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三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
10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学一名初三女生在体质测试时突发心跳骤停。当时,学生跑完800米,体育老师正在记成绩,突然发现有学生倒下来了。
监控视频画面
监控视频记录
当晚,班主任张可歆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后,得知孩子已经恢复意识,能与人正常交流和进食,正在等待进一步检查结果。
原来,这名女生有遗传性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但为维护孩子自尊,一直没有告知老师。
江宁区湖熟中学校长陶洪才介绍,10月10日到14日,李老师刚参加了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安全素养实操培训。心肺复苏,是培训的重点科目之一。正因为学校老师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抢救及时,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目前,国内急救成功数据并不理想,以心脏骤停和交通事故为例。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每年大约有54.4万人因此丧失生命,而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专家分析,如果伤病者本人或第一目击者懂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那么50%以上的生命就有可能挽回。
据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介绍,今年三月,南京中小学校“百千万”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启动。这也是江苏省内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培训”的行动计划。“百”即通过培训,各区教育系统分别组建20人左右,总计200人以上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讲师团队,培育一批星级骨干培训师资。“千”即通过培训,实现南京市每所中小学校均有1名,规模较大的学校按照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培训,总计约1000名应急救护师资。“万”即通过培训,让南京市中小学校教师、正式员工、聘用和进校服务人员中的宿管和安保人员,全部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其中完成培训后持证人员5万人以上;让南京市中小学生了解与学龄段相适应的救护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进行心肺复苏和利用AED等急救
抓住“黄金抢救时间(4-6分钟)”非常关键
如果4分钟以内进行抢救
患者的存活几率有50%
10分钟以后患者存活率不到4%左右
如果有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暂停
脉搏消失、昏迷不醒等情况
应该立即轻拍患者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判断有无呼吸
通过颈动脉的搏动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1.注意安全
施救前应该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灾害现场在很多情况下存在危险,例如车祸、塌方、地震和火灾等。确认周边环境安全也是为双方提供安全保障。
2. 判断意识
轻拍伤员的肩部,高声呼唤:“喂!你怎么了?能听到吗?”如果对轻拍、呼唤无反应,即可判断该伤病员无意识。
3. 判断呼吸
救助人员看伤病员胸部或腋部是否有起伏,口鼻有无气流,如果没有,应马上进行以下步骤。
4. 高声呼救
“快来人呀!这里需要帮忙,快帮我拨打‘120’,有会救护的请和帮忙一起施救。”
5. 将伤病员放至复苏体位
即仰卧位,置于硬质平面之上,伤病员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6. 给予胸外按压
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施救者的体重给予30次胸外按压,按压速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成年人一般为5-6cm。
7.打开气道
进行胸外按压后,需施救人员打开伤病员气道,清理其口腔异物。
8. 人工呼吸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伤病员的鼻子,口对口吹气两次。
特别注意
提供心肺复苏时以30:2的比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连续做5个周期后,重新评估伤病员意识和呼吸体征,如果没有,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一般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建议进行人工通气,因为有效且不过度的人工通气实施起来需要一定技巧,其次公共场所口对口人工呼吸隔离措施无法到位,增加传染疾病风险。
心脏复苏有效指征
√自主呼吸恢复。
√大动脉搏动恢复。
√面色、口唇由青紫、苍白转为红润。
√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自我介绍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师,英俊的外表难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战斗在教育一线,喜欢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学(you)习(xi),被学生们戏称为“老汪永远20岁”。
想系统学习的,请私信。
另外,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文章了!请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进入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感谢大家对老汪的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