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想到“社恐”孩子要上学,又怕TA孤独,又怕TA被排挤

一想到“社恐”孩子要上学,又怕TA孤独,又怕TA被排挤

育儿


幼儿园开学了,孩子迈进校园,也迈进了人生中第一个小社会。



这天早上,教室里孩子成群,先到的几个已经打成一片,热热闹闹都在研究新玩具,嬉笑声充斥着整个教室。



有个男孩来晚了,斯文腼腆的他刚走进教室,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出现。内向的他有点手足无措,又躲回教室门边,偷偷环顾四周。



旁观了许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假装旁若无人地走进去,怯生生来到小朋友中间,想寻一个空座位坐下。



可是,才刚小心翼翼地坐下,就遭遇隔壁一个强势男孩的推攘“驱逐”:“(这座位)有人,有人,出去!”他当场有点吓到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没有孩子来帮他解围,孤立无援的他低下头,也不知道此刻该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坐着一动不动,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这时,座位“原来的主人”回来了,众人围着男孩七嘴八舌的指责,心虚又难堪的他如坐针毡,最终扛不住压力,只好默默地走开了。



看着教室里其他孩子玩得其乐融融,独自徘徊在一旁的男孩,孤独又无助,终于没忍住哭了出来:


“我想姥姥了!”



这个融不入集体的小男孩,叫许家润。


落寞的背影,满腔的委屈,让许多父母看影片时都心疼不已。


这些镜头,是国内首档儿童行为解密纪录片《小孩的秘密生活》偷偷拍下的真实镜头。影片中4-5岁孩子在幼儿园一周的生活,为我们展示自然又“残酷”的儿童社交。



“仿佛看到了自家内向腼腆的娃。”有家长如是说。



内向孩子心里苦,但嘴上说不出


像许家润这样,在集体中格格不入的小透明,其实不在少数。相比起其他“社牛”小朋友,害羞胆怯的他们,初到新环境,处境往往会更艰难。


他们并非不想融入,而是不知道如何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就像看到大家在玩游戏时,想加入却不敢开口的许家润,独自一人玩着跷跷板,但小眼神不时瞟向大伙玩耍的地方,眼里无不是羡慕和向往。



当大家在玩旋转转圈时,他鼓起勇气,想尝试加入,结果刚起跑就不小心摔倒,整个人狠狠扑了出去。可惜沉浸在游戏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注意到他。


比起摔跤的痛,家润内心的痛,更让他难过。



没有谁喜欢在集体中被冷落,但却总有孩子被“排斥”。单纯的孩子们并无坏心眼,但也喜恶分明得很现实。


当老师单独采访问起“大家喜欢许家润吗?”孩子们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不喜欢的理由是:“他老是哭。”



但更让人痛心的,是当老师问起许家润:“你觉得其他人喜欢你吗?”


许家润沉默不语,只是红着眼,抿抿嘴使劲地摇头。



这份“自知之明”来自内心的委屈,更来自对自我的不认可。内向的孩子心里有多委屈,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就有多少。



孩子不合群,背后有原因


通过摄像头,旁观了全部过程的儿童行为研究专家沈尹婧给出了解释:


这种独自玩耍,不敢参与同伴活动的现象,被称为“抑制自我( behavioral inhibition )”,是属于社交退缩的表现。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小心谨慎,对新环境持有观察、警惕的态度,在不熟悉的人前,不敢表达自己。



无论是在人群中的默默不语,躲在妈妈身后紧紧依偎,站在操场边的安静旁观,还是在课堂上的紧张忘词,这种看似“没出息”的爱哭,看似胆小的退缩,看似害羞的不敢表达自我,其实背后都藏着性格和养育双重的秘密。


1、家庭保护过度,缺乏社交经验


家润是姥姥和姥爷带大的。“乖”、“慢热”、“天天在家里玩”,是两位老人对他的评价。



长辈的保护比较“周全”,所以他跟同龄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很少。偶尔带去游乐场,让他跟其他同龄小伙伴一起玩,他都会紧张退缩,不够自信,嘴上嘟喃着“我不行”、“我不过去”。



过少的社交经验,过于精细的养育,让家润缺乏与人打交道的勇气,找不到融入集体的社交方法。一遇到问题,就想退缩到“安全港湾”中寻找庇护。



但这种“胆小”、“爱哭鼻子”的表现,又会让同伴不自觉地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不愿跟他玩。一来二去,“社恐”娃的处境就更艰难了。


2、性格使然,孩子慢热,喜欢独处


除了家庭养育的关系,有些孩子是天生性格使然。


发展心理学专家杰罗姆·凯根在《人性火花:人类发展科学》一书中说道:婴儿天生就有自己独特的秉性,这些秉性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性格。[1]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延斯·阿森道夫(Jens Asendorpf)就提出了善于社交儿童和社交退缩儿童的不同亚类(Asendorpf,1990)


根据阿森道夫的理论,害羞的个体时刻在体验着情绪和思维之间拔河般的冲突。


他们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儿,一个代表着希望与同伴互动的意愿(高水平的“趋向”社会交往的动机),一个代表着由互动引发的紧张压力(高水平的“回避”社会交往的动机)。这种内在的趋避冲突斗争,使得社交退缩型儿童时刻在感受着“想要一起玩”但又害怕和焦虑的痛苦。[2]


这种性格特质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而且,研究还发现,一般内向的孩子,多半养育人中也有人具备“社恐”心态,不爱社交。而这个缺乏与人互动的成长环境,使得孩子在父母身上继承来的社恐基因,又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习得回避社交的举动。


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使得这类孩子更内向、慢热,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轻松自如的交往。



打破僵局,“不合群”的孩子

也可以很出众


“不合群”的社恐娃,难道就只能徘徊在群体之外了吗?当然不是。让我们回头看看许家润后来是如何融入集体的。


这天,老师们弄了一个小挑战:要求孩子们从大箱子里取出各自的名牌。可是,让人惊恐的是,箱子里居然有两条活的、会蠕动的章鱼!



