道她也是为了我好,当母亲的不可能去坑姑娘。可我还是没少跟她犟嘴吵架。


比方说,上小学时,母亲让我学舞蹈。因为我小时候,属于又矮又胖的类型,学这个就很费劲。


别人家的小孩,踢腿踢得都可高了。我试着踢,就只能抬抬腿,还得弯着腰,像只虾米。


我当时就打了退堂鼓,不想学了。


回家和母亲吐槽,她觉得是我没毅力,督促我要坚持下去。可坚持谈何容易呢?面对舞蹈老师的硬掰、硬压,每次上课我都感觉痛苦不堪。


这中间我想尽办法,甚至是躺在家里的地板上耍赖,不想去学舞蹈。然后每次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之下,我的小心思,都失败了。


▲ Photo by Mohamed Hassan on Pixabay


可话说回来,虽然学舞蹈的过程很遭罪,但我的个头确实长高了,身材也变得苗条许多。如果不是母亲当初的坚持,我也不会有现在的体态。


或许人年轻时,就是不懂事吧,等我长大之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才明白了母亲的苦衷。


有一件事,自己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当初伤了母亲的心。


什么事呢?就是我想学钢琴。


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工资只够全家温饱。有一次回家上楼,听见邻居小孩弹钢琴,我无意中说了一句:


“为什么别人能学钢琴,我却不能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母亲以为我很想学弹琴,就花了很多钱,买了一架高档的仿钢琴的电子琴。又托人联系一位老师,报了少年宫学习班。


琴盒很重很大,母亲一个人搬,我俩挤着公交车去,再挤着公交车回来。


夏天还好,到了东北的冬天那是真的遭罪。


有一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某天晚上下着雪,我和母亲都穿着厚厚鼓鼓的羽绒服等车,准备去学琴。天很冷,公交车等了很久才来,高峰时候车上塞得满满当当。


她先推我上车,然后自己拼尽全力,一手抱着全部积蓄换来的电子琴,另一只紧抓着门扶手,几乎是一只脚悬空,另一只脚踩在车门台阶的边缘。车开了十几米,母亲才一点一点挤上车,车门关上了。


可以说,陪我学琴的那段时间,母亲遭了许多罪。我当时不懂事,没有理解她的付出,就像小孩子三分钟热度那样,学到双手合弦的时候觉得太难,就不想学了。


当我说出自己想要放弃的想法时,母亲愣了一下,扭过头擦了一下眼角,缓了很久,才对我讲,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我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只要自己不学了,母亲也能少花点钱,少遭点罪。大家都解脱了,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这话,母亲先是骂我没出息,后面一下子又自己哭了。


原来我还总觉得,这是矫情。现在回头想想,我只剩下了心疼。


其实这件事,发生在我学舞蹈之前。正是因为放弃了一次,母亲痛定思痛,后续态度才变得强硬,不允许我放弃任何东西。


也许在她眼中,逼着我学舞蹈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我,理解了。 


▲ Photo by Piyapong Saydaung on Pixabay


3


“互补式教育”

缺一不可


以往提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大家总觉得,要评判个谁好谁不好,要分析出谁对谁不对。


可在我看来,父母教育,重点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要维系平衡。


比方说,前面提到,父亲对我很宠爱。虽然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也会主动去努力学习。可要是没有母亲的鞭策,我说不准会停留在舒适区混日子。


同样的逻辑,虽然母亲的鞭策可以让我成长,可凡事直来直去,为了进步各种吵架,年轻人柔弱的心,真的受不了。如果没有父亲的疏导与呵护,及时帮助我消解负面情绪,我大概率会被逼到崩溃,然后摆烂。


所以我觉得,父亲的宠爱教育,营造了一个避风港,在自己累的时候,可以停歇;母亲的鞭策教育,营造了一个训练场,在自己想要变好时,能获得助力。


我今天的状态,就得益于父母这种配合式的教育,各自分工,彼此互补,如同唱双簧一样,让孩子获得平衡的成长条件。


再往细了讲,父亲对我的宠爱,不仅仅只有“惯着”。从小到大,他践行的理念,就是对孩子引导胜于逼迫,倾听胜于说教。


例如,有一次小学考试,我的分数不高。母亲特别生气,给我一顿说。父亲正好相反,非但不生气,还安慰我:


