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36岁,无业,花式啃老。

36岁,无业,花式啃老。

社会


一身板板正正的西装,再配上皮包皮鞋,袁午和父亲打了声招呼就出了家门。


别说,远远看上去挺像是上班族那么回事儿,可实际上呢?


这大黑眼窝,再加佝偻的身形和几天没刮的胡子。别说是996,就算是每天通宵加班都没他萎靡不振


别以为他的工作有多累。


其实就是每天早上装模作样的打扮一番,然后走到公交站,站在站台发呆。反正周边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辆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盯着看的十几分钟里,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等站够了他便熟络的走向棋牌室。十几块钱,就能打发一整天。


从棋牌室“准点下班”后,他想要去菜市场买点菜。可再数数兜里的钱,1块钱、5块钱,就连一顿金针菇都买不起。


餐桌上,父亲第无数次问起:


“下个月能转正吧?”

 

“……能。”


可父亲不知道,试用期不给发薪水、下个月转正都是袁午撒的谎。他只是想用这些话骗着父亲的养老金,把日子一点点捱过去。


不然父亲一旦知道,怎么安安稳稳的把钱拿出来?


当然,父亲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了。


因为就在当晚,父亲在睡了十几年的躺椅上再也没能醒过来,就只剩下这个还没能断奶的、36岁的孩子。


在发现父亲去世的那一刻,袁午第一反应是哭


第二个反应,就是想要拨打120。


可一想到一旦打通电话,他就会面临高额的救护费用、死亡安葬费用。甚至还会面临父亲在养老系统里消失,再无法拿到退休金


于是袁午决定,让父亲“活着”。


他用鱼缸密封了父亲的尸体,将父亲藏在卫生间空墙里面,然后继续冒领父亲的养老金


。。。


以上情节出自电视剧《消失的孩子》,尽管没有一滴血,却看得我毛骨悚然。


这部剧,直接将镜头聚焦到无法独立生存的成年人身上,真的挺压抑的。


比如说年纪挺大却无业,嘴里高喊着“躺平万岁”,做事情不想负责,什么都想着依靠父母,末了还要说上一句“谁让你生了我”。。。诸如此类。


剧里啃老巨婴的代表,就是袁午。


可谁能想到,袁午干的事其实并不仅仅是夸张的电视剧情节,而是现实,甚至于后者更加残酷


就在前段时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这样一个案件。


王某,46岁。因为长期失业负担不起房租,加上欠着十几万的外债,他决定退掉房子和74岁的父亲同住


这位风烛残年的父亲本以为能够得到孩子的照料,可他不知道,儿子只是为了房子和钱


因为在小区不小心摔了一跤,老人无法独立下床,就连厕所都上不了。他恳求儿子能扶自己下床,去趟医院。


可王某压根不管,不仅没有照顾父亲,还拿走了父亲的手机到处消费。


就这样,老人一个人被困在床上,几天后绝望的走了。


当王某回家发现时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没有一丝悲伤,反而就像对待一只死鱼死虾一样,把父亲的尸体扔在一旁。


然后每天就像是没事儿人一样,继续正常外出遛狗、去网吧上网,用父亲的手机扫码支付


直到5天之后,老人的遗体腐烂发出阵阵异味,邻居生疑报了警一切才被揭开。


在法庭上,王某堂而皇之的狡辩着:


“我有鼻窦炎,我闻不出腐烂味,我不知道他死了。”


字里行间没有一丝愧疚,仿佛在说“都怪你,死在家里”,让人心寒更让人恐惧。


你看,现实和电视惊人的相似。王某是袁午,袁午也是王某们。





我们知道“啃老族”并不是一个新词了,早在十几二十年前,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群终日无所事事、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


近些年这个词用得少,但不代表这些人消失了。


前段时间,我误入了百度“啃老族吧”,进去的一瞬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大群有手有脚的成年人他们盘踞于此,以啃老为荣,在这乐此不疲的分享自己啃老的经验


比如说39岁了,还变着花样想着拿家里的养老金出去找乐子


一家人含辛茹苦,他却叫嚣着“就该给家里人一些压力”


为了买新手机,逼着母亲卖掉家里唯一的生计


你以为他们会感恩父母的付出吗?


