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企业家该怎么想的几个问题

企业家该怎么想的几个问题

科技


今年以来的很多事情,不管是俄乌,还是疫情的坚决清零,更有体感可测的经济寒冬,这些事情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因此引发了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的不同声音,每个人可能都面临着不同观念的冲突和争辩,我也不例外。哪怕是在最活跃的一线科技企业家群里,一些顶级学者为主的智库群里,都是如此。


最近有一件事情特别让我触动。


前几天在一个企业家群里,突然有一位说:「我实在受不了这个群了,这个群里除了每天骂gov、骂 system,并没有看到任何企业家精神。」一时间让我感觉哑口无言,无从辩驳。也有其他的企业家公开说:「虽然面对疫情的反复,大家都很煎熬,但要远离负面信息,远离负面情绪爆棚的人,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等等。」这些信息,听起来猛一听好像也蛮对的,但心里总感觉有那么些不通。

 

所以,我想和企业家朋友们谈几个话题。



■ 关于「正能量」


总体来说,人们总是喜欢正面的东西,有希望的东西,人总是希望开心,愉快的。当然不希望悲伤、沮丧。我觉得人这种需求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在希望「多跟正能量接触,要远离负能量」这个说法背后,可能有几个逻辑上的矛盾。

  • 我们先姑且把情绪能量定义称之为能量。如果你希望看到外界所谓「正能量」(也就是正面情绪),那就意味着你自己也必须是正能量的,你绝对不可以呈现负能量。你不能要求别人都是正能量,而你可以负能量,对吧?否则,这样的道德要求就显得不合逻辑和不合情理了。


  • 你那么需要外界有正能量来给你予力量,是不是可能恰恰说明你自己「正能量」不足?才需要外界来给你。如果你真的内在正能量极其充沛,那外界再多的负能量也影响不了你。因此可能你的内在是有负能量的。

  • 如果你承认其实你是有负能量(负面情绪)的,但却不能说或者不能表达,你必须要装得是正面的,正能量的,这背后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虚假。虚假的东西会有力量吗?强撑的正能量真的可以感染他人吗?我对此深表怀疑。

  • 你是否同意人,包括自己、他人会自然产生情绪的,或许高兴,或许生气。所谓的负性情绪其实就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人是有权利表达的,无可指责的。当然,你的自由是可以选择不听不看不接触。

  • 多想一层,这一段时间以来,你自己或者整个社会,分明是有很大的所谓负能量,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好日子过久了,面对一点困难我们就受不了了,我们变得不坚强,脆弱,娇气了,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什么造成如此全社会普遍性的的负能量呢?谁应该为此负责任呢?如何去改变呢?这或许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的。


■  关于建设性


很多朋友说我们改变不了什么,这个时候与其抱怨,不如努力去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甚至有人说如果你对它不满,你就去建设它,比如如果你对当局不满,对system 不满,你就去改变,去当人大代表。 

但是关于建设性,我也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 建设性工作该不该干?我觉得当然应该干。


我们看到疫情以来,有很多感动人的企业家行为。京东从全国各地召集的几千人物流敢死队,绑着红头带,喊着誓言,就像奔赴战场一样的去支援大上海。我们也看到物美为了减缓整个社会到超市抢购的恐慌,宣布采取自然闭店的措施,意味着只要有顾客,就永远不闭店,让大家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的购物。武汉、西安,哪里有险情根本不用动员号召,企业家都马上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这些企业家非常让人敬佩,为苍生着想,他们配得上称为时代的英雄。

但是,这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的样子吗?和平年代搞的这么悲壮,这是不是有点荒唐?好像这个社会水库溃坝了,我们只能勉为其难的拼命搬运沙袋来做一些弥补,但是我们不是更应该去把已经溃掉的堤坝补上吗?如果那边的堤坝加速溃烂,我们搬再多的沙袋,每个人都快累死了,其实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吧?

难道我们不应该停止继续制造荒唐时代,不要再制造更多荒唐时代的悲壮英雄了吗?

有人说,做一个企业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只能适应现实。在适应现实的情况下去做好自己企业的经营。

这几年,市场被极大的削弱,有的行业甚至被直接消灭;产权得不到法律保护,使稍有资产的人都产生莫名的恐慌;企业家也被污名化了,剥削与被剥削的话题又重新登上了时代的话题舞台;资本市场的两端都被卡死了,一级市场融不了资,二级市场上不了市。我们简直就像西西弗一样的企业家,每天在负重的搬着一个大石头上山,好不容易推上去一点石头又滚下来了,我们第二天还要接着搬。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的能量不被耗干的,一个人的本能当然选择躺平,这才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呀。所以我时常特别感激现在依然在努力为整个社会提供产品、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企业家,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真的是会饿死、困死、穷死。他们真的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在创造啊!

这样的困境,我真不知道要聪明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继续老老实实地去适应现实的经营。喊这些口号的大神们,能不能教我们一下,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既要继续有所贡献,又要多快好省效益提升,还要始终激情澎湃着别让自己被干死耗死呢?

