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恶女还装嫩,真的够了

这恶女还装嫩,真的够了

电影

上映前。

她是今年Sir最期待的角色之一。

上映后。

emm……

脸疼到想收回上边那句话。

恐怖片咱看得不少。

但水准如此直给的滑坡,还是出乎了预料。

抱着期待,越看越气,越看越难受。

今天这篇,必须好好吐槽,年度失望大作——


孤儿怨:首杀

ORPHAN: FIRST KILL



前作鼎鼎大名。

2009年横空出世,不仅揽下7800万美元票房,还收获了一众好评。

豆瓣8.2(没错今年又涨了0.1分),在新世纪以来的恐怖片里,也是第一梯队的存在。

毕竟一个A面是精致洋娃娃,B面是精分杀人狂的设定。

也算是在整个类型里独辟蹊径了。


而且前作电影给人的感觉,从邪性,到悬疑,一步步铺陈,到最后揭开谜底,一气呵成,做到了让观众脑后生寒。

这个外表十岁的小女孩。

实际上是一个因为荷尔蒙紊乱症(垂体机能减退症)导致生长发育停留在幼女状态的33岁妇女,又因为狂躁症、性压抑等一系列大病,最终变成了心理变态+杀人狂。

△ 卸妆这一幕堪称恐怖片影史的经典了

更别说,当初小女孩的饰演者,年仅12岁,延续这个IP,在恐怖片领域绝称得上前途无量。

因此当《首杀》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吊起了胃口。

但是。

豆瓣5.5,IMDb6.0的评分;网友恨铁不成钢的差评……

无疑都在问。

为什么。

屡试不爽的套路,这次不灵了?



01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拍《首杀》的想法很好。

但拍《首杀》的时间太糟。

2009年,女主伊莎贝拉·弗尔曼12岁,饰演一个不到10岁的小魔头,优雅邪恶反差,该美美,该夸夸。

但到了2022年,女主25岁,肉眼可见的年纪增长,只要不瞎都能看出差距,但还是要她演10岁。


注意片名,首杀,按照角色年纪,还比第一部要小。

导演不是没有做努力。

脸,怕CGI质感假,那就动作捕捉、特效化妆。

身高,背影和动作戏,用替身小演员或者让演员蹲下来拍。

和其他演员同框的戏,其他演员都穿厚底鞋,反衬伊莎贝拉的娇小。


以至于最绝的一招:

调低亮度。

△ 再暗也没藏住抬头纹


但不论导演怎么做,演员怎么夸。
这就是演出本片最大的挑战,老实说我就算在拍片过程都不能肯定我看来像不像儿童,直到几个月前我坐在戏院裡第一次看到成品,我的下巴简直要掉下来,心想:太疯狂了,我们竟办到了!

《首杀》还是没能遮住年龄差。

不少网友集火吐槽的点也是这个:


之前Sir都嗤之以鼻。

但仔细一看。

不得不说,这网友没说错。

△ 神似谢娜

也因此,从立意上来说。

《首杀》就错了。

时隔十多年还请小演员回归。

还是拍前传。

还得演小孩。

这恐怕卖的不是电影。

是噱头吧。

这个靠着角色里外年龄差做核心概念的恐怖IP续集。

第一步就输了。


02

可如果只是角色选角与服化道的问题,作品倒也不是不能看。

就像最近回归的《权游》番外《龙之家族》,一边吐槽演员不好看,一边又夸赞故事是真的香。


但放在《首杀》上。

最大的问题,是破了梗。

不同于第一部层层递进,揭开谜底式的常规悬疑套路。

冲着《首杀》来的观众,不仅知道凶手是谁。

更是知道了这故事的结局。

打个比喻,《孤儿怨:首杀》的故事,是一场完形填空。

起源,来自2009版《孤儿怨》查案底时交代过一句——

“她杀了七个人,欺骗了一个爱沙尼亚家庭来收养她,她没引诱成她的父亲,就杀了他和所有家人,然后烧了房子。”

剧情有了,作案动机有了,结果有了,连杀人数量都有了。

这注定是一个剧透的故事。

但剧透也不是不能做得好看。

经典的推理剧《古畑任三郎》的好看,就是先告诉你凶手,然后让主角抽丝剥茧地推理,引导观众一步步看罪犯慌张出错,露出破绽。


因此,首杀的故事重点,就必须在剧情的波折上。

比如她的“首杀”是为什么?是怎么做的?

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转变?