并不,当我一条条浏览下去,我发现他们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可怕的吸血鬼,想要把父母彻底吸干


这一条条洋洋得意的帖子背后,我看到了一个个扭曲的嘴脸


他们蚕食着父母的血肉,末了还要再骂上一句:


呸,真的臭。。。


这些人,他们曾经或多或少都有过机会,只不过被自己打得稀碎。


就像袁午。


十几年前的袁午,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高材生,高考645分,毕业后更是有一份人人都羡慕的工作,是所有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可母亲的骤然离世让他无法接受,他开始不务正业,甚至沾上了赌博。


因为没了母亲,袁午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亲在时,袁午吃什么饭、报什么学校、填什么志愿,甚至于怎么交朋友都是母亲说了算,就连他去相亲,都需要母亲陪着排练几遍。


袁午被溺爱着,并且甘之如饴。他不需要为生活发愁,他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活着。


母亲最喜欢将一句话挂在嘴上,这可能也是全天下母亲的口头禅:


“这个家,没我不行”。


而袁午,对此深表认同。所以最后,他成了一个赤裸裸的“寄生虫”


其实“寄生虫”每个时代都有,往前数30年,人们管这种人叫“懒汉”。


比如宋丹丹有个春晚小品《懒汉相亲》,里面的潘富一穷二白还不爱劳动。村长为了给他找个媳妇儿,愣是陪着演了一晚上戏。不过最终还是露馅儿了,来相亲的魏淑芬避之不及赶紧离开,潘富还赔上了家里唯一值钱的暖水瓶。


在那个劳动最光荣的年代,懒是可耻的,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但有没有发现,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家在外都不劳动,每天游手好闲啃食父母,却好像没那么可耻了?


或许是因为国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得好、住得好,父母有了养老金、退休金,这给了一些人“啃老”的条件


或许是因为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且家庭内部没有“孩竞”,老了还要指望唯一的孩子养老,便永远都会为这个唯一的孩子兜底,让一些人有了“啃老”的机会


又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把面子看的比里子还要重要,我也是年轻人,我懂得这种心态,一方面羡慕别人舒适的生活,另一方面又眼高手低拉不下脸做“不体面”的工作。于是理直气壮的扯起了“躺平”,混着,有了“啃老”的借口


就这样一环扣一环,一切顺理成章。


我妈就跟我说过这么一号人,是她帮扶居民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短暂工作了两三年,遇上行业寒冬失了业,便干脆彻底不干,回老家脱产备考公务员。本来这也不是坏事,但愣是一考六七年,毫无水花,每天在家里把房门一关,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


社区一看,这么大一个人一直没工作不是个事儿啊,户主夫妻年纪也大了,便让我妈上门去做做工作:你家可是有什么困难?街道社区帮你解决呀,这儿有几个岗位培训,免费的,学完了能给安排一些临时工作,干得好就能留,来不来啊?


那位巨婴倒也理直气壮:“我一个大学毕业生,我干这个?我可是要考公务员的!”


“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只要能吃苦,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真考上公务员随时可以走的呀,你爸你妈退休金也不多……”


“谁让你来的?你已经在打扰我备考了!以后别来了!”


。。。


我以前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理直气壮的要求父母给自己做这个做那个:


我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你们给我想个办法;


我找不到工作总不能不生活吧,吃喝拉撒你都得管着还得给我点钱


要结婚了,买车买房你们不得出大头吗;


有了小孩,带孩子真的太累了,你们必须帮我带带孩子


。。。


可当这些“袁午们”叠加在一起,我突然就有了答案。


这样的画面让我觉得很荒唐,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婴儿正在吸吮着干瘪的乳房,直至吸出血来。


可惜的是,鲜血无法满足这些巨婴,也无法让他们真正长大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动物故事:


在非洲有一种红蜘蛛,它们刚出生时需要吃东西,这时母蜘蛛就会将自己身体里的食物产出供小蜘蛛们吃。


可这哪里够小蜘蛛们吃得饱?


