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总拖拉,原因竟是从小被夸“好聪明”?!
大家好,我是研究应用心理学的耶非。
前几天,有位家长跟我抱怨,自家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我真是服了。明明说好了赶紧写完作业就能玩了,他可倒好,推三阻四,非得给自己找麻烦,能粘马桶上一个多小时不下来,还非要帮我洗碗拖地,我看他就是干什么都好,就是不想学习!你说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我听了她的吐槽,哭笑不得。
其实,学业拖延在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Schouwenburg在1995年时的调查研究就发现,大约70%的学生报告自己曾拖延过学业任务。随后的几十年中,拖延更是被作为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反复研究。
拖延,它不同于“懒”的自得其乐与闲适,而是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却依然愧疚地拖拉,一边责备自己,一边拖着不去做。
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拖延?
责骂,可能会起一时的效果,但于长久而言却是有害的,很可能会使孩子的拖延变本加厉。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拖延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因。
拖延行为,
是怎么在孩子身上发生的?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孩子不拖延,每天都积极地、按时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会发生什么呢?
“那还不简单,成绩变好呗!”
可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
如果自己努力学习了,成绩依然不好呢?孩子又会怎么想呢?
“是不是自己太笨、在学习上就是没天赋呢?”
那与其努力学习,面对可能会到来的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不如拖延下去。这样,就永远没人能说自己太蠢,因为,毕竟自己完全没有努力啊。
很多拖延的孩子内心深处,都存在这样一个等式:
自己的表现=自己的能力=自我价值感。
所以,对这些孩子而言,最后的表现,也就是成绩的好坏,决定了自己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否值得被喜欢。
这背后隐藏的恐惧是巨大的。
因而,为了逃避这种对自我能力的毁灭性打击,“拖延”,作为一个打断这个等式的手段,应运而生。
拖延后,在这些孩子们眼中,自己的表现便不再等同于能力,因为它们之间少了足够的努力。
从平时拖延着不去写作业,到考试前拖延着不复习,其实背后都隐藏着这样一个逻辑:
只要我不努力,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才失败,那我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失败;
但是如果我努力了,而且一切顺利,但是我却失败了,那就只能说明是我能力不行,我是个垃圾。
这种逻辑链条有办法破除吗?
显然是有的,因为以上种种,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前提上:固定心态。
什么是固定心态?
就是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自己可以引以为傲的东西,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一辈子一成不变的。而人这一生,不过是要证明自己天生拥有这些东西。
(图源:《拖延心理学》)
所以在固定心态下,错误不被允许,他们恐惧失败。拥有固定心态的孩子,往往也伴随着完美主义,因为每一次表现,都是对自我价值的盖棺定论性衡量,“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该出错的”便是这些孩子潜意识中的信念。
但这显然不是世界的真相。
可以与固定心态相抵消的,是另一种叫作成长心态的东西。
拥有成长心态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现在不聪明怎么办?那就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啊。
显然,对这些孩子而言,失败,不是对自我能力的否定,而是自己需要加倍努力的理由。所以,完美主义的隐形攻击对其是无效的。
那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心态呢?
心态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为未来的改变作出当下的努力。
首先,如果孩子对结果如何有着明显的焦虑,我们可以引导其思考:
“最糟的情况下会怎样?”
“我会考试不及格。”
“那如果你考试不及格,最糟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老师会骂我。”
“如果老师骂你,那你觉得最可怕会发生什么呢?”
“老师会讨厌我的。我会很难过,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难过。”
“那你觉得如果以后我们努力,下一次再考出个更好一点的成绩来,老师还会讨厌你吗?”
“好像不会?”