这软塌塌、黏糊糊的生物,吓得孩子们纷纷尖叫着后退。就连全班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王”邱昊都缴械投降,表示无能为力。


可是,这时候大家公认的“胆小鬼”许家润,在深呼吸几次,自我打气后,却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来到讲台,强忍着恐惧,从箱子里,拿出了所有小朋友的名牌。



勇敢的举动,让全场沸腾,热烈的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



最后,许家润不仅凭借自己的勇敢为全场小朋友赢得礼物,更让小朋友们都对这个“爱哭鬼”刮目相看!原本被排挤的“受气包”,此时已经变成大家眼中高大全的小超人。



后来,当老师再一次采访大家对许家润的印象时,大家从以前的摇头皱眉,改为了竖起大拇指。


孩子的童心就是这么单纯,一次乐于助人的勇敢举动,就已经足以让他们对家润改观,纷纷表示愿意和他做朋友。


而这次大胆挑战自我的成功,不仅让家润收获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更让他收获到了自信和勇气。



让我们再看看许家润后来的故事,瞧瞧他意气风发站上舞台,令人赞叹的台风,谁还会说这个孩子是个胆小鬼呢!



可见,慢热的孩子并非胆小懦弱,他们只是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多一点理解,少一些焦虑


儿童心理学博士何洁在《小孩的神秘生活》观察何家润的表现和改变后表示,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还应该注意: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鼓励他们和个性比较随和的同伴做朋友。



澳大利亚一个内向孩子的儿童追踪研究显示:如果周围大人给予温暖的支持,不过早地硬推这类孩子去社交,给他们时间和空间,那么童年害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会有不错的社交能力,也不再焦虑抑郁。[3]


但如果父母用一种让小孩感到自责焦虑的方式,过激地推着小孩去社交,那么小孩的退缩程度反而会越来越高。


当孩子遇到社交难题时,焦虑的父母要管住自己想帮忙的手,闭上想说教的嘴,先给予孩子更多自己处理和解决社交问题的机会。


比起事无巨细都冲在前头“出手相助”,“以身相许”的陪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传授孩子面对社交困境时的解决方法,会让孩子底气更足,胆子更大。



《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说到:“如果你的孩子缺乏与自己所处的社交团体交涉的能力,你就会想把这种技能送给他,但是你不可能这么做。我们无法干预,也不能代劳,因为你的孩子必须学会自力更生。[4]


做孩子的脚手架,在需要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保护伞,罩着他却让他无法成长。


有些种子发芽、开花得比较慢,只是需要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等待。


耐心等等他们吧!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图片来源丨题图及文中未标注图片,来自纪录片《小孩的秘密生活》
参考资料丨[1] 《人性火花:人类发展科学》,(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年03月
[2]《学校里的害羞孩子:给教育者的指南》,(加)罗伯特.科普兰(RobertCoplan),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05月
[3] Obradovic, J., Portilla, X. A., & Ballard, P. J. (2016). 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family incom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early executive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87, 374–384.
[4]《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美)迈克尔·汤普森,凯瑟琳·奥尼尔·格雷,中信出版社,2018年07月

 相关阅读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朋友圈好友3000,却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你的孤独,可以这样治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还得不怕孤独,俄罗斯正式打响“反侵略”战争社恐不管多少岁都依旧会是社恐《逃离》:愈是逃避孤独,孤独愈是紧随身后汉人,唐人,华人,中国人的正确定义这次,我终于听懂了陈奕迅的《孤独患者》| 周四直播:「用孤独打开社交」我的消费观“社恐”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去无人便利店?《百年孤独》: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是从享受孤独开始的年轻人为什么人均“社恐”?疫情下我来到新加坡留学,历经各种心酸:没房住、回不了国、社恐...从“社恐”到“社牛”!那些被Presentation逼疯的当代留学生讨人嫌又容易挨欺负的“熊”孩子,都是被这么养出来的!“老人带大的孩子,不会好好吃饭?”孩子吃饭的难题,怎么不伤感情地解决?孩子这个岁数前的“社恐”,真的不必过度担心说三道四(114)一个“玩”字,更了不得“妈妈,你能不能别说了!”孩子这3个底线,父母千万别触碰儿科医生:如何正确“打”孩子,记住这几点当孩子被小团体孤立和排挤而自卑,怎样教孩子扭转局势逆袭?一想躺平就愧疚,也是一种病,得治学英语: Karen朝阳大妈/douchebag人渣上海人在日本 | 万万没想到,带孩子到日本上学后,我“躺平”了……寻求香港为主要上市地,详解阿里巴巴双重主要上市意义渡十娘|上海男孩核酸现场“持刀”争吵——是“熊”孩子,还是......一想到伴侣和ta前任,就疯狂吃醋,该怎么办?明明害怕孤独,却总是逼走朋友:你以为的「独处」,可能是种致命危机!30岁北大“社恐”女硕士,一句话刺痛上亿人:毁掉孩子的不是内向,是偏见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父母除了教孩子要维护自我,孩子学会原谅对方也同样重要。从社恐到“社牛”!那些被Presentation逼疯的当代留学生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第一批“中国制造”被扣单男福音:想买fei机杯,又怕被发现怎么办?Google 怒怼苹果,不用 iPhone 就会被排挤?一日一诗:当我与你对视 / 爱极了你无限温婉的样子 | 赵晓梅:梅,让我的孤独完全包住你的孤独《HER》:孤独,是亲密关系中的难言之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