Sir在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

可千万不要推给病症,千万不要变成美式血浆,好歹来一个角色成长,人物弧光啥的吧。

可惜。

怕什么来什么。

故事的一开始就交代了。

女主丽娜,一个住在爱沙尼亚的萨尔恩研究所的疯子。

用9岁的童颜和30岁的心智,利用家庭的爱心搞诈骗。

她曾假装难民混入了一个家庭,偷东西还杀了人,所以被关进了研究所。


为什么杀人呢?

别问,问就是有大病。

好吧,第一个雷已经踩到。

紧接着,血浆片来了。

丽娜杀人一路都是砍瓜切菜。

她从研究所出逃。

一,色诱医院工作人员,拿到门禁卡,在他正享受时以头抢墙,杀。

二,利用“给糖就捣乱”的疯子室友,在研究所制造混乱,杀。

三,藏进前来诊疗的心理医生的车里,跟她到了住所后趁其不备,杀。


稳、准、狠。

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见过她“发疯”的保安,能被轻易色诱;

为什么瘦弱的女疯子能立马放倒一个彪形大汉;

为什么关满精神病的研究所安保措施那么松;

为什么警惕的心理学家,都发现家门被打开了,还心无旁骛地推门进去。

……

为了突出女主的强大,电影开始忽视了现实逻辑。

她的身体是个9岁小女孩。

别问,问就是女主天赋异禀,天生神力,研究所从安保到研究员,都是废物。

Sir甚至都能想到创作者的思路:

反正女主是要逃出来的,顺道杀你几个人怎么啦?

对,完全没有(也不需要)人物成长。

她出生就是杀人狂。

因此,电影名,孤儿怨:首杀。是不是还有一种第一次杀人,需要小心翼翼,或许有心理起伏,纠结的感觉。

但实际上是:孤儿怨:一通乱杀——

看我怎么砍瓜切菜,杀人如麻。

不如改名《长不大的故事之姐天生就是杀人狂又怎么了》。



03

前作作为优秀恐怖片的设定,基本上已经被糟蹋完了。

期待别谈了。

但更大的问题在于,电影在具体套路上,依然是对前作的重复。

所谓第一遍使用惊为天人。

第二遍使用就是敷衍。

女主逃出研究所后,从网上发现了失踪的女孩艾斯特的信息。

她便伪装成艾斯特,混入了艾斯特的家里。

这是一个富足的中产家庭,父母对孩子很好,作为女儿她要什么给什么,她很满意。

但这种家庭,女儿失踪归来,样貌已经发生变化。

作为父母,验个DNA,确定一下是不是女儿不过分吧。

可在电影中。

就不验,就不验。

如果你说,这是妈妈因为更大的“隐情”,想瞒过警察的缓兵之计,爸爸难道就发现不了一丝不同?

对,也是,他爱女心切嘛,推给“这就是爱”就行。

而从进这个家开始,“悬疑感”开始走流程一般出现。

比如爸爸会用一种荧光颜料作画,来实现一种“表里不一”的双重概念。

此处cue了第一部的可怕桥段,解释了由来。

△ 图一为《首杀》,图二为第一部

为了照应“她没引诱成她的父亲”。

就得让艾斯特的“恋父情结”再露端倪。


再比如,爸爸妈妈亲热时,突然“窜出”,打断他们。

嗯,配上惊悚音乐,还是同样的配方。


反正就是:

第一部里出现的东西,这一部里就都得cue一下,解释女主的这些大病不是第一部新增加的。

可能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物弧光吧

甚至,电影还展现了艾斯特扮演不熟练的一面:

飞机上,假妈妈给她介绍照片上的家人。

对着照片里的祖母,艾斯特微笑着装可爱:“我想见她。”

被戳穿。

你知道的
祖母已经去世了


被妈妈告诉过有一只叫西德尼的鹦鹉,在儿童心理医生处和看见的鹦鹉装熟。

又露了馅儿。

西德尼是一只金刚鹦鹉
有着亮橙色的毛
比这只鹦鹉大三倍


这一切就像扯着嗓子说:

你看你看,我们的女主也是会成长的(这一部很生涩,第一部里更熟练)。

可真对比起第一部就会发现,这一部简直就是胡闹。

一个细节,艾斯特的日记本。

《首杀》里,初来乍到的艾斯特,竟然把写满了秘密、计划的日记本随意放在桌上。

第一次抓包了,第二次还放在灯底下。

似乎在张牙舞爪:快来发现我!