还有人说机会永远有。你说的对,我完全同意,当然有很多机会。

谁可以垄断社区的团购权?谁又可以获得区里的核酸检测资格和抗原资质?想想,他们是不是躺赢呢?但是大量优质资产都大幅减值了,如果你手里有现金或者有融资能力,有便宜的资金成本,或者说你有不受风险约束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你又不被政策打压你,当然可以有大量低价并购优质资产的机会。

或者有人说,你看 gov 指明了很多新的方向,去做国产替代,去做解决卡脖子问题,有内循环,有统一大市场,要硬科技,要新能源,要有企业服务......

但是企业家怎么会需要 gov 的指导呢?市场怎么能被指导和精准定义呢?如果一个天天需要 gov 指导的企业家,他是真正的企业家吗?Gov 怎么会比企业家更敏感更懂得市场呢?Gov 不见得知道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但是他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他最会干的事情是可以不让你干什么!这才是他最擅长的。

很多所谓的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我来看,很多都是唤醒落后生产力的沉渣泛起,真的要我们重新回到不用 windows 的电脑吗?对了,邻国曹县智能手机也有一个叫「阿里郎171」的自主操作系统,我们真的要回到这样的时代吗?

所以我真的很困惑,我不知道如何去做有建设性的事情。


■ 关于改变


这是我最想说的。

朋友都说你不要再说了,你说的这些,哪怕有些许的道理,但是你能改变什么吗?你能改变现在的一切吗?你改变不了。因此你说它干嘛?你空耗了自己的精力,甚至给自己招来了更大的风险,给你所在的企业,给利益攸关人士,给你的家庭,亲人,造成了更多的担心和恐惧。你逞了一时口舌之快,这有什么意义吗?在这里你不要想去改变什么,你只能适应什么。

如果我们认为什么都改变不了,我想从逻辑上请问两个问题。

第一,您到底想不想改变?如果说真的不想,这样很好,甚至继续强化才更好。我觉得咱们也没有任何讨论的基础,没关系。

我们现在所有的教育,所接触到的被控制的一元化信息,其实是在驯化人,使得你只能认可它,甚至自愿接受它强化它,并最终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自然就丧失了任何改变的想法和动力。但是如果这真的是一个无需改变、不应该被改变的社会,那继续发展的逻辑也不成立啊?发展也是一种改变啊?如果连发展也不要了,真的彻底僵化停滞,这样的未来还有什么意义和希望吗?

如果您说我其实是想改变的,但是我很害怕,而且我也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怎么改变?我也不知道为改变该做什么?那很好,至少我们彼此有一个共识是:我们还是想改变的。

虽然我们想改变,但是我们无力改变,我们人的本能反应是适应。但是这几个月以来,我们曾经认为我们可以适应,可以接受,上海、北京,一切的变化告诉我们,其实不管你是高官、富豪,还是体面的中产,其实我们和所谓折叠社会的底层一样,都是蝼蚁,我们都在面临着隔离,我们都会去方舱,我们都可能会被撬门,都是一样的蝼蚁。只不过你可能是穿着华丽一点的蝼蚁,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的蝼蚁而已。如果我们还是选择适应和忍耐的话,最终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逃无可逃。

还有人说,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也就这样了,就只能指望下一代。可是我们的上一代也曾经这样跟我们说。我们每一代都逃避了我们每一代的责任,都把这个希望和责任转嫁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这样负责任吗?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吗?我们对自己的下一代负责任吗?

还有人说反抗有用吗?徒增风险而已。我们每个人做出的一点点微弱的,哪怕是反抗了一点的姿势,一点点的表达,我们心里都很惶恐,我们都很害怕。我承认我也一样。而且任何的改变都是一点点变化的,你不要指望今天做一点行动,明天一切就会变化了,不会的。变化是非常的漫长,非常的曲折,甚至非常危险。

但是我们需要改变,这是我们共识的起点。

在这里我想先跳开这个话题,谈谈我在当代艺术受到的一些启发。

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转化其实就这几十年。现代艺术还是以所谓的艺术风格为目标和价值的,而当代艺术价值观是以人为价值。这种转换的结果最终把艺术扩展到观念和思想领域。除了几位艺术先驱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美国 60 年代,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运动,我们把它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的价值追求就是要跟主流对着干,这个运动最大的特征就是旗帜鲜明的反当时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凯鲁亚克的书《在路上》,写几个青年从芝加哥出发开辆破车,身上的钱只购买汽油,旅程不长,内容也没什么惊险,就是在美国的乡间穿行,几个旅行者也非常颓废,捡烟屁抽喝劣质的酒和妓女们鬼混。但是这个书却呈现了一种另类的生活态度“就是不让自己被任何事情所束缚”。人们所在乎的金钱、地位、爱情、美色,都无法束缚这些在路上的年轻人。这种被主流文化定义为被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方式,居然吸引了千万读者,他们有一种被敲醒的感觉:我们生而为人到底该怎么度过这一生呢?