“那你看,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这个结果,不是吗?也许就算下次考试也考不好,我们依然可以处理,你依然可以是很棒的,你说对吗?”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夸奖是建立孩子自信的好方法,但我们在鼓励孩子时,需要尽量聚焦于可以改变的品质,如“努力”“认真”“勤奋”;
相反,我们要尽量避免对孩子说:“你好聪明啊。”“你这小脑袋瓜儿,从小就这么好用。”“如果你像你表哥那么努力的话,凭你这脑子,那肯定得考第一。”这类对先天性的、不可通过努力改变的特质的赞赏。
以此,我们可以让孩子逐渐由固定心态转变为成长心态。
某种角度上,拖延相当于一种习惯。而建立习惯,其本质上是大脑神经系统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神经回路。
就像滑雪一样,如果一直沿着既定的轨迹滑行,雪地就会形成一个深深的凹槽,因为这个凹槽的存在,在这条特定的轨迹上会滑得越来越快,却也更难沿着其它的轨迹滑行。
因此,如果想改变,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雪地上滑出另一条凹槽。
拖延的问题之所以积习难改,与大脑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
大脑中存在一个部分叫作基底神经节,它会识别并重复已有的模式,也就是“沿着已经存在的凹槽滑行”,耗能少,而可以改变已有习惯的前额叶,耗能高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建立新习惯要比遵循原有习惯难得多。
(徐玲;白文飞.习惯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5):618-620.)
不管我们想让孩子作出什么改变,都应该尊重并利用其大脑的生理学基础,而不是试图弃之不顾。
而且,其实,很多时候拖延之所以存在,是大脑想要保护身体的主人。
孩子在拖延的时候,与其说是在逃避某项任务本身,不如说是在回避这项任务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情绪本质上一种大脑用来趋利避害的手段,比如说,孩子可能上次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了难题,写得十分痛苦,大脑就记住了这件事会带来糟糕的感觉,下一次又要做数学作业时,大脑就会跳出来说:“嘿!这事儿做起来老难受了!还记得你上次有多不开心吗?别干!能拖就拖!”
反过来想,为什么很多人从来都只会“拖延学习、沉迷游戏”,却从不可能“沉迷学习、拖延游戏”,是因为这些游戏在设计中,会不遗余力地给玩家倾泻各种明示暗示,“你只要这样做下去就会变强/通关/获胜”,企图在你脑子里建立起“工作→奖励”的机制,最终让你爱不释手。
(羊了个羊)
在学业上拖延,因为学习过程中,还没有在脑子里建立起“工作→奖励”的机制。
所以面对孩子的拖延,我们需要让其大脑感受到:要做的这件事是安全的、开心的、有获得感的,而不是痛苦的。
只有像这样顺应大脑的生理学基础,才能更好地改善拖延问题,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孩子的拖延问题背后隐藏的是更为严峻的疾病原因,像是注意缺陷障碍、执行功能障碍、抑郁症、强迫症或者睡眠障碍......这些都会导致拖延的症状,但是却不是普通的拖延问题。
比如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就是因为多巴胺的日常水平偏低,所以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做一小会儿就会走神去干别的,自然就会造成拖延的表面结果。
像是这类问题,最好是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因为仅仅靠行为的调整,改善可能极其有限。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改善孩子的拖延问题?
在排除了以上疾病因素后,我们便可以利用福格行为模型来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
福格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从2009年起,他就专注于研究如何用行为设计来培养习惯,已经帮助了不计其数的人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改变。
福格博士认为,想要一个行为发生,以下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出现。
动机。即对做某事的渴望,为什么想要做某事的原因。
能力。即对自身而言,做这件事不是难度过大的。
提示。即提示孩子做出某个行为的信号。
习惯是由重复的行为构成的,因而,如果想要培养出一个好习惯,不再拖延,就必须使以上三个要素长期成立。
“动机”是我们最熟悉的环节。因为我们常常认为,做任何事,包括培养习惯、不再拖延,其决定性因素都是动机。“做什么事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你没那么想做!”这种论调是不是很熟悉呢?
但大多数人最大的误区恰恰就在这里。
没有能力与提示的保障,动机只能带来一时的“踌躇满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容易陷入“看鸡汤文→被打鸡血开始努力→几天后被打回原型”的循环。
所以,想办法增强孩子学习的动机自然没问题,但要注意的是,绝不能仅限于此。
今晚的作业是不是太难?作业量是不是太多?长时间写作业是不是会让孩子的脑袋昏昏沉沉、腰酸背痛?甚至于,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作业太简单,所以让孩子感到厌烦而难以坚持?