于是它们骚动着、争前恐后的爬到母蜘蛛身上,似乎在说:“没有吃的,只能吃你了。”


当母蜘蛛无法再产下食物时,蠢蠢欲动的某个小蜘蛛便悄悄咬下了第一口。


然后第两口,第三口,直至母蜘蛛的身体上爬满了幼崽。它们会刺穿母亲的表皮,不管母亲如何摇头伸腿,求生本能让它们只知道疯狂着吮吸着母亲。


几天后,小蜘蛛们长大了。


而母蜘蛛则成为了一具彻彻底底的空壳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所有的教育专家也都会告诉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独立


这里我不想老生常谈复述大道理,就给大家分享一件小事吧。


爸爸和四岁的女儿出门,女儿想吃冰淇淋,于是爸爸给了她10块钱,却没有告诉她去哪儿买,怎么买。


看着女儿跑去了最近的一家菜店,很显然里面不卖冰淇淋;于是她又折返回来,找到一家远一点的便利店,这回买到了。


可女儿一个不小心就把刚拆开的冰淇淋弄掉了,一下子就哭出了声,爸爸便和女儿商议,可以再给她10块钱,但回家需要做两件家务。


这次女儿直接跑去了便利店,买了冰淇淋,小心地拆开,高兴地吃完。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却是一次很显而易见的独立训练


爸爸全程只做了两件事:给她10块钱,再给她10块钱。


故事里的女儿,就是我。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从我幼儿时期就有意识地对我“适度放手”,把自由选择尝试犯错的权利交给我,让我自己去做事,有机会在实践中明白对与错,并学会自己为错误买单,直至长成为现在的我。


如今,我依旧深深地爱着他们,但对他们的依赖越来越少,他们也越来越轻松,可以毫无负担地享受退休养老生活,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吧。





- END -


撰文丨小疑 @无才编辑部



话题TOPIC

你觉得年轻人怎样算“啃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在家啃老,年轻人不工作的退路快申请!安省政府招聘中,无需学历,无需经验,待遇不错!“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清华本硕毕业,却啃老二十多年,连外卖都干不好,他怎么了?Trump’s Last General by Susan B.Glasser & Peter Baker啃老18年,43岁她拿下影后大骂脏话:姐的人生你管不着!年末新岁,心向明亮,无惧亦无忧 | 12.12福利女子为养无业男友抢劫金店!被抓后哭诉:“我只是想让他过的好一点...”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一)偶遇自制熟成 (Dry Aged) 牛排,及其他。尹思泉诗书近作视频《战 游》洛杉矶闹市Target发生游民持刀砍人事件!2人重伤,嫌犯被击毙!前年杀害华人扑克界新星的无业游民也迎来终审啃老“巨婴”啃老昔日高考状元在家啃老9年,被父母4次送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往事:无业人士冒充京官空降地方,担任柳州市委副书记一年多名校毕业后啃老,父母退休又返聘"“她30岁,靠星座年入30万:”你看不起的行业,往往最赚钱!不甘平庸的20年,我从海归学霸活成了负债啃老族英国年轻人太难了,和父母同住,拿爸妈积蓄买房,啃老已是全球现象...我,投资经理,36岁,不想此生碌碌无为我,44岁,博士毕业,暂别上海,常驻县城养鸡“她27岁,靠跨境电商年入30万:”你看不起的行业,往往最赚钱!昔日高考状元在家啃老9年,被父母4次送入精神病院,他怎么了?生意难做,公务员难考,无业可选?说句真心话:越是大环境差,越要干金融!因孩子参加中文比赛而结识的那位大姐姐,走了一周年昔日高考状元在家啃老9年,被父母4次送精神病院,他怎么了?我,36岁,财务,月薪3年翻10倍:谁说学历决定薪资,我偏不信!全球最“任性”女孩,16岁辍学,花1000元环游世界,3年后竟发现赚了1个亿。【九零后老妈随笔】10/11/2022 九龄后老妈难道是”无业游民”?“她27岁,靠“塔·罗”给自己攒套房:”你看不起的行业,往往最赚钱!30+岁,外企失业,如何开启我的职场第二曲线?几岁给孩子立规矩?不是3岁,不是5岁,竟是这个年纪!一笔投资,让你中年收租,晚年养老。我,36岁,北漂12年,带孩子逃离燕郊睡城,到天津过向往的生活68岁复旦教授公开支持“啃老”被网暴:我怕以后,为年轻人发声的人越来越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