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管理,迎接属于自己的人生
今天是Olina陪你的第3133天
第1963章
Olina
持续日更
努力的创业者
陪你一起在路上
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
“在生命的最初30年里,你养成了习惯;在生命的后30年中,习惯决定了你。”
回看过去这几十年,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让我受益良多。
精力管理的习惯,让我保持充沛体力去应对工作;
目标管理的习惯,让我少走弯路,不被别人的节奏打乱了脚步;
知识管理的习惯,让我形成自己的认知护城河,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家毕淑敏说:
“一个人只有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状态,才能将自己变成一缕柔软的棉纱。与千疮百孔、千回百转的世界温暖相拥,织就精彩绚丽的人生。”
人这一生,说到底就是逐渐做好自己的过程。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刷短视频、打游戏、吃零食……你明明知道这些是坏习惯,为何偏偏难以戒掉?
读书,健身,学习……你努力想养成这些好习惯,为何又常常半途而废?
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福格的“福格行为模型”解释了这一现象。
福格认为:每一个行为的发生,都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三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为什么打游戏刷视频容易上瘾?
追求快乐本就是最强的动机,刷手机的动作也很容易做到,强烈的视听刺激,即时的爽感反馈又会鼓励行为再次发生,所以你常常一刷就是俩小时。
而为什么好习惯难以坚持?
福格有句话一针见血: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动机就可以完成;困难的事情则需要强大的动机。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高估了意志力,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从追求舒适的人性着手,你才能无痛爱上自律。
比如你要减肥,你可以把高糖零食,全换成低糖零食,而不是逼自己吃水煮菜;
比如你想戒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你可以选择把手机放在客厅,减少提示的发生;
比如你想坚持跑步,跑到第二天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一句“我真棒”,每一个小进步都会激励你强化好的行为。
就像福格在书中所道:从容易做的事情开始,就可以做到你想做的几乎任何事。
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写下多部书籍,被奉为管理圣经。
他说:“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
第一步,他应该拥有一个大得有点过头的梦想,拥有一个超越自身实力的愿望。”
人无目标,犹如鸟儿没有了翅膀,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目标不对,所有辛苦都是瞎忙,最后只会南辕北辙,一无所获。
唯有找准目标,慢慢的去沉淀自己,锻炼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看准前进的方向,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新的一年,从树立新的目标开始,人生有序,生活无忧。
“性格写在脸上,人品映在眼中,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
爱不爱干净看指甲,好不好打扮,看头发就知道……”
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就藏在外在的形象上。
毕竟没有人愿意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会生活的高手,哪怕外在环境如何糟糕,都能整理好自己。
保持一份干净和得体,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爱惜。
民国奇女子郭婉莹,少年时美丽而富有。
特殊年代,她生活落魄,每天打扫厕所,十指都变形了。
但她的头发总是梳得整齐,布衣裤颜色单一,款式普通,却总是体面、干净。
有人不理解,她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干净、得体的仪容,优雅大气的谈吐,发自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态度,是对人生最好的助力。
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加班加点,却仍感觉工作做不完。
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学习输入。
重压之下,我开始失眠,整个人也变得萎靡不振。
直到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些管理时间管理的方法,尝试了之后,我的状态明显好转。
按照时间管理的原则,我调整工作习惯,在早上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顿觉神清气爽,处理其他琐事也变得游刃有余。
之前下班之后,我总想刷刷手机,打打游戏来放松,现在我会给自己安排特定的阅读时间,或者学习一项技能。
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不再需要熬夜加班,保证了充足的睡眠。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思考,我变得沉稳而笃定,不再感到焦虑。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
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
如果你也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节奏,可以尝试从以下三点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时间:
1. 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证适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2. 设置事件的优先级,用80%的时间专注处理要事,20%的碎片时间处理琐事。
3. 利用黄金时间,每天为自己充电。
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
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运用时间创造的价值和能力,才真正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俗话说得好:“身体是本钱,健康是财富。”
人生是一场超级马拉松,拼的就是谁的耐力更持久。
唯有管理好身体,保持健康,你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曾国藩从小体弱多病,平日里还沉迷酒色,暴饮暴食。
但30岁生了场大病后,曾国藩才幡然醒悟,格外爱惜身体。
为了管理好身体,曾国藩制定了严格的养身计划。
坚持规律作息,黎明即起,夜不出门,不应酬玩乐。
每天在日记中反省自己,督促自己戒色戒烟,养护精神。
还有睡前泡脚、饭后行走千步,更是无一日间断。
养身之外还有养心,调养心态,克制愤怒,做到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正因有个好身体,曾国藩才能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不朽功勋。
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1,事业、金钱、地位是0,如果没有1,后面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条件。
人这一生,管理好身体,才有资本去实现理想,创造价值。
古语有云:“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
所谓的朋友遍天下,只是一种无聊的自夸,浅薄的自负。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明白管理社交,缩小圈子的重要性。
曾国藩入京为官后,也十分热衷于交游往来。
每天都在应酬饭局中游走,兴奋也逐渐变成疲惫,甚至无暇学习。
发现自己学问退歩得厉害后,他才下决心管理社交,专心学习自修。
为此他还制定了修身计划“日课十二条”,决心在独处中精进自我。
交友也是“八交九不交”,拒绝低质量社交,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
曾国藩还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真正的朋友,在精不在多;真正的社交,在简不在繁。
成年人最好的自律,就是拒绝无效社交,远离消耗自己的朋友圈。
择良师,交益友,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蜘蛛捕食,需要结网。
如果它仅仅把蛛丝吐出来,蛛丝处于分散状态,即使它吐再多的蛛丝,也无法编织成网,捕捉到食物。
学习,也是如此。
你学到的一个个独立的知识,就像分散的蛛丝一样,只有把它连接成一张张知识网络,才能形成你的认知网,随时被你调用。
正如万维钢所说的那样:
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有100多个思维模型,可以应对投资判断中的各种问题。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他的知识体系中包含500多条生活和工作原则,用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每隔三四年就会选择一个新领域进行学习,以此慢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谈到如何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时,他们共同提到了一个点:大量阅读。
芒格曾说:“大量有目的的阅读可以让人在潜意识里养成一种习惯,把读到的东西和基本概念联系起来,逐渐就会累积相关的智慧。”
通过阅读,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
不同的知识,就像涓涓细流,不同的支流贯通起来,你的认知系统才会像大海一样,奔流不息。
安东尼·罗宾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人的一生,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不要小看这些习惯,坚持下去,定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