与我们传统认知不同的是,“能力”的要求,不仅指有没有能力做到某事,更是需要这件事对孩子的能力而言足够轻松。
现在,请用手摸一下鼻子。
哪怕你并没有做这件事的很强动机,你也依然很有可能会照做。
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件事足够简单。
相反,如果你想开始健身,有着很强的动机去跑10公里,但你依然很有可能不会去做,因为这对刚开始锻炼的你而言难度太大了。
(图源:《福格行为模型》)
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吃完饭立刻去写作业的习惯,不再拖延,有一个很需要注意的事情是:降低难度。
如果说只要一开始写作业,就必须写好几个小时,这显然难度太大。
相反,写5分钟的作业就容易得多了,所以,我们可以先从培养孩子的这个行为入手。
你可能会说:“才5分钟,这哪儿够啊?”
但请记住,这个5分钟是为了培养孩子写作业不拖延的习惯,越小、越简单,就越有可能成功,而只有第一步成功了,未来更大的习惯才有可能养成。
而且,还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作“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也就是说,哪怕孩子写了 5 分钟作业后,就立马跑去玩了,相比于没有开始过,其大脑会更多地挂念着刚刚写的作业。从行为上来说,这让孩子等下继续写作业变得更有可能;从思想上来看,这使得孩子的大脑会更多地思考刚刚看到的知识,也就自然理解得更深入、记忆得更牢固。
接下来,我们就该谈到“提示”了。
提示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却是习惯养成的重要一环。
你瞧,无论怎样,我们从来不会忘记吃饭、喝水,不就是因为身体会及时给我们“饿了”“渴了”的提示吗?
对孩子写作业这件事而言,譬如上文提到的,“吃完饭后立刻去写作业”,“吃完饭”就是一个提示。
并且,我们最好还要让这个提示更加明确。
什么是“吃完饭”?放下筷子?刷完碗?如果20分钟后再来吃一口,那刚刚20分钟前是算吃完饭还是没有呢?
这样模糊不清的提示,效果就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提示具体为“在吃完晚饭,放下筷子后,打开书包,拿出作业写5分钟。”
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利用闹钟的方式,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这样硬性明确的客观提示,也是一个好选择。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的一点是,及时庆祝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哪怕它看起来小到不值一提。
行为设计本质上是情绪设计。为了让孩子的大脑将“写作业”与积极情绪联系到一起,当孩子做出“开始写作业”这个行为时,请记得立刻夸奖孩子,比如说:“你放下筷子后就立刻去写作业了,好棒!”
这样,孩子对写作业的态度,才能渐渐由抵触转为期待。毕竟,谁不喜欢开心的感觉呢?
我们要利用好孩子的大脑的特性,使之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改变,而所有的具体策略,皆基于此。
以上,再将“写作业”替换成“弹钢琴”“做运动”等等孩子原本可能会抗拒的动作,其实也是殊途同归的。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根据2009年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行为变成习惯需要18-254天不等(平均为66天)。因此,拖延的改善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发现自家孩子坚持了两三天,就又被打回原型了,这时候,你是否会恨铁不成钢,想要用批评来鞭策孩子呢?
请不要这样做。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改变。
当我们聚焦于几天、几周时,也许你会懊恼于孩子在最后几天没能坚持下来,退步了。
但当我们从月、年,甚至于十年的尺度来看,也许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坚持的频率越来越高,总体而言是曲折中上升的。
这,难道不已经很棒了吗?
短暂的“退步”不是真正的退步,我们绝无必要因此认为孩子的拖延改善无望。
一次性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从了解方法到彻底应用成功之间,差的是许许多多次练习塑造的神经高速通路。
如果你仍然认为不能一次性进步到完美是可耻的、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退步只能导致更变本加厉的退步,那么请看一下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的调查结果——与原谅自己拖延的学生相比,严厉责备自己的学生在下一次会拖延得更厉害。
有时候,宽容是一种了解真相后的策略,而不是一种软弱。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拖延问题了吗?
- END -
撰文丨耶非 @无才编辑部
本篇参考文献
《自控力(经典套装三册)》凯利·麦格尼格尔
《福格行为模型》[美]B.J.福格(BJFogg,PhD)
《拖延心理学》简·博克 莱诺拉·袁
《微习惯》斯蒂芬·盖斯
话题TOPIC
孩子学习拖延摆烂,你是怎么做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