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的经历与感受
yankto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草根普通学术龟。天坑专业归高校10年。先说一些个人经历。 1. 收入。刚回来顶了一个特聘帽子,收入低于北美博后。好在国内RMB购买力还行,没有明显感觉生活水平下降。拿了近3年的博后收入转了正式编,过程有考核,都超额达到了。目前收入类似于美国末流大学full P,年度考核指标能达成。 我没有任何人才帽子。本校有国家级帽子的教职收入会是我的2-3倍。身边也有各种搞转化,办公司的老师,个别收入上不封顶的感觉。牛人很多,包括学术牛。 2. 养娃。我的娃放在国内卷。确实卷,特别是低龄阶段,肯定没有北美娃舒服。不在一线城市,鸡娃费用不贵。和很多人的考虑不同,我倾向于把娃放国内长大。父母是娃性格养成的主要老师,中国人的内敛,温良,仁义礼孝这些刻在华一代身上,但和北美的主流社会文化相悖。从两代人的共情上,我觉得北美养出的二代和国内长大的二代,还是不同。娃高中以后的教育是另一回事,国内的高等教育我始终觉得不咋地。 3. 亲情。回国的主因之一。陪伴无可替代。小到调试手机,大到照顾住院。我在身边老人会踏实。我看重这个,也自认有这个责任。老的帮我也很多,接个娃,炖个菜吾的。代际之间的争吵是常态,但争吵不妨碍陪伴。除了直系,叔伯姨舅关系也不错;偶尔的聚会,让人想起小时候。我的原生家庭和睦,感恩。 4. 工作与人际关系。我的原则,一是自己得有本事;二是不随意得罪人,能帮则帮;三是心态上有吃亏准备,完全不踩坑不可能;四是“欺我莫太甚…”。以上,中美无不同。 5. 房子和其他。回国买了老破小。房价/收入比太高了,想改善得卖旧换新。目前是租住。房子肯定不如北美大部分地方。日常生活会比北美便宜。人工低会很便利生活:钟点工的打扫,买菜做饭,家里电器、管道的安装维修等等。公共交通便利。车便宜。因为有电车,油价贵也还能接受。 6. 初归适应期。我回国前在美十多年,初归有不适。比如,身体不骗人的各种病,上感和肠胃,持续了快1年。心态上会不自觉的比较,“XX美国不是这样的……”。适应了就好,不比当初来美难多少。 讲几句感受吧。 1. 人会为自己的选择辩护。在妈网上问回国和在国内问归海是一样的。周围一众海龟,大家聊起来,没有后悔归的,也没有听说谁归海的。 2. 人会受到宣传的影响,大过自己意识到的。两边各有各的信息茧房。 3. 中美的同质性。我一直的观点,中美从根子上很类似的两个国家。上面提到的信息茧房也算例证之一吧。作为一般人,目前无论在中,还是美,都是过喜忧参半的日子。整体上谁也别刷优越。 4. 美华和中国人的异质性。美华和中国老百姓是有交集的两类人,差异大过共性。同理,美华和美国土著是有交集的两类人,华一代和华二代是有交集的两类人……冲突和误解源于不同,不要带入自己的想法以为当然。美华的当然基本不同于国人的当然。比如代际矛盾,国内的和跨国的经常是两码事。 最后,抒情一下。2000-2010,刻骨铭心的不止有青春无悔,还有两大国的岁月静好。 “如果再回到从前,还是与你相恋……” “有好多事情现在才看清楚,可是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我这一生之中奔波起伏谁人知道……” “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