第一部里,用了好几个镜头来铺垫前因后果。

妈妈给艾斯特整理衣柜,先是竖柜,奇怪于她古典繁复的公主裙之多。

再是横的推拉柜,发现两层间不通畅。

不得不伸手去够,这才发现了卡在其间的本子。


甚至后来,艾斯特还发现了妈妈的日记本。

利用日记里,反复戳她的伤口,反将一军。

△ 正经人不要写日记

这种精巧的设计,在《首杀》里统统没有。

唯一的一个反转设定是:

这个家庭里的母亲和哥哥,早就知道艾斯特是假的,并和她配合演戏,甚至杀了调查的警探,玩了一出“黑吃黑”。

可她留着艾斯特的最终目居然是——

讨丈夫欢心。

???

电影结尾,趁可怜的丈夫(父亲)离开家的时候,家人们开始了大乱斗。


甚至高光戏份都来得潦草。

仓促回家的爸爸,面临一场堪比婆媳落水问题的世界级难题。

先救妻子,还是先救女儿?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艾斯特棋高一着,祸害完这一家,杀人放火,从容离场。

但整个故事看下来。

丝毫没有了当初打动Sir的那些闪光点。

而在“恶女”角色已经十分常见的当下,作为半个开创者的《孤儿怨》IP只能交出这样一个答案,显然是令人无法满意的。

可问题就在于。

相对于“有多恶”,“能怎么恶”,观众已经开始在乎的是“为什么恶”。

恶童使坏杀人的套路,早就不新鲜了。

比起《孤儿怨》前传,“前传的前传”或许更精彩、发挥空间更大。

“荷尔蒙紊乱症”作为一种病理,病情为何产生、如何恶化?

丽娜遭遇了什么,才会一步步走向深渊?

她厌恶自己的幼童身体,却又不得不利用她欺骗、获得别人的信任。

在纠结中的自我厌弃和利用中,她要如何自处?

这个IP明明有这么多可拍的内容。

导演却选择了最无脑,最敷衍的一个。

这才是作为电影本身的悲哀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卧槽!美狠恶女主,全员疯批,这爽剧不够看啊!追悔莫及:同学老公突发心梗1碗面粉,1根香蕉,有平底锅就能做!甜香软嫩,简单到没机会失败华语片第一恶女,我们都错看她了比芒果还要软嫩,比果冻还要爽滑,软绵如牛奶,冰糖般的甜度,简直是一碗天然甜品!抱歉,这恶心的热搜,一点都不好笑终于,他们对张桂梅下手了:“毁掉大山男孩的张桂梅,真的太自私了!”知乎吵翻了!澳洲留学生爸妈一周给125刀,还觉得很够了!物价飞涨,这样的生活费真的正常吗?面向开发者的网站,真的是认真设计过的吗?钙含量是牛奶的10倍,锌含量是牛肉的3倍!鲜鲜嫩嫩,不愧是海底“软黄金”柑橘界的“王炸”,可以“吸”着吃的爱媛38果冻橙! 皮薄肉嫩,一咬爆汁,抢鲜尝~离婚一年多,赵丽颖官宣结婚,网友:这恶女有点本事!被App Store首页推荐的照片管理App,真的挺好用。不是我说,勇敢push自己一把的中年妈妈们,真的太美了“把爱她的人逼着动手打人,真的是我一个人的错吗”,不然呢?周末 一个“独游狂客”的独白假期里惊艳全家的一盘菜!外脆里嫩,全家老小停下来筷~不须惧怕:不惊、不怖、不畏大热天做它就对了!清爽鲜嫩,1碗吃不够天热多长5 cm,比猪肉鲜,比牛肉嫩,娃吃的连渣都不剩补脑不用花大钱,它比核桃更有用!酸甜Q嫩,不亏是下饭“主力军”这个廉价的快感,真的得戒掉不会揉面的都来看,它才是懒人界的天花板!酥软鲜嫩,咬1口还能爆汁恶意储蓄,真的会掣肘经济复苏吗?饺子学会这样做,比水煎包好吃,比锅贴还脆,外焦里嫩,特好吃儿子尝了一口,让我原地摆摊!Q弹鲜嫩,它才是夜市的人气王10分钟解决的省心搭配,4样食材就搞定!鲜鲜嫩嫩,这菜还得抓紧吃人均每月增至$1802!社安金迎40年来最大涨幅,但这真的够花吗?“大跃进”中毛泽东相信亩产万斤吗?弹润水嫩,淡雅芳香,仙女都爱用的身体护理产品都说是7月第1鲜!清香软嫩,现在吃它正水灵ZT。 把批林批孔进行到底《人民日报》1974年社论将假货赶出农村,真的很难手脚干裂、死皮老茧?北极雪山「灵油」,手脚滑又嫩,肌肤重返18岁!马斯克妈妈设计的职场包火了!全世界女精英都爱背,高级简约还装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