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对错,只从技术层面来说,谷歌娃父子的思路骨子里还是很中国化,重外界评判轻自我表达,重理轻文:谷歌都雇我了,说明我好。
他们一直强调这个外界评判,也就是个hard stat,可是谷歌没雇之前呢?没有这个外界评判,他们怎么表达自己优秀?
UC几个主要校区每年接到十几万份申请,全部由100个人数出头的Reader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想想一个reader能在每份申请上花多少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每个reader能读到多少各种各样的sob story,各种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的生活经历,看分数奖项也就是几分钟溜过去的事,而那4个PIQ就是每个孩子要convince reader为什么要录取我的机会。reader也是人,自然有empathy(而且empathy还是录取因素之一),读了sob story就会同情。这比那些干巴巴的外界评判奖项powerful多了。所以美国文化重自我表达,重个人的charisma和personality,在申请时,就是essay和piq来显示你的与众不同的魅力,这和华人思维不同。
大家一直在强调这个孩子多强多好(他是很好),但申请大学时,不是你本人多好,reader AO又不认识你本人,而是你在申请表上有多强多好,这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