这本书从 1957 年一出版,就在文坛引起了震动,有太多的年轻人从中接受到一个强烈的信息:「放下一切,走吧,上路!」它代表的已经不是实际的旅行,而是精神的解放。Bob Dylan 甚至将这本书视为他的圣经。直到今天这本书在美国每年还能平均卖 10 万本。

从最开始的文学运动,后来逐渐扩展到整个西方的思想领域,并最终成为了一个影响全社会的文化运动。西海岸的旧金山作为非西方文化的聚集之地,成了这一次反叛文化的温床和大本营。当时的美国热血青年一波又一波的涌向旧金山,街上到处看到无聊席地而坐,无家可归的长发青年,叼着烟,弹着吉他,吸着毒,有上顿没下顿,无所事事浪迹街头。在当时社会主流正常人眼里,他们绝对就是一副彻头彻底垮掉的一代。这些参与者用各种方式去发泄他们对主流价值的不满,反越战、性解放。比如在《阿甘正传》里看到他的女朋友珍妮。实际上这一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所谓垮掉的一代,正是用这种看似放浪形骸的形象,做下了最有出息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促进了社会大面积的文化反省,给美国文化注入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带来了文化景观的大变化。垮掉的一代所做的事情完全不是垮掉,而是大建设!他们用最激烈的方式去挑战了主流的权威,并真的打破了西方文化的所谓主流和正确的传统,让西方的文化开始呈现了多元。我们只要稍稍的改变一下既定的观念,稍稍换个位置和角度来想,这些所谓的垮掉其实一点都不垮掉,谁规定说非主流就一定不正确,不听话就一定是祸害,如果我们现在去相遇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他们好奇、大胆、独立、反叛,他们的反叛精神,让那个时代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几乎能闻出味道的创造能量,一切皆有可能。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后来的科技创新,整个美国60年代开始的硅谷就以爆炸般的姿态出现了。
上述来自《看理想·西方艺术史》中的分享。

任何的改变都是从不同意、不服从、从批判、反思、对抗开始的。

我们可以做的是表达我们的不同意,我们的不愿意,我们的不服从。作为企业家还可以多做一点,努力的去做一些自己主张的事情。可以倔强一点,努力一点,除了适应之外,努力的去做一点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哪怕是普通人,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多做一点点事情。普通的市民,学者知识分子,企业家,作为公务员,都可以从表达不同开始。

改变从表达不同开始,哪怕就是小心翼翼的写上一句你真正想说的话,不用怕,因为道义会站在你这一边,老了以后你可以为自己当年的一点点勇敢而自豪,你的孩子会为你当年的一点点勇敢而为你骄傲和尊重你。

改变从表达开始,哪怕就是小心翼翼的写上一句你真正想说的话。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

周航:人口「问题时代」,远处的事实

周航: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企业家

周航:未来的有用之人

周航:圣灯山与科学

周航:实现能源自由,靠企业家

给 2020 湖畔新同学的信

2021新年态度

周航:什么才是好的合伙人关系

周航:张维迎的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恶性案件不从严,坏人怎么想早期胃癌还用关注营养不良的问题吗?“皮革胃”该怎么办?唐山殴打女性事件:官方须回答几个问题 社会也须反思几个问题关于学习,不得不说的几个问题斯坦福大学PhD:这是我读博期间最难熬的几个瞬间……观点 ◇ 尽管房价仍在最高点,但买家该出手的时刻已经到来!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和新冠有关吗? 我们整理了家长最关心的 6 个问题自愿被「绿」的北京男女,到底怎么想的?刺死李进进的张晓宁为什么“只”被控二级谋杀出生人口减少后,被直接影响的几个行业对于上海开启复工的几个真诚建议泽连斯基竟说中国对乌克兰很重要,当初马达西奇事件时你可不是这么想的吧?给全球 10 多万员工大幅涨薪,微软是怎么想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后,我们问了 AI 几个问题,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国产创新药出海成功的几个要点人教版教材插图狂丑事件的几个侧面我爱你浪子的原则:令狐冲的几个感人细节春天的海5/26 波士顿新闻汇总|吴弭市长在哈佛毕业活动日上强调真理 德州枪击事件后麻州学校加强安全措施 麻州的几个海滩将于本周末开放谈谈语文学习的几个基本问题“全美22州可能禁止或限制堕胎”,那些大法官们是怎么想的?宋志平: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走过冰雪依然鲜活的生命上海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几个板块麦当劳怎么想的?竟然用外卖垃圾拍广告早午餐, 晚餐和健身如果女友怎么说都不听,执意要去做一件事,该怎么劝?企业复工可能遇到的4个问题和解决建议,都在这里了为什么你对品牌运营毫无头绪?先解决这3个问题强迫社交,这个妈妈绝了!孩子怎么想呢?停办护照就不能移民,你也是这么想的吗?关于房颤筛查,需要搞清这几个问题|APHRS共识划重点【亿福资讯】控制贷款利率的几个小技巧HTH教师:我们的PBL创意是怎么想到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