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的标准
上海大男人
楼主 (文学城)
先说明,这只是我个人的标准。
小时候,刚有钱的概念,有钱就是口袋里经常有几分钱可买零食。一分钱买二根盐金条或30粒盐金枣,5分钱可以买一包甜萝卜条,再多点钱,可以买一包拷扁橄榄,肉吃掉了,一个核可以含嘴里半天,幸福满满。
念书了,口袋里掏来掏去,就希望有个硬币,可以去小书摊去看几本书,我的文学功底就是这样来的,好怀念当年的书摊大叔,让我有时免费或赊账看书。
再大些,小书摊大叔不见了,读书无用了,看电影成了头等大事,一部列宁在十月,看了无数遍,不讲把台词倒背如流,但“面包会有的”却是经常挂在嘴边。
好不容易18岁工作赚钱了,羡慕我的师父,保留工资比我正式工资18 元7 角都多,那是我心目中的有钱。自己一直过着不有钱的日子,期间结婚生子。我当时的有钱目标就是想带儿子去玩具店,他指啥,我就能买啥。一直到出国第一次回去,试过几次,没有兴奋,只是机械付钱。那时国内的物价实在低,我不是有钱,只是国内太穷,我还能高兴?
一晃30 几年过去了,我变得有钱了,别人如何想不清楚,我自己感到买东西有底气了。
我的收入和资产早已是刚出国时的许多倍,所以我消费有一个标准,这东西的价格去掉一个零,还能下手吗?万吧块的东西要上千,我会考虑再三。百把块的东西,几十块的东西,看中就买吧。
有钱是好,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