“哎呀,我姑娘不爱学习就不学吧,以后长大了去卖菜也挺好的,卖完了菜,剩下的拿回家爸还能吃点新鲜的。”


之后,他就经常领我去菜市场。表面上是带我溜达,实则是让我感受卖菜工作的辛苦。一次两次,我不觉得有什么。等次数多了,我也觉得不对劲,心想干这个太累了,我不要做。


于是,不用父亲强调什么,我自己就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引导,比母亲批评我一万句都管用。


而母亲对我的鞭策,也不仅仅只有逼迫。她践行的理念,是期望决定孩子的上限,就为了我以后能有个好的发展,有要求,那是必须的。


例如,一次我考了一个班级第八名,自己挺满意的。母亲知道了,就一顿发火,批评我不努力。


我心里挺委屈,便回怼道:


“班级里 60 多人呢,我考试成绩第 8 怎么了,你咋这么多事呢!”


然后她就叽叽喳喳,说了一大堆,意思是我一定要争第一,未来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学。


我当时不明白自己为啥要考第一?为啥要争取变得最优秀?做不到的话,就天塌了么?


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便有母亲督促着,我也没争到几次第一,最后也没考上清华北大。大致感觉,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学生,边玩边学,到点儿就毕业了。


但母亲的这种态度,还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让我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萌生了追求理想的意愿,有了想要积极向上的想法。


打从心里,我很感激父母对我的教育,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


▲ Photo by Frauke Riether on Pixabay


写在后面

聊完前面的内容,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件关于我自己的趣事。 

Joyce 是我给自己取的英文名,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主要源于小时候看的一部动画片《白毛袋鼠立大功》,里面的主角,是一位白色的袋鼠,叫“小乔伊”。 

它天生得了白化病,别的袋鼠觉得很奇怪,就排斥“小乔伊”,不带它玩。后续的剧情中,来了一个狩猎者要伤害它们。 

“小乔伊”率先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立刻回去疏散其它袋鼠,把大家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立了一个大功。就此从一个被孤立的袋鼠,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英雄。 

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总期待着,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英雄。 

后来我查了字典,才知道乔伊在英文字意中,是男孩的名字。Joyce 是女孩的名字,所以我就把自己的英文名,定为 Joyce。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成为英雄,但自己正在为此而奋斗。





-  END  -

推荐阅读

周知方妈妈:孩子勇敢追梦的路上,作为父母,我们是这样做的……


童年的我,没有父母的爱,却是健康快乐长大的


扔掉“思维奶嘴”——在麦肯锡踩坑,给我的 3 点经验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到中年,必戒四欲扯白||秦岚:人到中年,“塑金身”才是当务之急人到中年,远离这3种烂人人到中年,千万不要破坏你身上的上等福气!(建议收藏)人到中年,是工作重要还是鸡娃更重要?人到中年,我真的越来越“油腻”!人到中年,摔掉铁饭碗稻花香人到中年,请养好自己的磁场美国和日本唱双簧,琉球必须雄起!围岛军演为了什么?人到中年,更高级的活法,就藏在《庄子》里人到中年,和滋养你的人在一起人到中年,我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父母的模样走进400年历史的洋葱头教堂68岁陈道明“白发照”曝光:人到中年,本事再大,也争不过天道人到中年,改命最好的方式,无非这8个字金莎官宣:人到中年,才能真正走进亲密关系人到中年,做自己的摆渡人人到中年,突破这3种思维,越过越顺人到中年,不要和太穷的人走得太近人到中年,吃这几种蔬菜居然这么容易发胖!361集团-2023中期业绩报告人到中年,越有目标感,越容易走上坡路二胎妈妈地铁上崩溃大哭:人到中年,别做孩子眼中没用的中年妇女《天道》:人到中年,还沉迷这两件事,这辈子想赚钱难了人到中年,关于父母和弟弟人到中年,摔掉“铁饭碗”无聊的星期天人到中年,最需要的是两个字火遍ins的高颜值童装,我一直给女儿买买买!人到中年,为了孩子赴港读研人到中年,为什么都喜欢喝点白酒人到中年,我真的不愿意对老公说“对不起”人到中年,想越过越好,先学会重置习惯手头有了8.5万美金,人到中年,咋投资或使用?人到中年,如猪、如驴、如狗人到中年,开始变富有的4大迹象人到中年,发现一个抗抑郁的好片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出庭实战了5年,才发现证据一直用错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