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焦虑,恐慌,轻生,我们如何拯救孩子?
近日,我们采访了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他就当前青少年心理安全面临的新情况,以及如何在社会、家庭、个人之间构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注我视频号的朋友可能已经感觉到,我好久没有更新作品视频了。最近的确比较忙,因为下周,也就是10月21-22号在昆明有一个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这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我们请来了国内一大批这方面的专家大咖一起研讨青少年的心理安全问题。作为论坛主席,正忙于筹备工作。因此自然就疏于打理我的视频号了。再次向大家表示歉意!
今天想说几句,是因为最近一起校园自杀事件让我非常难受,并有些联想,忍不住想在这里说说。
前几天,成都某中学一名男生在校园自缢身亡。
这又一起校园生命悲剧令人心痛不已。
虽然警方已经给出调查结论:认定向某某为自缢身亡,排除刑事案件。但他为什么会自杀,从教育学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我注意通报上有一句话:该男生有自伤的言行和疤痕,未发现针对向他的校园霸凌行为。
根据这些情况,我估计该男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也许还有其他导致他轻生的原因,但心理疾病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这里不想更多地谈论这名男生的轻生,但我简单想借此谈谈青少年青少年心理问题这个话题。
其实回想我们小时候也有心理问题,但那时候更多更多的是对学习、对考试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紧张往往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舒缓办法便可以得到缓解。但现在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慌、抑郁。这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而是患有心理疾病了。为什么会这样?从大的方面说,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喧嚣浮躁,竞争的加剧,给每一个人都造成强大的压迫。具体到学校,便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落到孩子身上,自然就造成了他们不同程度的抑郁,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恐慌,而且愈发严重,会感觉自己进入了总也走不出去的黑洞。比如孩子的厌学、逃学,和父母、老师之间的冲突,他们在人交往上出现了障碍,乃至轻生等等。
毫无疑问,学校越来越变态的应试教育加剧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的增多,但畸形的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
很多孩子的焦虑,其实是家长焦虑的折射,或者说,是家长的焦虑传染了孩子。家长为什么会焦虑?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抱着不切实际的目标,总希望孩子出类拔萃,逼着逼着孩子优秀。
可是,为什么要一定要让孩子出类拔萃呢?这是我经常问一些家长的问题。为什么隔壁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也考上北大呢?
家长的焦虑,一句话便可以减缓,那就是接受孩子的平凡。最根本的是要淡化甚至放弃与别人的攀比,降低对成功、优秀、卓越的追求。
平凡不一定就不意味着平庸。每一个孩子都是某一个领域的天才,关键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是否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意愿,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比起出类拔萃,孩子的心身健康、快乐自信,不是更重要吗?而一个健康幸福的孩子,也是家长的欣慰乃至骄傲!
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这样对待孩子,每一个老师都能这样看待孩子,花季少年的生命悲剧可能会少许多。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